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文档下载 > 心得体会 >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伊人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4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全部由湖北师范学院教授讲课,为期12天,本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县69位老师参加,培训主要围绕七个内容展开的: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将此次学习的心得如下:

第一,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己的工作思路。

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习到了老师的人格的力量。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克服职业倦怠,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原来身为一个教者,我们自身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有问题,我们自己竟然浑然不觉,试想长此以往,接受我们教育的学生心理上是不是也存在问题?想到这里,不仅有些汗颜。天真无邪的孩子若在阴暗的心理影响下那后果不堪设想。学习后,我要重新调整心态,以一个健康心理走进学生的心里,将心理学的理论联系工作实际,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学习心理健康,浸润自己的心理。

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各位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我不仅掌握了不少心理辅导理念,而且学会了个体心里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从各位专家的讲解中,我更深深的明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需要每一位老师参与,需要学校整体环境渲染。我们的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上,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因具备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自己1、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以积极的一面去影响你的.学生。

2、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情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教师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用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5、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这一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会将所学所感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这颗种子能在教育教学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最近我参加了南阳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我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时,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体实施者。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还要针对学生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3

优秀的心理素质对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必将对21世纪的人才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的素质,已成为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先纠正自己,身教胜于言传。教师不仅在学习上要做表率,在人格和行为上也要做表率。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才配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教师要学会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身心素质。通过学生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否则,教师的心理失调必然会导致一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如态度粗暴、挖苦学生、对学生漠不关心等。这些不良的教育行为对心理不成熟的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观、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必须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工作,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心理测量学等多学科知识。中小学教师应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掌握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和掌握青年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自觉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努力提高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1世纪是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快速变化的世纪。面对如此复杂的世界,未来的人才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现心理危机。21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受到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适应性、耐力、控制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真正明白,要想拥有未来,不仅要做好思想、道德、智力、体质的储备,还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在突破中超越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中小学生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开班至今,我们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网络研究,又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集中面授培训。此次研究,使刚刚踏入生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自己收获颇丰,收获很多。既收获了很多生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又学到了多种实践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自身的生理健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发展。授课教授分别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老师,在此,对各位老师们的辛苦表示诚挚的感激。现针对本次培训活动,特做如下总结。

一、提高了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通过研究,我首先熟悉到了教师生理健康的重要性。因为教师是黉舍生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要有广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能力量。教师的穿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生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优秀师生干系的基础,是实施生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生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其次,我也熟悉到了学生生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八十年代中期始,我国中小学相继开展生理健康教育,将生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工作计划之中,并启动生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但是开展生理健康教育的步伐犹如火车进站,声音大,速率慢,没有引发充分的重视。而对于“生理断乳期”的初中生来说,生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引导他们“发现自我,熟悉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因而,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仅不能轻忽生理健康教育,而且要相当重视此项工作。

二、研究了生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方法。

通过网络研究,自己了解了生理健康教育的含义、特性、目的、原则、任务、要求、标准、内容和途径,晓得了中学生生理发展特性、年岁特征,懂得了与生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生理学理论知识、团体与个体咨询的理论知识,清楚了黉舍生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模式、黉舍生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设置与职责、生理健康教育室的树立、学生生理档案的计划、搜集学生资料、树立生理档案的程序、使用与管理。了解了心育和德育的走向、干系、生理健康问题和德育问题的区别,以及德育和心育的有机结合。明白了生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常见的生理问题与转介方法。知道了咨询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涵养、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等等……

通过面授培训,系统全面的研究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咨询师的个人因素对助人成长的影响、促进咨询员个人成长的有效措施;团体辅导定义、团体类型、班级团体辅导的理论基储团体辅导的基本环节;价值观、情绪;学生的自我和人际关系;个体心理咨询会谈技术;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背景与概念、特点、设计、内容、形式、评价;团体辅导中的解说技术、核心理念、运作原则、工作技巧;学生生涯辅导;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的类型、研究心理辅导涵义、任务、影响研究的因素、研究心理辅导的内容、途径和方式、研究策略的涵义、结构分类、研究策略和辅导方法;常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与技巧及其应用;中小学情绪管理课程;危机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危机的发现与识别、干预与实施、常见的心理危机、目标、原则、危险因素、防止自杀的重要因素;教师压力管理。等等……

三、结识了众多专家教授和同行朋友。

通过三周的培训,我认识了很多首师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从他们那里既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听到了很多深刻的故事,领悟了许多的人生道理。这对于自己日后的成长必将产生深渊的影响。同时,在此期间也交到了很多的同行朋友,跟她们在一起研究,交流我感觉非常的开心。我也明白这个道理: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交几个朋友是没有错的,对于我来说,与人多沟通、多交流,多认识一些从事各种职业的朋友,非常我益于我们获取更多方面的信息。而且交更多的朋友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吸取他们自身的一些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一些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会进步。

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许多、感悟了许多、开朗了很多、潇洒了许多,与人沟通变得似乎也简单了好多,同时也让我感到非常惊喜。我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变化,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地研究,更加用心地去学会与人交流,我想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会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总之,培训已经结束了。老师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成长的。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要研究的东西还很多,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等待着我们去教育和培养,我们的责任真的很重大。我将学以致用,努力在实践中边研究,边领悟,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争取让心育之花早日绽放。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5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1、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2、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教学与应试教育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不少问题,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如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怎样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评价难以操作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终一定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总有一些不良的现象,如逃学、早退、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搞小动作、做鬼脸等现象,无时不展现在你面前。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气愤、激怒、伤心,非想揍他一顿,还是用乐观的心态来教育他,我想,教育学生需要耐心和宽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静心去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真正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深,我想这样的耐心和宽容教育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7

10月至11月我幸参加了xx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通过二个多月的网络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

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8

当我知道我们要上心理健康课的时候,我非常的不高兴,难得双休日我们有时间可以好好玩,晚上还要去上课,我当初也觉得心理课是一门很枯燥的课,无非就是给我们讲一些理论、认识一些心理名词、心理疾病、叫我们如何自我调节等等,可是在我上了第一节课后,我就知道我错了。老师的课并不无聊,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会与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交流,让我们当堂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印象中,上课一般用的只是脑,大脑不停地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记忆等,但心理课不一样,它给我的感觉是心灵的解剖,它的内容大部分都与我们有关,我们会很诚实的上这门课,因为我们想更多更好更准确的了解自己。这是我上心理课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一种反思一种自我省视,心灵的安抚,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有些课时给我的更多的是快乐和知识。上老师的课很轻松很愉快,相比往常这个时间段我会在宿舍玩手机玩电脑愉快多了,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也肯定比我在宿舍浪费时间值得多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就算老师的课不愉快它也比我在宿舍值得,因为上课接受知识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只是我们大多时候心里不愿意,它便变得与我们相处的不好。我都觉得可惜,因为我因其他的事情逃过课,现在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会觉得心理课是枯燥的。我往往还在没弄清楚对象、还在不了解对象的时候就做出判断,然后就会影响我对这个事物的看法,这是不好的。

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互相认识,学会自我介绍,当堂认识两个新的同学,还让同学给我们示范。我胆子比较小,老师让同学上去的时候我有在庆幸自己没点到,老师找了坐在角落里、不太起眼的同学。课堂很是活跃,尤其是同学上去认识新朋友的时候。当然也有相对不轻松的时候,就是给我们讲道理的时候。

我记得老师说过,现在心里有点病是很正常的,也有好多同学愿意把心里的`结说出来,让老师帮助,我们要学会自我帮助,自己给自己暗示。向老师同学倾诉交流,把心中的疙瘩解开。我记得我高中有段时间心里很难受,不是学习压力,没有理由的难过,可能是为自己感到失望,感觉在虚度时光,当时我也想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状况,可是我又不知道要怎样摆脱。我也不想和任何人说,因为我觉得他们不会理解,反而会引起对我的另一些看法,看书也不行,后来我和好朋友打了电话,我对我自己的事情丝毫没提,可是打了电话后我会觉得好过一点,即使我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时候我就知道,其实交流交谈改变的是心情而不是解决问题,等你的心情改变了,你心中的不快、难过也不见了,交谈的内容也不一定就要说自己的事情,后来我就学会了以这样的方式来调解自己,但这个方法也不是都有用,会觉得很矛盾,我居然到了用这种方法来使

自己不难过了的地步。也发现越长大心里的问题就越多。这大概是我多想的习惯造成的。所以听到老师说现在的人心里多少都会有一点毛病,或大或小,我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我记得老师给我们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让我们自己在纸上写20个句子我是谁,当时我们都觉得好难写,20个句子,可是越写到后面就发现20个句子根本不够写,越写越想写,后来我回到宿舍写了一篇日志,题目就是我是谁,好好的看看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看看自己眼中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有多大的差别。人往往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把自己原来好的优秀的思想变少变没,然后自己就变得越来越脱离自己原有的轨道,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然后又陷入自责当中。我觉得老师很有趣,我们在写的时候老师已经给我们准备了纸笔,有时候交上去,有时候自己留着。上这门课程,没有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9

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这次能够参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经历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内容的学习。经过一天的学习,使自己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是人的各种行为的准则,是个体进行的社会活动思想基础”。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就不难看出认知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通过本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研修班的学习,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从曲连坤老师所讲的(心理教师的职责和定位)中我认为,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三、通过闫淑贤老师主讲的(教师心灵探索工作坊)的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最近参加了xxx市中学校老师健康培训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先听了刘老师的《师德修养》杨老师的进展心理学,周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她们都通过不同案例结合理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过去自己一些百思不解的案例变得眉目疏朗了很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老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老师是学校心理健康培训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精彩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老师的言行对同学有很大影响,在同学的心目中,老师是很神圣的。老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同学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老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同学如沐春风。因此,老师完善的心理素养,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培训和情感培训的动身点。新的培训实践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熟识到了同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学校阶段同学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同学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擅特长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说明,当代青少年同学承受心理压力的才能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老师应力求“对症下药”,赐予同学鼓舞,帮他们重拾自信。要对同学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同学家长实行较为科学的方法培训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培训环境,可以有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活动;可以与同学家长交流思想,相互协作,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培训的全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素养培训和心理健康培训的推行者和具体实施者。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还要针对同学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培训。才能使同学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是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学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对心理培训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了让同学健康欢快的成长,我会连续仔细的学好后面的培训课程,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11

xx县第一期心理健康培训已经结束了,但我深知我们的心理健康的学习之旅才刚刚开始,也懂得努力的重要。听了那么多专家的专题讲座,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趋于理性和全面,也深深感受到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其实并不难。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21世纪,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可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相对提高,反而有降低的趋势,社会上也时有一些自残自杀甚至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甚至连到我们原本安静的校园也会有不太平。当听闻一些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发生跳楼等事件时,在为生命之花过早凋谢而痛心的同时,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远比比生理健康、学识才能重要,如何科学正确地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已是当务之急。因为心理健康从学校抓起,从老师和学生入手,才能更好地防微杜渐,培养出有学识有才能更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国之栋梁,家庭之希望。

可心理健康倒底是什么?这次心理培训无疑是场急时雨,不仅让我真真切切触摸到了这个学科,还让我掌握了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认识到心理学并不神秘,其实我们平时在教学时在为学生释疑解惑疏导情绪时就会无意识地运用到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只是我们并不清楚这就属于心理学范畴。通过本次学习,认识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的分支很多,任何一个分支都能发展一个专业,比如发展心理学中的幼儿心理学就是心理研究的一个专题。我们不是心理学专家,而且学习也是刚刚起步,所以目前而言只需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特点、分类及发展规律和必要的咨询技巧就行。可真正要消化好这些知识,还需要多下功夫,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更重要的是明白心理学在疏导不利情绪,调适心情等方面尽管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万能的`,能独挡一面,单兵作战。心理学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与学校终极目标即育人相一致,是一种有效地辅助性教育手段。另外它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不是辅导者一个人就能做到的,需要受辅导者积极配合,而且这个效力的产生也不是立马就显现的,需要一个过程。这时辅导者除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外,爱心和耐心也是必不可缺的。

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懂得此次xx县教育局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和良苦用心,我们这期培训的老师应该有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自己做起,快乐自己,影响和带动他人,共同创造和谐环境,齐育芬芳桃李。

那么身处忙碌、浮躁、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我们又该如何固守心灵,坚守净土,做一名积极乐观有幸福感的老师呢?心理培训很清晰地告诉我,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的心理特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明确自己的需要,激发动机,合理利用内外诱因,实现愿望,就会获得幸福的情感体验。那么在现实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心中应有理想。理想是照耀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一个人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才会有热情,才会一往情深,也会一往无前。遇到了困难不会退缩,受到了排挤不会泄气,遭遇了失败不会放弃,永远保持一颗向上努力进取的心,向着自己的理想进军。但我们在树立目标时,不要过大和不切实际,如果是一个大目标,不妨将它分成几步,将整转化成零,一小步一小步地逐一去实现,满足感会越来越强,幸福也就越来越多,信心和动力随之加强。如此一来,成功也就越近,成绩也就越好,心里的甜蜜也少不了。

第二,热爱生活。记得白岩松在谈到他的工作时,说过“痛,并快乐着”的话。其意思就是说即使从事的职业很累很辛苦,但只要是我的选择,我热爱这份职业,那么我会认为我的付出是值得了,并为此感到快乐。诚然老师的工作是单调的,烦琐的,辛苦的,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热爱之心,我们就会从平淡中发现美丽,从平凡中感悟美好,从点滴中觉察珍贵,心存感激地认真过好每一天。既然我们选择了老师这份职业,我们就不应只单单将它看成我们谋生的手段,而应发自内心地去热爱这份职业,从学生的进步中感受教育的伟大,去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学会宽容。宽容不仅是对别人而言,对自己也要宽容,即学会悦纳自己。“人无完人”,这一点我们都清楚。可落到现实时,我们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于是不满意自己,处处跟自己较劲,弄得自己不开心,甚至很抑郁。不妨换过思路,正视自己,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努力进取,不断完善自己。于是你会发现生活很美好,自己很重要,幸福快乐也会常相伴。

第四,与人为善。人活于世,不可能不与别人打交道。与人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就是应学会与人为善。友好地与人相处,降低姿态,平等交流,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心存善念,少计较得失,热心助人,方便别人,快乐自己。一旦拥有了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无论是开展工作,还是过生活,都能顺利轻松,快乐美好。

  第五,知足常乐。这就要我们放下名利思想,不被荣誉所累,多点精神追求,少些物质攀比,但求无愧于心。拥有一颗平常心,就能够坦然面对周遭的环境,能够不被不利因素,不良风气影响,心也就因为没有过多奢望而变得平静,也就没觉得自己生活的差,也就少了抱怨之气,没了愤愤不平,烦恼没了,快乐也就随时来敲门。这时,你的心理应是最健康的。

第六,常锻炼身体。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没有了身体的“1”,后面的理想、家庭、事业、成就、名誉等“0”再多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从事教育的老师脑力活动更多于体力,所以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天能以饱满的精神,旺盛的精力面对自己的工作,向学生传输积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心理健康培训的一些肤浅认识。也许有些地方还值得商榷,但是航船已经扬帆准备起航,尽管一路上波滔汹涌,一路上风云变幻,都无法阻挡我追寻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我也相信,努力就有获得。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大学生要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就必须既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又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而一些大学生又不能科学对待,且心理冲突调适能力较差,对心理咨询难以启齿,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产生心理烦恼和困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对心理冲突调适不当。大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潜能开发、就职择业、交友恋爱的人生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由于一些大学生无法对产生的心理冲突进行调适或调适的方法不当,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系统地向我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介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课程在对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还指导我们加强对心理冲突调适能力的提高,使我们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课上老师指导我们建立真实的自信;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会健康地去“爱”;学会与他人相处;做好成功走向社会的准备。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我们树立“健康”新观念,增强我们的心理保健意识。“观念”是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健康”是我们所熟悉的概念,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人们非常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但一提到“健康”,总把它与“疾病”相联系,认为身体无“疾病”就是“健康”。其实就人的躯体而言,“健康”并不难定义。现代医学已足能鉴定和验证:只要任何器官都没有实质上的细胞病变,就可以说是健康的。但我们所讲的“健康”,并不单纯指的是生理上的健康:“而是除此之外,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人作为一个整体,身体和心理是相互依附、彼此制约的,只有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属于正常状态,并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鉴定为“健康”。

因此,老师引导我们树立“健康”新观念,增强我们心理保健意识。在课堂讲授中,特别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自己的生理健康外,还要努力学习、加强交往、注重个人修养,确保自己的心理健康。

因为:(1)心理健康是保证生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生进行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各方面得到发展的保证。从现实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来看,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外,还必须具有相应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现代社会的特征是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增强,原有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择业观念以及道德规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想尽快适应社会,重要的一条是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际,培养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人我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他在人格形成、发展和人格结构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都受其影响和支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既是以往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的反应,也是现阶段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新起点。因此,老师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实际,培养我们健全的自我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中,自我意识不健全既是构成心理疾患的重要因素,又是心里不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最重要的是必须解除学生自身存在的不正确的“自我观”,培养其健全的自我意识。

为此,在教学中,老师引导我们:

(1)正确认识自我,即对自己的优点、缺点要心中有数,对自己的能力能充分估计,做到自知之明。

(2)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积极地喜欢自己、肯定自己、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包括好的、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

(3)有效地控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即有效地约束自己

的言行、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只要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战胜和去掉自身存在的一些不利自己发展的弱点,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一切,就会在生活和学习中避免心理疾患的出现,成为人格健全、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未来的建设者。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13

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一)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通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来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形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等。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通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些都是积极变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听了某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报告,我感到内容很精彩,讲的很全面,所举案例让人心情沉重,看后感触很深。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谈谈个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安全工作,学校“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此,我校确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内安全隐患,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种疏理、坚持“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自查范围》,在全校各班级、各处室部中设立了安全检查员,要求每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主任和各部门责任人汇报,最后上报校长;然后由校长签署处理意见,限期整改;在校园各区域配备、完善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

2.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凡是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发生的事故应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及时查清原因,对事故责任者给予严肃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应及时妥善处理。对发生事故不上报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近年来,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14

有幸听到福建省xx中心医院心理治疗中心林老师的有关心理健康讲座,很受用,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讲座上,林老师通过可怕的调查数据,各种残酷的案例,告诉我们从事教书育人的特殊群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仅影响到教师整体素质,还影响到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给教师带来超于其他一般职业更大的压力。因些我们更应该想办法调节好身体,心理健康,以便更好做工作,适应社会,生存下去。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不可能“完美,全能”。教师要学会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可以通过继续学习不断地填补自身的知识文化、道德品质素养,以适合社会发展,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求,但是,我们不要把自己看成“全能”的`,也不要认为一切高于学生。不是有句话说: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不能要求完美。

其次,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幽默的生活方式。中学教师面临着课改的压力,升学的压力,社会的舆论以及自身的家庭、生活,必须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乐于奉献,爱岗爱学生,学生气我,我不气,以平等,与平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上,注意身体,合理饮食,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建立良好社会人际关系;学会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