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信息技术教案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画青笺ぶ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精选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封面的组成和布局,掌握封面设计作品制作的基本方法。

2、过程和方法:学习书籍封面设计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运用象征性的手段、有创意的图像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能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认真按设计的程序体验设计和制作的全过程,形成以创意为重点的设计意识;提高对书籍封面设计的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和有计划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以及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灵活运用字体、色彩、图形和编排等设计要素,将需要传达的内容与作品的形式完美统一。

三、教学难点

学习封面设计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创意、构思方法,能运用象征性的手段、有创意的图像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封面设计作品等。

2、学生准备:学生构思自我设计作品等。

五、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法、实验学习法、学生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检查讲解上节课所布置作业

(二)创设情境并导入新课

1、情景设计

师:PPT课件展示图片(封面和封底)

师:封面、封底一般包括哪些元素?

生:……

2、导入新课

三大要素:文字、图像、色彩、

师:书籍封面是根据图书的内容和主题来设计的,不同类型的书籍有不同意义的封面。一本书封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本书能否受到读者的欢迎,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主题封面的设计。(以文字为主、图文结合)

(三)任务探究,自主学习

封面背景制作

(1)同学们观看课本上例题,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自主学习封面背景制作。(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自我,演示封面背景制作,老师鼓励,给予评价。

(3)教师演示绘制自选图形椭圆,修饰图形(填充颜色、旋转和翻转、叠放次序)

(4)学生观摩后,实践练习课后简单习题。

(四)设计步骤小结

1、构思:考虑几种设计方案,从中选择最满意的,或将几个方案中的优点加以综合。

2、定稿: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臵。

3、制作:图形的设色或制作,运用学过的各种绘画技法(自选图形的修饰等)。

(五)课程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程总结

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创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很好的完成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2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安徽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单元欢乐家庭总动员”的“活动3精彩文稿动起来”。

本活动是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为多媒体作品设置超链接和添加动画效果。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以下2个阶段:1)设置超链接;2)添加动画效果。

学情分析

设置超链接和添加动画效果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此节课添加了一个“动作路径”动画效果的设置,操作起来也不难,教师只有稍加引导即可,对于本节课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挥学生的操作积极性,最后不能忘记培养学生正确合理评价多媒体作品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添加超链接的方法。

2、掌握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的设置。

3、了解评价多媒体作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超链接、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掌握增强幻灯片条理性、灵活性和观赏性的方法。

2、通过对多媒体作品的评价,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评价过程及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作品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审美能力,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2、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作激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设置母版上按钮的超链接

2、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和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3、培养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的意识。

难点:对超链接的理解和制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屏幕展示:展示方轻舟同学的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ppt”,让学生比较此作品与同学上节课完成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作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按钮上添加了超级链接、设置了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完成上述设置,并对最终作品进行评价。(结合课本P129“剖析室”)

二、任务驱动、展开活动

说明: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此节任务,把教师课前准备的“欢乐家庭总动员、ppt”文件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今天的操作。不要让学生在自己上节课编辑的文件基础上来完成本节任务。考虑到有些学生上节课的任务可能没有完成,所以导致没有办法完成今天任务。

1、设置超链接

任务驱动:参考课本P130图4、3、1完成母版上按钮超链接的设置。此时教师巡视指导。完成上述任务的同学,完成课本P130“创新园”部分的操作。(此时教师巡视指导,并不断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简单演示操作步骤(多种方法设置超链接,强调让学生至少掌握一种)。结合课本P130“知识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超链接的设置方法及作用。

2、添加动画效果

(1)添加自定义动画

任务驱动:参考课本P131步骤,完成图4、3、2中椭圆的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简单演示操作步骤,结合课本P132上方小蚂蚁部分提示介绍设置动画时的注意事项,然后演示路径动画的操作步骤。

任务驱动:参考教师操作方法及课本步骤完成课本P132图4、3、4中对象的自定义动画设置。教师评价、总结:教师简单演示操作方法,结合课本P133上方小蚂蚁部分提示及课本P134“知识库”第1点,介绍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修改及删除的方法。

(2)设置切换效果

任务驱动:参考课本P133步骤,为第1、2张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完成上述任务的同学,完成课本P133“创新园”第1题。

课堂小结

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简单演示操作方法,结合课本P134“知识库”第2点,让学生理解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及作用,另外区分“自定义动画”与“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难点是对超链接的理解和制作。同学们通过超链接的制作对幻灯有了更强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3

《机器人唱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机器人的发声原理;

◆学习音乐模块的使用;

◆设计机器人唱歌程序;

◆了解多次循环结构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认识机器人发声装置:

◆了解音乐模块的使用方法;

◆编写多次循环结构的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思考调试中出现的现象,根据现象确定其成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发声装置的安装与使用;

2.条件结构在机器人编程中的应用;

3.音乐模块的使用。

【教学难点】

机器人唱歌程序的编辑与调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机器人的发音是通过安装在机器人主板上的喇叭发声来实现的。机器人编程软件中的音乐模块,可以让机器人实现演奏音乐等功能,也可以实现“人机对话”。本节课将学习机器人的输出表现形式——声音;学习机器人“演奏音乐”和“多次循环”模块的使用。你想让机器人为你唱什么歌曲?通过老师下面的操作,可以轻松地让机器人演奏一段美妙的'音乐。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讲解演示,提出问题。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机器人发声装置的讲解及安装,引入音乐模块(你喜欢唱什么歌曲?想不想让机器人给你唱一唱呢?要想听机器人给你唱歌很简单,学习音乐模块,然后设计程序就能实现了);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协作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及平时积累,理解音乐模块中的各种定义(音高、音长、休止符等概念);

3.布置学习任务:唱歌机器人的程序设计,以“雪绒花”为例。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同学;

2.试着去完成“各显神通”中的两个问题。

教师活动

1.引导和激励各组的探索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归纳出制作唱歌机器人时遇到的各类问题,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资源视窗”中的内容。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教学反思】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