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音乐教案 >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青柠檬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秋风送来凉意,把树木吹得摇来晃去。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呀飘落下来,象在跳舞,象在说话。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岂会忽视这无形中的变化,他们好奇、兴奋,甚至会随落叶一起飞舞,一起唱歌,内心的情感流于言表,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参与。为此,我设计了这次音乐艺术活动《小树叶》,旨在让幼儿在探究的同时,学会去感受,学会去倾听,并真正学会表征自己。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唤起幼儿内心的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表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能力目标:能大胆表达自己所得知识,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

4、知识目标:了解落叶知识,感受优美旋律,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大自然的奥秘。

5、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勇于探索的技能,以及善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带幼儿到附近参观树叶的变化,体验和感受落叶的情境。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争取家长配合,让幼儿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

重点难点:

幼儿对整首歌曲的感受能力,两段乐曲的不同表情与表现形式,以及歌曲的创编。

活动过程:

一、环境激发,引发主题。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落叶的情景。教师问:小朋友们,我们看到了什么? 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为什么会落下来?呢 幼儿自由发言。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幼儿自由坐)故事:秋天来了,秋风吹起来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园里,吹到了树林里。一天,小兔米尼到树林里玩,忽然,它发现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不知什么时候,地上已经落下了好多好多的树叶。米尼好奇的捡起一片树叶,(拿落叶)小心的问道:"小树叶,小树叶,你怎会离开了妈妈?"小树叶回答:"秋天来啦,秋风起来啦,我就会离开妈妈""你呀,你要飘向哪?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的回答:"放心吧。春天,春天我还会回来,打扮树妈妈!"然后提问:米尼发现了什么?小树叶怎么会离开妈妈?怎样离开了妈妈?心里是否害怕?小树叶发出什么声音?说了什么话?或:秋风起来啦,谁就会离开妈妈?你们想它会飘向哪?心里可害怕?为什么呢?(了解知识:树叶是缺水才落下来的;不是风把树叶吹下来,而是地球引力把树叶吸下来的;树叶不是被摇下来的,而是大树妈妈为了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树叶,才使树叶落下来的。)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倾听歌曲的节奏,感受优美的旋律。一起随音乐打节拍。(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出来)(一)集体完整的欣赏歌曲。提问: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3、歌曲叫什么名字?

(二)打节拍感受音乐旋律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出节拍四、讨论谈话。

1、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幼儿表演)2、讨论:小树叶会飘向哪?小树叶表现怎样?是怎样的表情?(反复强调)3、对比两段不同表情。

五、完整演唱歌曲。

1、集体演唱歌曲,并自由表现。

2、游戏:会跳舞的小树叶集体演唱歌曲,一人在中间表演。

六、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形式:集体,分组)1、教师先做大树,幼儿为小树叶。或换角色2、幼儿分组表演(幼儿手拿树叶)七、主题升华讨论:还有什么植物也发生了变化?幼儿联想。可以做创编替换练习。

八、到大自然寻找更多的变化。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九、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或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更多的植物变化与奥秘,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情感与兴趣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2、物质准备:图谱、音乐《泡泡不见了》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宝贝们,上星期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吹泡泡好玩吗?吹出来的泡泡有没有一样大?

2、完整欣赏,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提问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1)幼儿看着图谱、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幼儿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男生演唱、女生在间奏处拍手)。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配上动作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图谱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家园共育:回家可以跟家人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学习用卡农的表现形式演绎歌曲。

2.了解龙的特征,体会龙年的喜悦之情

活动准备:

小龙人手偶、图谱。

活动过程:

一、和小龙人打招呼,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朱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想认识她么?

2.小龙人: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龙人,认识你们真开心。

3.鼓励幼儿主动和小龙人打招呼,交朋友。

二、木偶剧,欣赏歌曲,了解歌词内容。

1.师:小龙人今天还带来了它的礼物,一首好听的歌曲,你想不想听呢?

2.木偶表演,欣赏歌曲。

3.你们听出来没有,朱老师可是听出来了,小龙人唱的是谁呀?

4.小龙人长什么样呀?(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图谱)

5.你还听到了什么?它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图谱)

6.它的秘密是什么呀?(我是一只小青龙)(图谱)

7.它只有这一个秘密么?(我有许多的秘密)(图谱)

8.它把许多的秘密告诉我们了么?它说?(就不告诉你)(图谱)

9.小结:原来“小龙人”长得那么可爱,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但是它也很俏皮,有许多的秘密就是不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猜呢。

三、念歌词,理解歌词。

1.师:你们想和小龙人一起唱她的歌曲么?(想)那小龙人,我们可以和你一起唱歌么?

2.小龙人:那我要先考考你们刚才有没有仔细听我唱歌,那就先请你们用好听有节奏的声音把歌词念一念吧。

3.带领幼儿看图谱念歌词。

四、结合图谱学习演唱歌曲。

1.小龙人,你觉得我们小朋友念得怎么样啊?

2.小龙人:小朋友念得真好,现在我就请你们和我一起唱吧。

3.请幼儿跟着轻声唱歌曲《小龙人》。

4.你喜欢哪一句,我们来试试唱一唱。

5.我们再来和小龙人一起唱一唱,这次我们一定比小龙人唱的更好。

6.看图谱进行演唱。

五、初步学习用卡农的表现形式演绎歌曲

1.朱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歌曲《小龙人》,你们听听看我的.这首《小龙人》和小龙人刚才自己唱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完整地欣赏歌曲《小龙人》。

3.对了,你听得真认真:在这首歌里,有几句歌词的后面还有一个小尾巴。哪些地方有小尾巴的,你能帮忙找出来么?(一一出示图谱)

4.小尾巴是怎么唱得?(教师带领幼儿唱卡农部分)

5.请幼儿和教师合作演唱歌曲。

(1)分句:请幼儿演唱歌曲,教师说卡农的部分。(节奏谱)

(2)分句:请幼儿尝试说卡农的部分,教师演唱歌曲。

6.完整地用卡农的方式表现作品。

5.小朋友想不想边看图谱,边和老师一起唱一唱呢?

(1)这一遍小朋友轻轻的,速度慢一点,我们来试试。

(2)这一遍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速度再快一点来演唱歌曲,试试看,你们一定行的。

(3)小龙人你会唱我们的这首《小龙人》么?哈哈,那这回轮到我们小朋友教你啦,你可要好好学呀。

四、创编歌曲。

1.师:你猜猜小龙人还有什么小秘密呀?

2.鼓励幼儿创编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妈妈您歇歇吧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妈妈您歇歇吧》,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妈妈您歇歇吧,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歌曲节奏的学习;创编歌曲歌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歌曲动画。

2.师:动画视频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3.小朋友们回答:小喜鹊在筑巢,小蜜蜂在采蜜。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它们的幸福生活是靠什么创造的?(劳动)

二、新课教学:

1.学习主要的四个乐句

教师:爱劳动的孩子人人夸。

那老师请你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他们自己会做那些事情?出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图片。并按节奏朗读:

(1)自己穿衣服呀(2)自己穿鞋袜呀

(3)自己叠被子呀(4)自己梳头发呀

2.请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并通过模唱学习四句歌词。

3.初听范唱

4.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注意纠正幼儿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5.师唱前面,学生填后面的歌词。(来两遍)

6.师幼对换。

7.演唱并表演歌曲。(分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或多个扮演孩子,老师做相应的语言的提示等等)

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妈妈做事情,好不好?

幼儿边演唱,边自发地做动作,一起来。

三、创编歌词。

1.除了这些劳动,你还可以帮妈妈做那些事情呢?请你用

自己穿衣┃服呀┃这样的节奏说出来。(用节奏接龙的方法)

生:自己梳梳┃头呀┃自己洗洗┃脸呀┃自己擦桌┃子呀┃自己扫扫┃地呀┃老师注意修正学生在创编歌词中的节奏

2.看老师怎么来编的,

3.请几个创编歌词的小朋友上来,用他们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你们的歌词。

4.选择几个小朋友的创编歌词(表演动作简单形象的)来集体演唱、表演。(不规定动作,请小朋友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来表演)。

小兔子乖乖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兔子乖乖故事情节。

2.学会唱小兔子乖乖歌曲。

3.体会分角色演唱歌曲的乐趣。

活动准备:大兔子图画,大灰狼图画,小兔子和房子图画。活动重难点:记住歌词,唱出歌曲。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们见过的动物为话题导入。

1.小朋友们都见过哪些动物啊?小猫、小狗、小鸟……

哦,还有小兔子啊?小兔子什么样子的?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这只小动物,是什么呀?它都有些什么特点?

二、看着黑板上大兔子和大灰狼小兔子的图画,声情并茂讲述小兔子乖乖的故事。

三、把重心转移到小兔子乖乖歌曲。

1.哎呀,大灰狼是不是好狡猾呀?它穿上了兔妈妈的衣服,带上了跟兔妈妈一样的假耳朵,还模仿兔妈妈的声音。小兔子差点就被抓住了。

可惜,还是兔妈妈更加聪明。小朋友们说说,兔妈妈是怎么教小兔子们分辨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呀?

哦,最主要的,是唱歌!

那么,还记得兔妈妈唱的歌吗?跟着老师来唱一遍吧。

四、重复歌曲教学。清唱和跟着琴声唱交错,让小朋友学会歌曲。

五、分角色演唱小兔子乖乖。

1.小朋友们唱的真棒!现在,我们来演一演。有谁演大灰狼?谁当小兔子呀?哦,还有兔妈妈!

记住你们要唱的部分了吗?来,老师带大家唱一遍,然后小朋友们就自己来唱啰。

六、分小组分角色自由组合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自然结束课程。(幼儿教育)

音乐欣赏:可爱的小鸭子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反复倾听,感受、理解音乐。

2.支持幼儿较准确地感受音乐表现手法与要表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主题音乐、小鸭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整段欣赏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小动物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是什么小动物?(第一遍音乐)你如果听出来了,也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

2.听过一遍后,说出、表现出小鸭子后,问: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有鸭子的叫声)

3.小朋友真聪明,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鸭子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听一听,想一想,小鸭子在做什么?(第二遍音乐)在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时,教师可做出与音乐相对应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4.谁听出小鸭子在干什么呀?幼儿可自由说说

二、分段欣赏:

1.老师把这段音乐分成了三段,我们先来听听,在这段音乐里,小鸭子在做什么?(师表现出清晨小鸭子刚睡醒的状态)请幼儿说说,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邀请舞《蚂蚁搬豆》,能随乐曲合拍地做出蚂蚁走路的动作。

2、根据《蚂蚁搬豆》的故事情节,想象并表现与同伴互挠对方、搬豆等动作。

3、愿意与同伴交流,享受舞蹈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不倒翁诙谐曲》。

2、经验准备:已有蚂蚁的简单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蚂蚁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吧。

幼儿听音乐跟着妈妈走路。

二、学习基本动作。

1、听音乐合拍地走路。

——刚刚有个蚂蚁宝宝差点迷路了。怎么会的呢?哦,原来我们没有把触角竖起来。让妈妈看看你们的触角都竖起来了吗?

——我们的触角有什么用?

教师哼唱,幼儿跟着节奏做探路的动作。

——我的宝宝真可爱,妈妈想带你们去公园里玩玩。这次要跟好妈妈哦。听好妈妈的脚步声。

幼儿听A段音乐练习走路。

2、学习结伴表演动作。

——我的宝宝真能干,我真想抱抱你们,我要来抱抱你咯。

教师在A段第一遍结尾处找到一个宝宝抱一抱。

3、创编蚂蚁触角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进行结伴表演。

三、幼儿回到半圆形座位上,听故事“蚂蚁搬豆”。

1、妈妈刚刚在路上发现了一粒大豆子,想把它搬回家去,可是怎么也搬不动,我想请大家一起帮忙搬豆子。我要用触角告诉大家路上有豆子,去邀请更多的蚂蚁来搬豆子。

——做个什么样的动作大家就能明白呢?

教师根据幼儿动作邀请朋友。

请幼儿创编“搬豆”和“想个办法”的动作。

四、学习邀请舞。

1、教师扮演邀请者,进行游戏。

2、教师和几名幼儿同时做邀请者,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属于韵律活动中的集体舞,是本班幼儿第一次尝试新的学习形式,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很新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没有多少经验和把握。因此我在事先准备时对备课和备音乐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集体舞学习很新奇,新奇之余会有些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我将这一活动调整到本周二进行,使“蚂蚁搬豆”这样的`经验生在主题活动《蔬菜派》中,扎根在不断探索的土壤中。

在“找个朋友抱抱”的环节中,两次碰到了幼儿宁愿没有朋友也不找陈熙做朋友的场面,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虽然在我的参与下,我们三个抱在一起,却使学习要求出现了变化,原来幼儿两两结伴,最后变成很多幼儿抱在一块,没办法进行后面的活动。而且挠痒痒容易分散幼儿倾听音乐的注意力。

中班音乐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