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音乐教案 >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薇糖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

教学内容:

学习有关乐谱的知识认识五线谱

教学目标:

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所熟悉的简谱来学习五线谱记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学习有关乐谱的知识:

1、记谱法产生的必要性

2、历史发展中的一些乐谱

3、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几种记谱法的特点

各种记谱法中,主要有:

①文字谱:用文字、数字等表示每个音的音高

②奏法谱:用文字、数字或其他记号表示乐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体发出的音高

③音位谱:根据固定的线条,以不同的位置来记录音位的高低

④图像谱:利用图像、记号以及文字记谱的方法

三、学习五线谱知识:

1、认识五线谱的线、间

2、认识高音谱号

3、认识音符、休止符的形状

四、五线谱读谱法的应用:

1、试一试对照简谱和五线谱视唱歌曲《DoReMi》B段的旋律

2、练习将简谱译成五线谱,并学唱《水孩子》

五、课堂小结:说说这堂课给你的收获。

六、结束课堂

课后小记:

这节音乐课不仅是给学生进行的一次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是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美”的熏陶,让音乐课成为感受美、创造美的殿堂,促进学生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快乐的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DoReMi》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DoRe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2、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教学重难点:

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DoReMi》:

(一)简介音乐剧《音乐之声》:

该剧通过描写一个生性活泼、不安心当修女的姑娘玛丽亚,应聘到一个海军上校家里当一名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DoRe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二)、观赏音像资料,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唱歌曲《DoReMi》B段

1、视唱简谱,注意变化音的音准

2、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附点节奏

3、学唱歌词,注意音高、音准、节奏

(四)、学习歌曲《DoReMi》D段

1、运用五线谱读谱法分声部自学

2、请高音部的同学视唱歌谱

3、请低音部的同学视唱

4、二部合唱歌谱

5、练习合唱歌词

三、再次观赏电影片断,聆听完整的歌曲《DoReMi》

课后小结:

学唱歌曲《DoReMi》,让学生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在授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节拍、呼吸、发声、音准。通过节奏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的稳定在音乐中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发声训练,调整唱歌的正确姿势,这种方法在唱歌课上作课前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在呼吸的常规训练中运用生活中的闻花香或者打哈欠掌握缓吸缓呼的方法,学生没有枯燥的感觉,很有兴趣很放松很快乐。通过表演《DoReMi》让学生观察了解音阶,从中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唱歌曲,结合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在学唱中我运用不同演唱形式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歌曲练习;在歌曲中感受音乐剧的魅力,师生合作歌唱表演,感受角色的不同音高和学习的无限快乐。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段,让学生思考音乐剧是靠什么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通过了解《音乐之声》剧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促进学生思维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对老师的喜爱,同时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花非花》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此曲作者、歌词以及歌曲背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呼吸在歌曲中的运用,为初学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音准、调式及语言的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本诗的作者,感受我国丰富的古诗文化。

教学重点:

声音统一,气息均匀的控制能力。

教学难点:

歌曲结尾部分的减慢与延长渐弱要做的恰到好处。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的歌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做的古诗,黄自先生为其配曲,黄自是我国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如作曲家江定山、刘雪、贺绿汀、陈田鹤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黄自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gui)(今山西渭南北)

教学方法:

启发式、欣赏感受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C至1=G

二、情境导入

1、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让学生说说诗的作者是谁?

2、出示视频,介绍白居易。

3、揭题“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白居易的诗。不同的是,是用歌声来表现诗句的,我们一起欣赏!”(出示视频“花非花”)

4、介绍歌曲作者黄自。

三、寓教于乐

教唱歌曲

1、先用“lu”模唱。

2、按节奏读歌词。

3、学生轻唱歌词。(注意音准,尤其是高音部分,需要较强的气息控制。延音记号,2处1拍半,结尾1处3拍)

4、完整唱词。(有强弱的演唱,首先要注意弱音开头,不要唱的太重,中间部分的由强到弱,结尾部分的渐弱要控制好,每一句的吐字要掌握好)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在学唱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可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唱好歌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四、创造表现

1、请生讨论这首诗的意思,发表自己的看法。

2、师总结,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惆怅柔美,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3、再唱歌曲,用歌声表达诗中的惆怅柔美。

4、请生说说歌中的P和渐弱起的作用,师总结。

5、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分组演唱。

五、拓展延伸

1、请生自己编一首小诗或者用自己编的小诗和自己喜欢的诗句填入歌曲,进行创编。

2、小组间评价反馈。

六、完美结课

请同学们课后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准确的呼吸方法,认真体会歌曲的含意,准确诠释表达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与诗歌结合得完美贴切、珠联璧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声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学生能够咏唱三首古诗词,知道珍惜光阴和美好事物的道理。学生能够用头声位置、有气息支持的声音背唱《花非花》。学生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并结合力度记号进行有感情的演唱。

总体来说,在“咏唱古诗词”环节的教学中,可通过分析诗词、朗读诗词进而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也可采用引入有关诗词或文学作品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情境设计导入反响热烈在课堂初始即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掌握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技巧、仪态、肢体示范动作等,让学生学到技能方法;练习效果突出根据对学生不同方式的发声训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分小组学习、互动设计反馈较好在气息练习、发声练习、找重难点、解决重难点时,学生的团队合作、互动的环节,不仅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唱歌的技巧,学习的方法,更懂得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学生日后工作中所需具备的技能。 学生互评效果好,学生上台表演完,都要进行学生互相评价,老师最终点评,既可以锻 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点评能力,共同学习。

不足之处:

学生自己发挥的机会太少,不能充分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仍然有些被动。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3

知识目标:

聆听民族管弦乐曲《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

技能目标:

聆听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目标:

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变换拍子歌曲《火车来了》,并自制简易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能富有激情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曲中四小节旋律。教学过程:

神奇的印象第一课时预习导入

一、聆听电影《海德薇格主题》

1、出示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剧照或播放电影的片段视频,请学生说出电影的名字和故事情节,导入学习。

2、简单介绍电影的故事梗概和配乐大师。

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4、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5、完整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

6、再次聆听全曲,听出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二、聆听民族管弦乐《片段》片段预习导入

1、复习聆听歌曲《晨景》等描绘大自然景象的音乐片段。

2、初听乐曲,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3、再听乐曲,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音乐和演奏的乐器。

4、复听乐曲,请学生谈谈哪一部分音乐给了自己最深的印象,并说出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5、再次聆听乐曲,闭目想象音乐中“瀑布飞泻”这一神奇景象。

三、演唱歌曲《火车来了》预习导入

1、复习聆听乐曲《火车拖卡斯》入手,回顾乐曲中模拟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的滚动声,以火车的印象引入本课的学习。

2、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3、歌曲速度较快,学唱前,教师可采取多听范唱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拍。

4、学唱歌曲。

5、自制几个小型弹拨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教学反思: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4

教学内容:

第六课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欢快热烈的情感。

2、二声部合作,运用声势动作为歌曲的齐唱部分伴奏。

教学重点:

演唱二声部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难点:

高、低声部的合作。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弹琴,师生共唱问好歌。

二、活动与练习:

1、发声练习? 1=C 1=F 2/4 2、视唱练习

三、新授歌曲

1、听全曲,让学生对歌曲在情绪、力度、与节奏上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学生自主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自由的)。(可以个别唱、小组唱、男女唱的形式)

3、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所学旋律,其他人仔细聆听,指出优缺点,更正错误;

4、分成高、低声部整体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情绪要求轻快活泼的。

5、用lu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曲谱,注意二声部和谐均衡。要求:声音跳跃有弹性;并能加以简单的伴奏。

6、全班随琴用lu唱旋律,加手的伴奏;

7、学习歌词,有节奏的念歌词。分高低声部学歌词;分高低声部唱歌词,出现错误及时纠正。

8、教师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学唱歌词。

9、随琴高低声部合唱歌曲,歌曲艺术处理。

10、参与表现歌曲,用声势动作为歌曲的齐唱部分伴奏。

四、小结下课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5

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演唱《拉库卡拉查》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了解拉丁美洲音乐风格。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歌曲《拉库卡拉查》积极参与音乐审美和体验活动(唱、奏、舞),培养其音乐表现能力。

3、通过感受墨西哥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并喜爱拉丁美洲民族音乐,增强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音准、节奏;

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及弱起前的换气;

理解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感受拉美舞蹈:

(一)感受墨西哥舞蹈鲜明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

(二)感受、体验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舞蹈、音乐风格特点:

1、赏的同时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体会舞曲的音乐风格----热烈、热情,舞步节奏----轻快、快。

2、学生感叹舞曲的热烈,舞步的轻快之余,拍拍舞步基本节奏:

加速拍节奏,体验舞曲风格的节奏感觉。

3、单纯的节奏体验到肢体的参与,学习教师编创的简化舞步。

二、新歌学唱:

(一)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体会墨西哥音乐带来的欢畅:

1、示歌曲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明快的节奏、欢畅的歌词。(听第1遍,聆听前读歌名。)

你觉得这首墨西哥民歌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2、学唱歌曲:

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换气记号、反复跳跃记号,知道歌曲的演唱顺序,准确地念出歌词。

3、“拉库卡拉查”的意思:

(二)聆听对比:

1、聆听墨西哥民歌《蟑螂舞》,找出改编的中文版和西班牙语版的不同处。墨西哥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所以下面请大家听的是西班牙语版的《蟑螂舞》。

2、热烈、欢快的歌曲中加入即兴喊叫、口哨、打击乐器伴奏。

三、小结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6

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放风筝》

教学目标:

1、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情绪。

2、学生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兴参与音乐活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3、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

4、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

教学重点:

演唱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放风筝》,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能听辩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感受歌曲情绪。

二、激趣导入《放风筝》这首歌曲是流传于我国河北南方一带的民歌,它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听赏,展示汇报。师评价并给予奖励三、分段赏析阶段性目标:通过方言和歌词的学习,理解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1、欣赏第一段,体会方言和民俗对歌曲的影响,学唱最具特色的乐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2、欣赏第二段,听辩这首歌曲的歌词和以前学过的歌曲有那些不同?(讲解衬词)

3、欣赏第三段,师生对唱。

四、整体复听

阶段性目标:以视听为基础,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五、对比欣赏,拓展学习

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以一曲《茉莉花》为例,分别演唱两个乐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已掌握的知识来区分南北民歌。(师声情并茂地演唱)

学生欣赏、判断

六、总结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7

教学内容:

第九课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

2、感受音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学会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

指导学生划拍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田野:

1、播放歌曲录音,并随机播放其他美丽的田野的风光的.图片,学生边欣赏歌曲边欣赏图片。

2、听后交流,师: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

二、学唱歌曲:

1、教材分析

2、学唱曲

(1)熟悉歌谱。

(2)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3)完整地视唱曲谱。

3、学唱歌词:

(1)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2)随伴奏轻声默唱歌词2遍。

4、歌曲的处理:

5、齐唱歌曲。

6、分角色演唱歌词。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三、总结下课。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8

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演唱《哩哩哩》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2、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3、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的表现、声音的.颗粒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朝鲜民歌《哩哩哩》。

二、学习歌曲(总-分—总)

(一)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1、:我们带着问题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否和刚才我们唱过的《嘀哩嘀哩》相似?

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给予肯定)

(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

1、节奏难点及图示,师范奏。

2、学唱主旋律:

(1)在学唱旋律前先练习音阶

(2)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找A、B、C、D四位同学分别唱。

(3)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轻唱并发现难点,及时指导。

3、填入歌词,加二声部合唱。

三、演唱全曲

(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2)演唱的基础上可适当做游戏,游戏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请男女两个同学分别演唱二声部。

(3)全班同学进行演唱,同时邀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碰铃、响板、三角铁等)为同学们伴奏。

四、小结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9

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七课演唱《落水天》

教学目标:

1、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并能用竖笛吹奏其旋律。

2、能认真听赏广东音乐《旱天雷》,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的基本情绪。

3、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广东、广西二、演唱《落水天》

1、导入

2、初步感受歌曲

3、学习歌曲

4、演奏?用竖笛吹奏《落水天》

二、注意气息,把握节奏X X︱X X︱

三、听赏《旱天雷》

1、了解广东音乐《旱天雷》是广东音乐传统曲目之一。

2、听赏音乐的主题,并初听全曲,学生感受有纽约的基本风格和情绪。

3、听赏第一乐段,认真倾听并尝试记住它的旋律。

4、听赏第二乐段,注意与第一乐段的异同:音乐表情的变化,优美流畅,相同的结束

5、最后完整听赏,学生可随乐哼唱,参与表演

四、学唱《什么结子高又高》

1、学生听赏《什么结子高又高》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形式,歌曲表现的内容

2、学生视唱歌曲?注意音准与节奏

3、学生学唱歌曲

4、学生按书上要求进行演唱

五、小结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0

教学内容:

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斑鸠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3、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斑鸠调》。

教学难点:

感受并体验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乐曲中音程大跳的演唱。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新歌《斑鸠调》

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4、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

5、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采用听录音范唱学、随琴声学唱等方式进行)

6、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教师聆听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三、歌曲巩固与处理:

1、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1)师与生对答演唱练习。

(2)学生分组分句演唱。

(3)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

(4)男、女生分段练习。

(演唱时,教师进一步强调乐句间的强、弱处理,尽可能的与歌曲风格相一致)

(5)有表情地完整地随伴奏演唱《斑鸠调》。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