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文档下载 > 心得体会 > 读《乌塔》有感

读《乌塔》有感

默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读《乌塔》有感必备【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乌塔》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乌塔》有感1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篇《乌塔》的文章,我对文章的主人公乌塔赞不绝口,真是让我收获满满啊!

读了这篇文章,我从处处都能看出乌塔的优秀品质。我从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的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时请帮助,再给家里寄张明星片体会到了她考虑十分周全,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以前,我去捉小鸟,连鸟笼都没有准备,就直接去,到了下面我才忘了我没带鸟笼,使我不得不半途而废。我还从她用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每个周末自己去挣旅费我体会到了乌塔是一个独立生活的人,于是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孩子没有自由,一天都闷在家里,永远不会开心,所以,我赞同乌塔说中国孩子应该缺少很多乐趣的这句话。

我想对自己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每天要么是听着别人说什么地方很美,要么又是在电视上看着一幕幕美丽的景象映入眼帘,只能凭空想象。我知道你们是关心我,怕我不安全,但我一天都在你们的依赖下成长,没有一点儿自由,就像一只被关住的'小鸟和一只井底之蛙,从未亲身去接触过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那我们的生活就缺少了乐趣。我每天看着别人去日本、北京、香港、澳门游玩,十分的羡慕,有时也会生气。所以,如果你们真的爱我,真的关心我的话,就请你让我去见见世面,给我自由,把我从笼子中放出来吧!我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的。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们要向乌塔学习独立,去热爱生活。

读《乌塔》有感2

一个小姑娘独自一人游览欧洲,你听了绝对难以置信,而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叫乌塔。乌塔自挣旅费去旅游,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在中国,爸爸妈妈都把孩子当温室里的小花,不愿让孩子受一点儿苦,时间长了,孩子就太娇气了,长大了该自立的时候却不会了,那以后该怎么生存呢?总不能一辈子都靠爸爸妈妈吧!

而外国,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会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比如:吃饭时不喂孩子,让孩子自己抓着吃,满18岁就把孩子推上社会,让他自己独立生活。

一个14岁的孩子一人去游览欧洲,让中国人看来太不可思议了吧,可是他确实这样做了,给我们做了一个典范,我们中国孩子就需要这种精神。一位诗人说的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光从电视中得来的美丽风景是不够的`,只有去旅行才能真正体会到美!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能游览欧洲,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慢慢地学会独立,比如试着去,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学做做饭等等,做一个不依靠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读《乌塔》有感3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乌塔十分勇敢,自主能力特别强,而且她很能干,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都帮餐厅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要到别人家去陪小孩玩,如果要是在中国的孩子,大多数可能都做不到,只会找爸爸妈妈要钱,根本不会自己到外面挣钱。乌塔准备也十分到位,花了三年的时间设计旅行路线和日程,还阅读了许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要是在中国的孩子,可能就是随随便便地计划一下,花个三五天就解决了,才不会像乌塔那样周密细致地安排呢!

我觉得欧洲国家的家长们喜欢让孩子独立生活,尝试生活,所以欧洲国家的孩子的独立能力强,而不像中国的孩子,许多都独立能力很差,就是因为家长们总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把他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生怕他们独自出门碰上坏人,好像所有的坏蛋都看上了自己家的孩子,周末想出去玩,带着;吃完饭想去散步,跟着;让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翅膀下,使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最重要的是他们自立能力会变差,不再喜欢与人沟通,最后让孩子变得胆小,连独自上街买东西的勇气都没有了,要是以后到了社会上,如果不学会与人沟通,那可是件可怕的事情。所以亲爱的家长们,请给我们一个自己的空间,虽然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可是我们有翅膀,请不要将他们折断;我们会站立,请不要总是扶着我们走路;我们会飞翔,请您给我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请让我们变得勇敢、自信、坚强,请让我们振翅高飞、独自翱翔!

读《乌塔》有感4

暑假里,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对我启发很大,乌塔是一个德国女孩,14岁就一个人旅游欧洲几个国家,她的胆量和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值得我学习。

我和她相比,感到很羞愧,这次暑假我和外公,妈妈一起到溪口旅游,我们走到了千丈岩,那里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我沿着栅栏慢慢往前走了过去,但妈妈马上说: “不要再过去了,那里有危险?”我只好停步。到了妙高台,那里是溪口最高的平台,下面是悬崖,四周围着栅栏,我想走到栅栏边往下看,外公不让我过去,我们只好在旁边拍照片,没有领略到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的美好境界。

就拿上学来说吧,总是妈妈天天送我到学校门口,放学了每天来接我回家,有一天,妈妈有事了,叫我一个人去上学,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妈妈说:“快去呀,不然就要迟到的。”迟到了要影响班级的'大拇指中队,我只好撑着胆默默地走到学校,而这只是偶然的一次,我不用妈妈陪同也可以上学校。

我想对父母说:“放开你们那温暖的手,让我能独立生活吧。”像《乌塔》那样,从小培养自己的胆量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读《乌塔》有感5

《乌塔》这篇课文,我一读这个题目,就奇思妙想起来,乌塔是一座乌黑的塔吗?乌塔是一个停满乌鸦的塔吗?我好奇地读了起来……

原来乌塔是一位十四岁的'小女孩。她来自罗马,趁这次暑假独自一人去欧洲游玩的事,不管在哪个国家,她都不会忘自己的爸爸妈妈,给他们送礼物、寄贺卡……还有一半钱是她赚来的,多么独立的女孩呀!我读完后进入沉思……

在我生活中也有和她相反事情,我的同学小马就是这样,早上她在校门口吃早餐时非要妈妈喂,她妈妈不同意,她就躺在地下不起来。下午放学时,她把书包往地上一扔,就大摇大摆地走了,这让我感到她很不自力,不孝顺父母,我可不能这样做。

想到自己,和她相比,我也有一些不自力的情况,像坐电梯时,我总是感到孤单、无助,就像被人捉到的小鸟,关在鸟笼里,无论我怎么呼唤,也没人救我;晚上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我总是不敢自己睡,怕有人进来了,如果爸爸妈妈不回来,我就还怕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我读了《乌塔》一文,学会了很多事,我要向乌塔学习自力和孝顺!

读《乌塔》有感6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发现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自立意识很强。

而14岁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家里,我们都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杜家人们的'关心,不让自己一个人去外面,而乌塔和我们一样,都是14,却自己一人游历欧洲,他恨我们完全比一样。

我要向乌塔学习。

读《乌塔》有感7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文章,讲的是乌塔独自旅行的故事。我想:乌塔独自出行自己可能也比较担心,害怕万一出了意外的后果

读了这篇文章,我佩服乌塔的勇气和胆量,但每件事都有利弊,这件事一样,岁有好处,但也有坏处。好处是曾强了孩子的'独立性,游览了各个国家了美丽景色,坏处是万一被绑走,怎么办?孩子万一找不到工作,无法赚钱,无法生活怎么办?所以如果是我,我不会去。

我建议乌塔找一个人当同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二人的力量更大,可以说服很多人。

如果我们想向乌塔一样旅游,必需增强独立意识才行。但我们必须学习乌塔的勇气和独立性才可以。

读《乌塔》有感8

在近些天里,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他讲的是:乌塔自己一个人去环游世界。我觉得乌塔是一个做事认真、有计划、独立性强、富有青春活力、有孝心、有爱心、勇敢、懂得勤俭的小姑娘。我被无她那善良、大胆、有恒心的好品质所感动了。

可是,当我读到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像你这样的小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爱你们,会带你们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你们一个人出远门。”我深受感悟,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吗?为什么外国孩子都可以自己远游?而我们却只能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他们?

当然像这样的'孩子不只我一个,每天家长们只知道逼着孩子们写作业,做练习题……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好孩子,可是孩子们却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就像我在家里想做一点家务,可是妈妈却心疼我,不让我做,这是一样的道理。

就在前几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大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可是上学不久就发现,已经不能自理生活了,因为他在小时候,妈妈就娇生惯养他,直到现在都没有洗过一双袜子。他只能辍学回家,先学会自立生活再来上学。

在这里,我要对同龄的朋友们说:“主动从父母的溺爱中走出来吧,锤炼自己独立生活的意志!”我要对中国的父母说:“给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读《乌塔》有感9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认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她才14岁,就一个人旅游欧州。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谈话。第二天一早,乌塔,就与”我“告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然而,我身边的那些同学与乌塔恰恰相反。我们非常依赖父母,什么都要父母帮着做,不会自已洗衣服、不会自己煮饭、不会自己烧菜……如果父母不在我们的旁边,那我们就无法法生存下去。

因此,我觉得乌塔小姑娘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能只依靠父母,自己也要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逐渐学会独立,独自生活。

读《乌塔》有感10

我读了《乌塔》一文,颇有感触。这篇文章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立自主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多令人称赞的“壮举”啊!我想: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立自理的.经验是无法迈出家门的,更别指望要走出国门了!你看!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就常常见到这种事情了。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见一个小孩子摔倒了,他“呜呜呜”地哭起来。这一哭可吓坏了孩子的父母长辈了。妈妈立刻扶起“小皇帝”,帮他拍掉身上的巧克力;爸爸秉着棒棒糖好话说尽……可是“小皇帝”不但不理不睬,头还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看到这,我不禁想:这个孩子也太夸张了吧,摔一下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呀?!

再说,这孩子的家长也未免太宠他了吧?其实,有不少家长为了疼孩子,不仅千依百顺,还让孩子过着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还奉行什么“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观念,舍不得让孩子干点儿家务活。有的同学曾无奈地对我说,看着父母为自己日夜操劳,心里很不舒服,想帮他们分担分担,就算是洗洗碗筷或拖拖地板都行!可父母却阻止了他们,道理很简单:别耽误了学习时间!哎,可怜天下父母心,试想看,如果孩子天天死读书,而不去认识世界上陌生的东西,那不成了书呆子了吗?家长应该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放开手,让孩子也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这样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还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岂不是两全其美?独立能力来自于实践中,家长们,还犹豫什么呢?快快行动起来吧!“小皇帝”“小公主”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了!

读《乌塔》有感11

每个孩子都会长大,离开妈妈和爸爸,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自己成家立业。

乌塔是个德国小女孩,今年 4岁,她准备用三年的时间游遍欧洲。她勇敢,坚强,自强自立,勇猛,有耐心,是个勇敢的.女孩。

有时,妈妈会叫我拖地,可是,我就是从蜜罐子里出来的,哪回拖呀!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拖地,还越拖越有劲儿,一下就拖完了,我问妈妈:“还有事干吗?”妈妈气喘吁吁的说:“没事干了!看会儿电视吧!”我心想:妈妈一定很辛苦吧!我无聊极了,便拉起扫把扫了起来。妈妈见了,笑眯眯的说:“会做事了,但是,你还小呢!”我嘟起小嘴说道:“我已经长大了耶!不再是娇宝宝了!”

妈妈,您该放手了,我不愿意当一只不会飞翔的小鸟,如果不会飞,就会一辈子呆在笼子里,而不会在天空中翱翔!

妈妈放手吧!

读《乌塔》有感12

爸爸妈妈:

你们好!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有一些话想和您们讲。听到乌塔这个词语,你们是不是以为是黑色的塔啊?那就错了,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你们一定摇头不相信吧,而且会像文章中的作者一样惊讶的问:“啊!一个人吗?父母不担心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其实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电话和给家里报平安哦,爸爸妈妈,乌塔的保护意识很强吧?这个优点我也会好好学习的。

还有你们也会想,这么小的孩子独自旅行,费用肯定是家里人给的吧。事实并非如此,乌塔不像我们,周末都是去兴趣班或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她每个周末都挣旅费,帮餐馆或超市发广告,假日里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这些费用都是乌塔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一个人出去呢?爸爸妈妈,有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电视和书籍认识世界不是完整的,我们要走出去才能亲身感受世界的美好。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下楼去超市买东西,去信箱取报纸,慢慢培养生存本领,自立自主好吗?

敬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女儿:胡佳乐

20xx年xx月xx日

读《乌塔》有感13

读了课题,一开始我以为是一座著名的黑塔,看了课文才知道,原来是一位金色头发的德国女孩——乌塔。

一位14岁的小姑娘,一人独自游欧洲,去过法国、瑞士、奥地利,还游过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佛多伦萨,她之前阅读资料,充分准备,这样差不多准备了3年。她还发光广告纸和陪小孩玩来挣旅费,每到一地都问警察局电话,还要给父母一个电话,她住青年旅馆生活。她勇敢、智慧,具有好奇心,敢独自出远门,真厉害啊!她出远门去看美丽的`大千世界,在外面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学会不依靠别人,独立生活。她是全世界儿童的象征。

我们也要学会独立,像乌塔一样,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完成,不依赖父母,学会独自生活。如果什么事都父母帮你做好,那么以后你就什么事都不会做。我们不能整天关在家里,应该去看看美妙的大千世界。

读《乌塔》有感14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文章主要写14岁的德国少女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表现了乌塔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是我不明白的是:同时父母,他们的表现为何截然相反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迷惑不解!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揣摩与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中国父母把孩子当成了“旷世奇宝”,想掌上明珠一般,一见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国有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特指家长对子女的态度;而外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所以孩子们才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觉当上了“小公主”,洗碗、洗衣服、叠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就连我参加活动,家长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千个不同意。我已经11岁了,你们还要包到什么时候呢?现在我干起家务真是笨手笨脚的,甚至火柴也不会划。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进门,就看见还有许多同学也在那儿,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们在她家吃中饭,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吃着吃着,门铃响了,李月开门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对我说:“怎么,还在这儿吃饭呀!饭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尴尬,人家还以为我到哪儿也离不开家长呢。望着同学们个个抿着嘴的笑脸,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不放心我们?咱们还是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看望黄飞翔,谁知还没到黄飞翔的'家就遇到了三个坏人,同学们吓得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最后,谁也没去成。通过这件事,更体现出我们的有勇无谋。与课文中那位胆大心细、有主见而不盲从的少女乌塔真是相差甚远。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要像乌塔一样胆大,细心,这里并不是说要我们也一人游历欧洲,而是要在学习与生话方面克服依赖思想,提高独立意识、生活经验和自立精神,不要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更不要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读《乌塔》有感15

自从前几天学了《乌塔》这篇课文,这三页短短的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一篇一名叫乌塔的14岁德国女孩独自游历欧洲各国的故事。那么现在我们来议论一下吧!

乌塔是一个独立性强、计划周密的姑娘,我五体投地的佩服她的勇敢和细心,同时我也想到一个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我决定要坐班车去学校,就对爸爸妈妈说:“我要一个人坐班车上学。”爸爸妈妈同时点头同意。我背上书包,连蹦带跳地向上车的地方跑去。刚走下楼就听见爸爸冲着我大喊:“儿子,你的语文书落家里了。”我仔细一想:不对!我昨天应该把书装进书包里了,还做了个记号,不会忘的。不过还是去看看吧。我快步走上楼梯,推开家门,结果爸爸手里拿的是一年级的语文书,只不过经历一番“盛装打扮”,变得和新的没多大差别,我气得火冒三丈说:“班车都快走了,现在该怎么办?”爸爸说:“我来送你吧。”便把我送到了学校。而我所谓的“独自出行”计划,就连这栋楼都没有出去就破灭了。

这就是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所谓“爱护”。但我们终究是要长大的、独立的。我想:如果我也出生在一个类似乌塔一样的家庭里,我父母的这种“爱护”会不会变成真正的爱护呢?

标签:乌塔有感

读《乌塔》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