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音乐教案 > 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别弃我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小海军》,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海军的英姿,体验学做小海军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观看海军录像、PPT、音乐、歌曲伴奏、海军帽活动过程一、导入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踏步走。

二、感受、理解歌曲1. 第一遍欣赏--感受歌曲旋律提问:看,谁来了?(播放图片)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海军》,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会儿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歌曲的旋律很有力、很雄壮。

2. 第二遍欣赏--了解歌词师:我还带了些图片,让我们边看图片边欣赏。

提问:这遍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小结:教师将幼儿说的唱出来。(我们听到歌曲里唱了"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还听到了"打的他呀海底沉"。

师:听着这首歌曲,让我们觉得小海军是很勇敢坚强的。

二、表现海军的动作1. 第三遍欣赏--肢体动作(图片)(1)听歌曲,观看图片提问:你看到小海军做了哪些勇敢坚强的动作?

(2)教师舞蹈师:我把你们好看的动作编成了舞蹈。

2. 个别幼儿表现提问:你还看到哪些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很神气、很有力的.?

师:原来小海军握着枪踏步让你感觉很神气;小海军开枪的动作让你觉得很勇敢;开炮的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在打败敌人;小海军踏步的时候很精神、很有力的。

3. 集体幼儿表现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做了小海军神气、威武的动作,我这里还有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做的海军帽,让我们带着帽子来学做小海军吧。

三、结束师:让我们把小海军坚强有力的动作带回教室让其他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小海军。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目标:

1、学习歌曲,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学习创编歌词,巩固小动物爱吃食物的知识。

3、以愉快的情绪参加活动。

准备:音乐磁带

过程:

一)、韵律活动:小小鼓乐队

二)、、学习新歌曲《谁饿了》

1、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表演哑剧。

提问:谁知道这个哑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辅助提问:谁来了?它怎么了?后来它看见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2、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一遍。

3、幼儿学习朗诵歌词一遍,教师配以动作。

4、引出歌曲名称,教师清唱一遍,完整范唱一遍。

5、玩游戏“点大猫”

1)、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逐一点幼儿的头,最后被点到的幼儿就是“大猫”,该幼儿就学两声猫叫。(4次)

2)、师幼唱,教师点。(2次)

3)、一个幼儿点,其余幼儿唱。(2次)

三)、学习歌曲的创编。

1、师:大猫吃了那么多的老鼠已经够饱了,现在又来了谁?(教师表演小狗的动作)

2、讨论歌曲的.创编方法。在“大猫”处改成“大狗”,在“小老鼠”处改成“肉骨头”。

3、集体演唱新的歌词,然后表演。

4、以同样的方法创编“兔子”的歌词。

四)、听音乐自由扮演各自的小动物走出教室。

师:小动物门都吃饱了,请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听着音乐走到外面去玩吧!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沙》

2、认识沙槌。

教材分析:

歌曲情绪活泼,意境优美,生动地表达出“花儿”、“鱼儿”、“苗儿”在春雨沐浴和滋润下的快活情景,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的美好景象。歌曲旋律素材凝练,句式简单,其中下行的分解和弦音型构成了旋律主要特色,犹如细细垂落的雨丝。

教学构思: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本课在设计教学时,注重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构建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多种智力和能力,并体现积极投入、主动参与的新课程理念精神,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享受音乐的美好,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表达和表现音乐,做课堂生活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感受音乐之美。

2、感受“小雨”的轻柔,体现演唱上的力度变化。

3、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激发音乐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5、认识打击乐器沙槌。

教学重点:

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力。

教学难点:

1、感知旋律的重复和变化。

2、演唱中强弱力度的控制。

3、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方法:情境引导法 、听唱法。

教具学具使用:电子琴 沙槌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谈话激发情趣,揭示课题。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大地会发生哪些变化?(指名回答)

2、多媒体播放图片,师生共同欣赏春天的美景。

3、春姑娘来了,要举办音乐会耐不住寂寞的种子也想参加,可是土地太干怎么也钻不出来,想想谁能帮的了它?(指名回答)

4、揭示课题。

三:认识沙槌。

1、介绍沙槌及沙槌的演奏方法。

2、节奏练习。

x –| x – |

沙沙

XX | x x |

沙 沙 沙 沙

X X|

沙沙 沙沙沙 沙

三;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

思考:小雨唱歌的声音沙沙沙出现了几次,每听到一次可以举一下手。 2,再听歌曲

在“沙沙沙”处加入学生的小雨声“沙沙沙沙”

3、再次聆听

强调歌曲是四二拍,边听边用声势表现歌曲。

四、学唱歌曲

1、多媒体出示歌词,打着恒拍领着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教唱歌曲

A、逐句教唱(两遍)

B、听唱法学唱(一遍)

C、找出相同乐句,对比唱,

D、试着完整演唱,师纠正错误。

3、指导有感情地唱。

4、随伴奏齐唱。

五、编创舞蹈

1、老师教跳简单动作。

小班音乐小雨沙沙教案

2、随音乐齐跳

3、边唱边跳。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沐浴着你们,长大了要记得报答祖国,好不好?

2、齐唱《小雨沙沙沙》。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下雨了》,并尝试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拍手点头》、《这是小兵》、《生活模仿动作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下雨了》,并尝试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拍手点头》、《这是小兵》、《生活模仿动作》。

二、练声:《讲卫生》、《大风和秋叶》。

三、学习歌曲《小雨了》。

1、引导幼儿回忆下雨情景。

师:你看过的大雨(小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2、你见过的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下小雨的时候你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3、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中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

4、老师范唱,重点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大雨——哗啦啦,小雨——滴答答。)

5、小朋友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里的语言小结幼儿回答,并请幼儿学说。

6、幼儿学唱歌曲。

7、引导幼儿用连贯、跳跃的两种声音表达大雨和小雨。

8、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样子。

9、老师:有哪些动作可以表示下大雨和小雨?(也可根据幼儿情况给与一定的提示,如提示幼儿用脚轻轻地走路来表示下小雨了等。)

四、复习歌表演《学做解放军》。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歌词并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2、喜欢玩音乐游戏,能主动地参与游戏。

3、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磁性黑板、粉笔

【活动流程】

一、音乐游戏《小手拍拍》

1、教师伸出双手,问:“这是什么?(手)你的小手在哪里?让我们和小手一起跳个舞吧!”

2、教师和孩子一起听音乐做手部律动。

二、谈话激趣

1、师:“小手跳的真漂亮,你的小手是怎么跳舞的?你的小手还会怎么跳?”

2、鼓励孩子做出不同的手部动作

三、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孩子理解歌词

1、理解词语“爬”

师:“你们的小手跳的不错!我的小手也很厉害,还会画画呢!你看,我画的'是什么?”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座大山

3、教师用小手爬山

师:“快看,我的小手在干什么?”(爬)“对,小手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了哪里?(山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又从山顶上爬到了哪里?(山脚下)”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4、鼓励个别孩子练习爬的动作

四、鼓励孩子大胆表现音乐,并引导孩子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1、引导听音乐自由表现

师:“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让小手爬一爬吧!”

2、鼓励孩子按音乐的节奏表现

师:“小手跳的真好,我们来试一试唱到哪里就让小手爬到哪里,看看谁的小手爬的好!”

3、鼓励孩子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小手爬的不错,如果我们唱的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孩子们,我们来比一比谁唱歌的声音最好听!”

4、音乐游戏,体验小手在同伴身上爬的感觉

①师:“小朋友唱的不错,让小手到小伙伴的身上爬一爬吧!每个人找一个好朋友,商量一下谁的小手先爬!”

②师:“让小伙伴的手在你的身上爬一爬,试一试好玩吗?”

5、教师参与音乐游戏,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师:“老师变成高山,你的小手想不想来爬?”教师变高山,让孩子的小手在教师的身上爬动,共同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库乞乞》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乐曲。全曲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欢快而又跳跃。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弧线形,四句旋律线看上去像四座山。第二部分是四个向上级进的长音。感觉像人上楼梯。第三部分是一个由人声念出的固定节奏型。节奏为(库库︳库乞乞‖)听上去很有趣很神秘。根据音乐的旋律走向画出图形谱,《上山寻宝》的故事也就随之在脑海诞生了。我想通过一幅画一个故事来诠释一首音乐,把抽象的音乐化为看得见的音乐。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音乐情绪、理解音乐结构,在故事中发挥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舞蹈动作。培养孩子能主动地“从自己内心出发”来进行与音乐的交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乐曲所表现的三种不同的.节奏。

3.感受音乐节奏游戏的欢乐气氛。

三、活动准备

大白纸一张、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热身律动开始(教师一边打鼓和幼儿一起进场,变化不同的节奏入场)

2.故事引出,初步感受音乐。

今天朱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寻宝,这个宝藏藏在一个很远很秘密的地方,精灵告诉我们只有拿到两件法宝才能找到地图。

(二)幼儿倾听音乐,教师随音乐画出“地图”。

1.师: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分析“地图上有四座个山,然后还有四个楼梯,因为楼梯太高了所以爬起来太吃力,所以你们一定要注意爬慢一,引导幼儿讲出开门的咒语“库库库乞乞”。

2.幼儿随着图谱感受音乐。教师一边听音乐,一边指着图谱。让有完赏音乐。

3.幼儿一边拍手表示音乐第一部分,一边拍腿表示第二部分。

(三)音乐游戏“骑马寻宝”

1.根据音乐,创编骑马、走楼梯、念咒语的动作。

2.带领一同随着音乐跳舞。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没有找到宝藏(回忆、分析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

(四)通过幼儿努力找到宝藏幼儿分享找到宝藏带来的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音乐分析:

1、音乐情感:主要表达了积极努力织布劳动的快乐。

2、音乐知识点:曲式分为ABC段,A段感应四拍拍子,B段感应乐句,C段感应八拍。

活动目标:

1、感受活动及合作的乐趣。

2、运用游戏,肢体律动,乐器等方式感应乐曲的ABC曲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织布机的作用和构造

2、纱巾,手摇铃人手各一份

3、CD播放机、音乐光盘

  活动队型:

围半圆坐好 圆圈(纱巾游戏)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肢体律动,道具等不同的方式感应乐曲的ABAC曲式。

教学难点:感应曲式,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1、音乐《小松鼠进行曲》进场,围半圆坐好。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们一起跟小熊去草地上做做游戏吧!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唉呀,好累啊!草地到了,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舒服的.位置坐下吧!”

2、故事引导:

“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故事名字叫《云妖的宝贝》……咿,王老师有问题要问问你们咯,小熊在哪里捡来的小毛巾啊?(树叶里)小毛巾上面有一朵美丽的彩云,小熊和他的好朋友都好喜欢着条小毛巾呢,因为小毛巾可以擦手,当围巾,还可以做小裙子。它是谁的宝贝啊?(云妖)那么漂亮的小毛巾你们喜欢吗?我也好喜欢呢!你们想要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毛巾是如何织成的吧!”

小班音乐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