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黄河导游词

黄河导游词

折枝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热门]黄河导游词13篇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河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河导游词 篇1

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兰州黄河铁桥人们都熟悉,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她近百年前那段堪称创举的兴建历史。

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设发生在20世纪初叶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是僻居西北、地瘠民穷的甘肃与西方人在自主、自愿前提下的第一次成功合作;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设材料,包括一个铆钉一根铁条乃至建成后刷铁桥用的油漆,都是在当时国内极其落后的运输条件下从德国辗转万里运至兰州的;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设是德、美两国工程师、华洋工匠与甘肃各界通力合作的结晶;说它是创举,是因为她的建成一举结束了黄河上游千百年来没有永久性桥梁通行的历史……

20世纪初叶,走过了500年的镇远浮桥终于要和金城兰州人告别了,僻居甘肃兰州的`一批壮志满怀,欲建前人未竟之功——修建铁桥,一时间议论纷起。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二月十九,时任陕甘总督的升允上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报告说已经与德商泰来洋行在1906年9月11日签订了修建黄河铁桥的合同。而此时,不但合同已签,建桥所需要的料件也已在转送兰州的途中,升允的奏章显然有些先斩后奏的意味。

按照晚清的文书运转制度,欲办某事,须先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办理到一定程度,如果证明不可行,则停止办理;如确实可行,则上报上级机关或朝廷。如此看来,自认为“赋性迂谨,凡事未经办妥,不敢遽以上读宸聪”的升允,并非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是他对建造黄河铁桥一事已有了十足的把握。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现在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浮桥。据明人徐兰的《河桥记》记载,杨廉在黄河之上造大船28艘,以3艘备用,将25艘用绳锁连接,船下以石鳖固定,船上加盖木板、栏杆,并在桥南北两岸各树一根大铁柱和六根木柱,以铁链将浮桥固定。整座浮桥“随波升降,帖若坦途”。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现在仍矗立在铁桥南岸的将军铁柱正是镇远浮桥500年兴衰史的唯一见证。

黄河导游词 篇2

兰州是独逐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都市。在兰州市里,黄河宛若一条飘落人世的飞天锦带,蜿蜒东去,依托黄河台湾风物和胜景事业兴建的融山川、人文胜迹于一体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则犹如镶嵌在飞天锦带上的一串明珠,吸引着来自四周八方的中外旅客。

黄河劈头于青海,流经兰州城内水域并不像其下流那样坦荡,但兰州人连年投入巨资打造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却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就连一些南边的旅客也盛赞其瑰丽。连年才建成的七里河黄河大桥,气魄宏伟,造型奇异,其主桥墩虽仅有三个,却依仗桥面上有两束起牵拉浸染的钢管,从而使大桥越发健壮好看。位于大桥不远的“黄河母亲”雕像可谓全国有名,故而天天都吸引着浩瀚游人在此拍照留念。而离“黄河母亲”不远的“兰州水车园”,那两轮高达数十米的水车虽已“失业”不消,却似在诉说兰州黄河的已往。水车系明代兰州段家台人段续所创,曾悠悠浇灌了黄河台湾的万亩良田。然最令人感奋的当属离“水车园”不远的黄河索道。远眺望去,只见载人的.电缆车正缓缓从河南岸向河北岸滑去,而滔滔奔涌的黄河则被飞越而过。河对岸的白塔山,巍峨升沉,大有拱抱金城之势。立白塔下,东北地区,可俯瞰山下的黄河及兰州全城,虽无“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势却如统一幅当代的“晴朗上河图”,让人面临美景,惊叹不已。兰州沿河而建的黄河风情线,像一串璀璨精通的珍珠,吸引着来自四周八方的中外旅客。听说,兰州为建设“世界优越旅游都市”,筹备把“两山、两线、两园”都纳入到黄河风情线的建树议程。

兰州黄河导游词黄河风情线是兰州的都市手刺,怎样让这张手刺变得越发靓丽成为介入兰州市“两会”政协委员思索和热议的话题。3月23日,在兰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集会会议大会讲话时,兰州市政协委员张新耀提议,兰州该当晋升黄河风情线文化元素,把黄河风情线建树成高程度文化旅游景区。

张新耀说,面临兰州成长出格是文化旅游财富成长的新要求,黄河风情线面对着严峻的不顺应,首要是缺乏高站位的同一筹划和建树,旅游办法开拓滞后,原有的黄河母亲、水车博览园等景区体量小、文化元素少,新的旅游景区创意和开拓建树迟钝,旅游处事、停车场等配套办法缺失,打点体制不健全,沿岸楼盘开拓导致旅游资源被支解等各种题目。

为此,张新耀提议,对黄河风情线举办从头定位,从都市手刺、绿色长廊、文化长廊、休闲旅游胜地等角度,确定黄河风情线的建树方针。从打造高程度文化旅游景区出发,对市区黄河台湾做出同一筹划,对沿岸土地开拓、生态绿化美化、景点建树、配套办法建树做出专项筹划,规定红线,拟定法则,严酷按筹划建树和打点,严禁不切合筹划的建树项目落地。在黄河风情线景区内筹划建树一批文化内在富厚、特色突出、上风明明、品牌影响力大、开拓潜力大的焦点景区,因时制宜地开拓一批与休闲、度假、商务、娱乐、养生等相团结的复合型产物,以富厚旅游文化内容。他还提议以黄河风情线为平台,培养一个或几个有特色、有质量、时刻短、场景不伟大的演艺品牌,用旅游演艺留住留宿旅客,再配建一些酒吧、茶吧供人休闲,让旅客乐意留下来。

黄河导游词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临汾旅游。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张倩,在这为期三天的尧都之旅中将由我和我们旅行社的资深司机陈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给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让您游的舒心,玩的放心。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字,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中国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下面我们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黄河母亲的心脏--壶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从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当各位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刚才在车上有为先生问我为什么叫做“壶口”瀑布,下面就请大家一边欣赏瀑布一边听我的介绍。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高山流向大海,从远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颜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时由于受到了吕梁山脉的阻挡,转南进入著名的晋陕大峡谷之中,上游数百米的水面当留到下游的龙王辿时,由于受到河床走势的影响,滔滔河水骤然收敛成约50余米,倾泻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看起来就像从茶壶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称她为“壶口瀑布”。

由于壶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势之猛,形成了她独有的四大景观:水底冒烟、彩桥通天、群龙戏浪、谷涧起雷。我们大家现在可以看到,水由于惯力跌入几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数十米的水雾,这个景观就是“水底冒烟”。有时天气好时,遇上太阳光的折射,还会看见一条彩虹横跨两岸。

这些壮观的美景,往往是艺术家、诗人们最爱捕捉的瞬间,伟大诗人李白就在这里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万丈豪情。

黄河导游词 篇4

炎黄二帝塑像坐落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南岸的向阳山(又名始祖山)上,该工程主体部分包括塑像、广场、纪念坛三大部分,按中国传统手法,布置为中轴线,轴与磁北交角为北偏东22°。巨塑历经二十年的筹划和建设,公元2007年4月18日上午9时30分至10时30分,郑州·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内隆重举行。

塑像高为106米,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头胸部分系由钢筋砼框架结构支撑外壳、外壳面采用条石雕砌,其下部以山体为像身。巨塑以山为体,使山人合一,浑然天成,融黄河、黄土、黄帝三者与一体,以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艺术效果。黄帝雄才伟略,高瞻远瞩,是最早统一华夏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炎帝为中国的农业神,构思的'二帝像用花岗岩雕筑而成,一个威武刚强、凤目龙隼、气宇轩昂,一个广额纯朴、智慧慈爱,他们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大气概。

炎黄二帝广场宽300米,长500米,从塑像前一直延伸到黄河老滩,总面积15万平方米。广场按地形分为三级,在三级广场上有一纪念坛。一级广场中有一高6米的大鼎——炎黄鼎,二级广场两边对称放置钟与鼓,各高5米,三级广场坛道两侧分置铸铜八鼎,各高4米,与炎黄鼎合成九鼎之数。古有夏铸九鼎的记载:夏禹治水统一各部族之后,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征九州”,以纪念九州的统一,因此九鼎就成了传国的重器。在巨塑广场设九鼎,其寓意是:象征祖国领土完整,江山永固繁荣昌盛,永远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设九鼎也含有九州炎黄子孙共祗先祖之意。设钟与鼓,喻钟鼓长鸣,炎黄子孙戒骄戒躁,自强不息。

纪念坛是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物,占地面积为90×90米——8100平方米,坛分三层,呈金字塔状,顶层面积约570平方米。纪念坛是每年清明和中秋节时祭祖举行大典的地方,届时世界各洲炎黄子孙代表团在此举行祭祖仪式并相互交流与合作,共谋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纪念坛内面积约有5000平方米,设功勋馆、接待厅、学术报告厅、影视、信息网络厅等,中厅内有56民族大团结浮雕和一长明火炬。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纪念坛两侧,广场绿化带中设计两座纪念馆——炎黄子孙姓氏源流馆(又称百姓先祖馆)和炎黄子孙在海外馆。此外,在广场周围兴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像100尊。

黄河导游词 篇5

黄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河源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约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粒粒珍珠。

星宿海,历史上曾被用来表示整个黄河源头地区,实际上可以说是黄河出山东行后第一个加油站。这个“海”是一个盆形湿地,东西长约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离较短,仅几公里至十几公里之间。说是“海”并非到处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对更低洼的地方聚集有水,拥有众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满天星斗来比拟也不显得过分。灌木有的长到一米高,鱼类繁多,水鸟成群,湖边的草滩上还有黄羊、野驴不时出现。

约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这是黄河的源头地区,旅游者在这里根本无法想象黄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细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许多砂砾野草的温林荒滩。

我国人民比较明确地认识黄河及其源头还是在唐代以后。因为从唐代起,中原人民同边疆少数民族间联系大大加强,特别是同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而黄河源头是古代通往西藏高原的交通大道。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往西藏,吐蕃王松赞干布在黄河源头亲迎。公元八二一年,唐使刘元鼎出使吐蕃,还曾专门考察过黄河源头。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雅拉达泽山下的约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二源。两地海拔高程均在四千六百多米至四千八百多米之间,黄河源头被国家列为自然保护区。

黄河导游词 篇6

各位游客,大家都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惟有兰州得天独厚,黄河穿城而过,而黄河百里风情线可谓是我们金城兰州最出彩的名片和窗口。今天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便是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中国最长的室外滨河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

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便是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中山桥横跨黄河,桥长233.33米,宽7.5米,4墩5孔,桥上飞架了5道弧形钢梁,俗称“黄河铁桥”。

20xx年6月,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想知道黄河铁桥的来历?听我慢慢道来。

清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师西征,可被黄河险阻给害惨了,他曾打算请外商帮忙修造一座跨河铁桥无奈洋人索价过高,就没能实现。到了公元1907年,兰州道台彭英甲又提出了修建铁桥的建议,这次清政府批准了。

于是乎一项由美国桥梁公司工程师满宝本负责施工,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天津人刘永起负责工地操作的浩浩荡荡的工程开始了。三年四个月以后,也就是1910年6月终于竣工了。

您猜花了多少钱?30万6891两8钱9分4毫,精确吧。别说钢材水泥了,连个小小的螺丝钉都是从美国或是德国进口的。

这座桥梁落成之初叫“兰州黄河铁桥”,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改成了“中山桥”了。1954年,兰州市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现在的中山桥既坚固耐用又气势雄伟,现已成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其次,便要提到水车博览园了,今天的兰州水车博览园,承载了古代金城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古老水车的风采。 兰州水车,最早出现在明朝,相传段家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到了云南做官,他游遍了南方,见到了木制的灌溉汲水工具龙骨筒车,便暗暗把构造记在心中,后来退休回家便巧思构造,终于仿制成功。

兰州的干旱大家说有目共睹的,所以段续创制的水车可算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福音。人们纷纷仿制,在20世纪中期,兰州的水车有252轮,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期的8倍多。

称得上一座“水车之都”了。后来随着电力灌溉的`普及,水车一个个被拆除了,兰州也失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展示黄河儿女的聪明才智,经市政府批准,兰州水车得以重建,再现水车雄姿。走进水车园,一定要静静的聆听一下,来自水车那个遥远的国度的呼唤。

风情线上的第三站,便是大家所听闻的黄河母亲,黄河母亲像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质地为花岗岩,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量达40余吨,是我们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的,黄河母亲还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得了“优秀奖”。 黄河雕塑运用了母亲和婴儿两个形象,说到这里请大家猜一下,那个婴儿是男是女呢?听出当初构思的时候何鄂女士就犹豫了很长时间,后来灵机一动,就塑造了一个匍匐在母亲胸前的婴儿,让人无法分辨是男是女。

不过一般都认为是男孩。黄河母亲,母亲面含微笑,神态慈祥,婴儿天真烂漫,顽皮可爱。

整个雕塑和谐流畅,还寓意深刻: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所养育的中华民族也永远幸福安乐。母亲身下的黄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纹和鱼纹,来自于甘肃彩陶的古老图案,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黄河导游词 篇7

各位游客,大家都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惟有兰州得天独厚,黄河穿城而过,而黄河百里风情线可谓是我们金城兰州最出彩的名片和窗口。今天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便是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中国最长的室外滨河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

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便是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中山桥横跨黄河,桥长233.33米,宽7.5米,4墩5孔,桥上飞架了5道弧形钢梁,俗称“黄河铁桥”。 20xx年6月,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想知道黄河铁桥的来历?听我慢慢道来。清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师西征,可被黄河险阻给害惨了,他曾打算请外商帮忙修造一座跨河铁桥无奈洋人索价过高,就没能实现。到了公元1907年,兰州道台彭英甲又提出了修建铁桥的建议,这次清政府批准了。于是乎一项由美国桥梁公司工程师满宝本负责施工,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天津人刘永起负责工地操作的浩浩荡荡的工程开始了。三年四个月以后,也就是1910年6月终于竣工了。您猜花了多少钱?30万6891两8钱9分4毫,精确吧。别说钢材水泥了,连个小小的螺丝钉都是从美国或是德国进口的。这座桥梁落成之初叫“兰州黄河铁桥”,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改成了“中山桥”了。1954年,兰州市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现在的中山桥既坚固耐用又气势雄伟,现已成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其次,便要提到水车博览园了,今天的兰州水车博览园,承载了古代金城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兰州古老水车的风采。

兰州水车,最早出现在明朝,相传段家滩人段续,考中进士到了云南做官,他游遍了南方,见到了木制的灌溉汲水工具龙骨筒车,便暗暗把构造记在心中,后来退休回家便巧思构造,终于仿制成功。兰州的干旱大家说有目共睹的,所以段续创制的水车可算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福音。人们纷纷仿制,在20世纪中期,兰州的水车有252轮,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期的8倍多。称得上一座“水车之都”了。后来随着电力灌溉的普及,水车一个个被拆除了,兰州也失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展示黄河儿女的聪明才智,经市政府批准,兰州水车得以重建,再现水车雄姿。走进水车园,一定要静静的聆听一下,来自水车那个遥远的国度的呼唤。

风情线上的第三站,便是大家所听闻的黄河母亲,黄河母亲像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质地为花岗岩,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量达40余吨,是我们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的,黄河母亲还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得了“优秀奖”。

黄河雕塑运用了母亲和婴儿两个形象,说到这里请大家猜一下,那个婴儿是男是女呢?听出当初构思的时候何鄂女士就犹豫了很长时间,后来灵机一动,就塑造了一个匍匐在母亲胸前的婴儿,让人无法分辨是男是女。不过一般都认为是男孩。黄河母亲,母亲面含微笑,神态慈祥,婴儿天真烂漫,顽皮可爱。整个雕塑和谐流畅,还寓意深刻: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所养育的中华民族也永远幸福安乐。母亲身下的黄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纹和鱼纹,来自于甘肃彩陶的古老图案,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黄河导游词 篇8

朋友门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北方最大的水上乐园——黄河千岛湖。

向东,我们看到的堤坝就是小浪底大坝,高287米,北起王屋山南联邙山,坝体总长16667米,是目前我国江河之上最长的土坝。因其是在孟津小浪底村建起,故而被称之为黄河小浪底工程。小浪底村呢,原本叫丹阳村,相传4000年前大禹治水经过此处,为平息水患,村民舍小家为大家,配合大禹治水,最后使得大浪变成了小浪,为了纪念他们,就把村名改为小浪底了。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集防洪、防涝、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控制工程。1994年9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亲自宣布小浪底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截流,1999年10月25日正式下闸蓄水,20xx年9月一组机组正式实现发电,20xx年全部工程结束,总工期为9年。库容量1256、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296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275米最高275米,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51亿千瓦时,完成总投资337亿元。

建成后下游防洪标准从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不仅解决了下游洪水的威胁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抗旱面积可推广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着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奇迹。工程采用银行贷款,国家招标兴建,涉及到51个国家和地区,700多名外商和万名中国建设者。整个设计施工破解了10项世界难题,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六项全国第一。

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每年冲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一米高一米宽的墙,可以绕地球赤道3周。由此可见,有时以来,黄河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危害有多大,那么治理好黄河也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愿望,而真正治理好黄河的惟有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不久,一代伟人毛泽东从长年留下的废墟中走来,在黄河岸边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从那时起的.四十多年里,成千上万的治黄专家为了小浪底工程作了精心勘探设计,历史九年,提前完成大坝蓄水。

前方一公里水下,是东汉末年曹操与袁邵两军交兵的古战场——赤河滩。他们在这里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死伤无数,血流成河,把整个滩地都染成了赤红色,所以命名为赤河滩。现在因为蓄水已经淹没了。

大家现在往右看,北山半山腰有个山寨,那是当年袁绍驻军囤积粮草的地方,叫大山寨。往左看到的那个山叫黄鹿山,相传李世民执政时期有一次来到这里打猎,一群人前呼后应的,突然在河边见到了一头白鹿,便策马追去,当追到黄河最后一个峡谷,南岸小浪底村时,发现白鹿居然变成了黄鹿,李世民惊呼神鹿也,急令随从下马跪拜谢罪。同时回来后御笔亲封,命名这座上为黄鹿山。

现在黄鹿山下有一个凹叫曹营凹,是当年曹操驻军的地方,后面还有个大宴沟村、坟坡村等,在这里几乎没一个村都有一个典故,下面几让我们随船一起去感受这些传说吧!

黄河导游词 篇9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河南观光。我是你的导游。我姓高。你可以叫我高笑或高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快乐旅行社向您表示热烈的欢迎。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先生是我们的安全护卫大使安师傅,安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熟练的驾驶技术,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我们的旅程是安全的。俗话说十年培训可以坐船,百年培训可以同行,我们的缘分不浅!因此,如果您在旅途中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只要合理,我们都会尽力为您解决。在此,高笑祝大家在河南玩得开心,吃得好,住得舒服,一路平安!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的车就要启动了。请坐好,坚持住!

现在我们的车在去黄河小浪底的路上,离景点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河南:

河南位于中国的中部和东部,黄河中下游。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因为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所以叫河南,简称河南。中州中原的名称。

一部中原河南史,半部华夏国史。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根据大量的史料记载和多年的考古发掘,至少在20xx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精美陶器,以及8000多年前的文字符号和乐器,足以撼动古今。在50xx年的中华文明漫长历史中,河南3000多年来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多个朝代的200多个皇帝都在这里建都或迁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四个: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商朝古都安阳,商业之都郑州。悠久的'历史使河南成为文物资源大省:河南出土中国第一笛、第一彝龙、第一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个。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称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河南是中国姓氏文化的发源地,70多个中国姓氏起源于河南。河南也是中国功夫之乡。海外著名的少林武术和陈式太极拳,也起源于河南。

现在我们进入了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因其位于古洛河北岸而得名。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叫上帝是这座城市历史悠久。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以来,已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1500多年来,它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世界都城,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排名第一。洛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这里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人民活动。历史学家司马光曾经说过如果你问古代和现代的繁荣,请只看洛阳城也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想了解50xx的中国,一定要去洛阳!

好了,游客朋友们,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关上窗户,带上你的行李下车。下车后,你必须写下我们汽车的颜色、停放位置和车牌号码

黄河导游词 篇10

我们已经进入中国北方最大的水上乐园--黄河小浪底千岛湖。向东,我们看到的堤坝就是小浪底大坝,因其是在孟津县的小浪底村建起,故而被称为黄河小浪底工程。

这个村,原本是叫丹阳,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经过此处,为平息水患,丹阳村村民舍小家顾大家,为纪念他们,就把丹阳村改为小浪底了。

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但每年冲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l米高1米宽就可绕地球三周。由此可见,其有史以来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治理黄河是我国人民几千年的梦想,而真正治理好黄河,惟有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不久,一代伟人毛主席从长年战争留下的废墟中走来,望着浑浊的黄河水,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从那时起的40多年里,成千上万的治黄专家为了小浪底工程做了精心勘探设计,从1990年开始动工历时10年,提前完成了大坝蓄触电工程。它的建成,不仅锁住了几千年桀骜不驯的黄龙,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涝、减淤、供水、发电的综合成效,还为我国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旅游景观。

前方l公里处水下,是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两军交兵的古战场--赤河滩。

大家往右看,北岸半山腰,就是大山寨,是当年袁绍驻兵囤积草的`地方。往左看到的那座山叫黄鹿山,黄鹿山下有凹,叫曹营凹,是当年曹操的军营所在地。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置下面就是赤河滩。

这个赤河滩有4l户215人,现已移居至孟津县的送庄镇。据说曹操和袁绍,在清河村大渔窑渡口打了一场恶仗 。曹操兵马驻守的那一凹地,后被称为曹营凹,营前修辕门,放马吃果滩,饮马黄河边,曹操宴请有功将士的那道沟,叫大宴沟村,将士阵亡被埋葬的地方叫坟坡村。袁绍在黄河那边的大山寨安营驻扎。古代战前有战书,交战时,袁兵乘船过来就在我们下边吃果滩,第打完一次仗,现渡河归营。就这样,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双方死伤无数,血流成河,整个吃果滩被染成了赤红色,原有的300多亩果树已被毁尽。从此,这里就叫赤河滩。赤河滩村系黄鹿乡所属,说起黄鹿山,更有着一段传奇的色彩。那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曾经来孟律打猎。一群人前呼后拥着他来到这里。突然在河边见一头白鹿,便策马去追。当追到黄河最后一个峡谷,南岸小浪底村西南的这座山时,发现白鹿居然变成了黄鹿,李世民惊呼:神鹿也!急令随从下马跪拜谢罪。

朋友,你是不是还想知道一个叫周半县的情况呢?这个周半县就住在前面那个大宴沟里,就是前面说的曹操宴请有功将土的地方。周半县名叫周法,是西汉周勃的后裔。周勃因辅佐朝廷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西降候。明末周家从山西迁居孟津的白鹤镇。清朝雍正年间,白鹤遭水灾,周法和妻子扶老镌幼在一只喜鹊引领下来到了这条沟里,安身立命,开荒种地,日子过得很清苦。后来因黄河发大水,治水有功,被官府赏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田亩能抵半个县,并替全县百姓缴一半赋税,深受百姓爱戴。如今虽然大宴沟已多被淹没,但他古老的家容宅貌尚存一些美丽的姿容。

黄河导游词 篇11

黄河宫位于宁夏西部城市中卫市黄河北岸。抬头远望,九曲滔滔黄河水,似一条金色的彩带,舞动着,自西向东从公园南部缓缓流过。中卫地区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之说,也是宁夏“黄河金岸”城市经济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黄河宫主体建筑高36.9米,创意采用唐朝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词寓意,将黄河之水凝练成水滴建筑形态。建筑里沿内壁有人行观景坡道,中间设电梯和80多平方米的`观景台。水滴主体建筑下就是黄河博物馆。[

设计一段导游词,介绍河南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又被称为“中州”、“中原”,简称“豫”。 有“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之美称的河南省,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和郑州、南阳、商丘、浚县四个国家级历史名城,更是古迹繁多,名胜遍布。 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千年古刹登封少林寺、太极拳之乡温县陈家沟、甲骨文发现地安阳殷墟、周易发源地汤阴羑里城、炎黄子孙寻根拜祖圣地新郑轩辕黄帝故里、雄伟壮丽的黄河小浪底等上百个旅游景点组成了古都游、大黄河游、功夫健身之旅、寻根朝觐之旅、三国之旅等黄金旅游线路10余条。

黄河导游词 篇12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她为“浊河”或“黄河”,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唐宋以来的千余年历史中,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黄河的泥沙含量日渐增多,污染加剧,我们伟大的母亲“患脖了,这就给黄土高原和西北大地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兰州首当其冲,尽管世世代代的人民群众为给母亲“治疗”,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还是迫使我们接受了一种不愿接受的现实,那就是“悬河”和“城摞城”。灾难有时也能转化为财富,在开发黄河旅游区的今天,“悬河”已成为举世奇观,“城摞城”也将成为探秘寻古的游览胜地。我们兰州人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布:“请到兰州来,感受‘头顶一条河,脚踩六座城’的独特韵味!”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是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作品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黄河母亲和华夏子孙。作品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获优秀奖。“黄河母亲”现已成为兰州的标志性雕塑,也代表着兰州形象。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

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整体造型是一位神态娴雅的母亲侧卧黄河岸边,看护着怀抱中游泳的幼儿的情景。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黄河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黄河导游词 篇13

位于青海的腹地。河源一为扎曲,二为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园形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粒粒珍珠。

星宿海,历史上曾被用来表示整个黄河源头地区,实际上可以说是黄河出山东行后第一个加油站。

这个“海”是一个盆形湿地,东西长约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离较短,仅几公里至十几公里之间。说是“海”并非到处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对更低洼的地方聚集有水,拥有众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满天星斗来比拟也不显得过分。灌木有的长到一米高,鱼类繁多,水鸟成群,湖边的草滩上还有黄羊、野驴不时出现。

黄河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