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文档下载 > 心得体会 > 驻村工作组工作体会

驻村工作组工作体会

薇糖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驻村工作组工作体会(必备3篇)

驻村工作组工作体会1

驻村工作组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

第一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在人民群众当中认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和省有关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对党的感情。二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充分了解群众的.疾苦,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了解基层群众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为他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三是帮助基层群众理清思路,帮助培养一些新党员,谋划科技致富的路子,不断增强基层群众党的意识和力量,指导村委会的换届工作。四是要通过调查了解,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党在基层的形象。

第二具体要求。一是严格要求。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克服各种困难,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心深入基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自觉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团结。共同合作,齐心协力完成好工作任务。要有顾全大局的意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工作上做好助手,生活上做好朋友,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谅解,做团结的表率。三是严守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

律和群众纪律。要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特别是涉及政治和民族方面的问题要认真对待,把握好尺度,掌握好分寸。要严肃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不得酗酒赌博大吃大喝,向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时,要讲原则讲道理有耐心,有礼貌,要有热情有尺度。

驻村工作组工作体会2

响应组织号召顺应群众意愿县直驻x村工作组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在县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帮扶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的号召下,由xx局组成的县直驻x村工作组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并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从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入手,谋思路,想办法,出点子,动员多方面力量,组织开展了一次村容村貌集中治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深入宣传,改变传统观念

驻x村工作组入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组通过长期的走访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x村的村民生活条件日趋提高,但由于长期缺乏管理,造成庭院脏乱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牌匾乱挂街道乱占的六乱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畜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工作组在入户走访及与群众同劳动同吃住的同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宣传,强调了白色垃圾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垃圾乱倒粪土乱堆对人畜身体的危害性,教育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集思广议,治定整改方案

为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改变xx村村容村貌的现状,工作组联系xx党委,在取得乡党委的.大力支持后,在x村召开了由xx党委成员工作组成员村两委班子及部分村民代表参加的村容村貌整治专题会。工作组倡导的改变xx村整体面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在会上得到村两委一致认可,经与会人员商讨后,制定出了村容村貌“三亮”目标:亮化庭院,先从自家庭院打扫房舍四周清理开始开展一次家庭大扫除;亮化街道,把清扫工作延续到小巷大街;亮化村庄,最后集中清理村主街道及村周边卫生死角,完成全村范围的一次大扫除。会后,与会人员分组入户就村容村貌整治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群众意见,村民一致表态积极响应。工作组还通过村高音喇叭,分早中晚三次连续三天向全村村民广播,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协调联运,大力组织实施

3月21日,xx党委书记xxx亲自到现场指导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上午8时,随着高音喇叭的发令,伴着(:.)推土铲车的轰鸣,由镇政府工作人员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村两委班子及部分村党员56人组成的义务清扫队伍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村容村貌治理活动,对墙上乱贴乱画各种图文进行了清除,对街道上的塑料袋饮料瓶旧衣服玻璃碎屑和水渠河道的淤泥进行清理。在清扫队的带动下,村民也自发开始了庭院清扫柴草搬运垃圾清运等自清自理的治理。此次整治活动共动用铲车拖拉机等大型机械4台次,清理污土垃圾200余方,清理随意形成的较大垃圾场3个,清理柴草垛杂物堆5个,拓宽街道1100米。通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不仅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也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使xx村街道面貌一新,但要想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还要做长远打算。为此,驻村工作组联合村两委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工作组与乡党委政府村两委共同筹建了一支垃圾清运队,清运队成员主要由50岁左右,责任心强,具有劳动能力的退职干部无职党员组成,负责维护全村的卫生监管与清扫。为了彻底改变群众生活垃圾乱堆乱倒的陋习,工作组在征求村民代表意见的情况下,与村两委一起在村内建立固定垃圾存放点6个,为进一步巩固和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整治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驻村工作组工作体会3

全省“十百千万”工作组已经全部到位并开展工作后,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可以说,群众对省委的这项活动是“看在眼里,喜在眉间”,但如何扎实地把活动向前推进,让群众“甜在心里”,直接关系着活动的最终成效。为此,驻村工作组必须明确工作思路,切实做到“摆正位置树立形象吃透情况选准目标”。从而为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尽一份力?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组以务实的作风实际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摆正位置——就是要明确自身的工作定位,认真做好“帮助”“鼓劲”“引导”这篇文章。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帮助”,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依靠地方干部群众,谁也包办代替不了,这是毋容臵疑的。特别是作为驻村工作组,是来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的,不是来下指示发号施令的;是来摸查情况找路子的,不是盲目判断瞎指挥的;是来团结发动干部群众形成齐心实干好局面的,不是胡乱指责甚至添加矛盾的。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围绕“五个帮助”这一基本任务,按照主题,帮助当地干部群众选出一个干净干事的好班子,带出一支发挥作用的好队伍,找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好路子,形成一个齐心实干的好局面。因此,必须紧紧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开展工作做好工作。 “鼓劲”,就是要增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首先,要明确告诉干部群众,党和政府对群众怀有最深厚的感情,从来没有忘记群众,从来没有忘记“农民农村农业”工作。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团结进取扎实工作,争取早日脱贫奔康。其次,要让干部群众明白,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脱贫致富的信心。现在许多落后的农村,由于千百年来发展不起来,干部群众对甘于落后有着可怕的认同感和容忍态度,存在怨天尤人甚至“等靠要”的思想。要让干部群众认识到,要想脱贫奔康发财致富,一切在于自己的努力,别人帮不了太多忙,也帮不上太多忙。

“引导”,就是要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安人先安心,富人先富脑”。要引导干部群众破除甘于落后贫穷的思想,树立盼富求富谋富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各自为政“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树立齐心合力干工作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破除耽于陈旧的耕种方法的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的思想。三年的时间很短,我们能够帮群众办一些实事,也应该帮群众做一些实事,但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最值得留下来的东西,应该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树立形象——就是要树立“亲民爱民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这是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这其实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做好本质工作的要求。我们的`工作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必须亲民爱民为民,必须与群众同甘共苦,工作中多为干部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干部群众的认同和信任。二是党的工作的需要。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形象,对农村干部群众有着“指路明灯”作用。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以优秀的品质和可贵的言行,让这粒品质优良的种子在当地的土壤中孕育发芽,在当地的阳光中茁壮成长,在当地的环境中开花结果。毛泽东同志地回顾红军长征历程时曾深情地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新的时期,省委开展“十百千万”活动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宣言书,是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三农”政策的宣传队,是扎实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播种机。

吃透情况——就是要摸准驻点村的基本情况。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吃透驻点村的基本情况,我们对工作才会有真正的发言权,我们的思路才不会脱离实际,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干部群众的热情支持和诚恳帮助。如何摸准驻点村的基本情况?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蹲点打围解剖麻雀,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做法是一种好方法。

蹲点打围解剖麻雀,就是在一个具有共性的面上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点,用解剖麻雀的办法进行分析,看看它的五脏六腑,知道它的内部结构,从而取得由点及面的共性认识。比如,在一个以种养业为代表的村,群众的生产方式不外乎有养猪养鱼养鸡(或鹅鸭)种蔬菜种水稻等几类,我们可以在每类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户,就一年来他们投入与产出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那么该村群众的生产情况就清晰了。又比如,要问群众的生活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可以按照生活“较好中等一般”标准,分别选取三户有代表性的人家进行调研,就他们一家一年的主要收入和生活支出进行分析,就可以详细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通过上述调研分析,那么整个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就清楚了,也就是把该村的情况吃透摸准了。

选准目标——就是要找到一条适合驻点村发展经济的路子。这是工作的最终目的。由于地理环境资源人员素质方面的差异,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发展经济的模式和道路不尽相同,速度和进程也各有差异,必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循序渐进。

适合发展工业的就尽量发展工业,该搞种养的就尽量发展种养,不能盲目决断,更不能囫囵吞枣,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一锹挖不出一口井”。那种偏离当地实际不顾群众利益损害群众感情的做法万万要不得。我们不能一头热,所理的思路所选定的目标,一定要看干部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答应,千万不能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还要指出的是,一定要让驻点村的群众先富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那种为了应付上级验收而搞一些只富村委会不富老百姓的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万万要不得。

驻村工作组工作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