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文档下载 > 心得体会 > 救助站工作心得体会新版

救助站工作心得体会新版

初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救助站工作心得体会新版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救助站工作心得体会新版,欢迎大家分享。

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实习过程,第一次在一个正规的机构当中体验整个工作的流程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开展。社会工作应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利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助人自助,实现人们的自身的再次发展和对社会的再次适应。做社工人,行社工路,稍感遗憾,没能在实习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书本和课堂上的知识。

什么是一次课外实习的最终目标?或者说我们实习的目的是什么,要最终能够实现或者获得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做出过解释和澄清:一方面,我们在机构中实习,需要了解和熟悉一个机构的科层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流程、人际交往等;另一方面,在充分深入进机构的同时,我们能够顺利的开展专业工作,发挥专业特性,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相对于机构来说,作为外来人员的实习人员,真正的融入进机构并不容易,要想真正的消除机构的戒备和芥蒂心理,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让自己置身于机构人员间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之中,又要能够和他们打成一片,以便自己专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达到实习目标的第一个层次,就是熟悉了解机构,而要想开展专业工作,实现专业价值的目标往往实现不了。正如老师所说的,第一个实习目标的达成也是一种收获。以救助站的实习为例,我们没能为站里的流浪乞讨及其他人员真正的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只是有过简单的问询和了解,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实习人员了解了救助站的部门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流程,包括接待、分配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并在工作当中参与了异地人员护送,随车巡回救助等工作,一样的我们实现了实习的目标。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由这几部分构成:改制前的老员工、转业军人、考试选拔人员以及专业构配置人员,而真正的具有专业性的选拔人员和机构人员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是老职工和转业而来的人,可想而知,整个的人员配备缺乏了专业性,所以在实习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如粗暴对待受助人员,工作人员人浮于事,工作内容设置空洞的现象。诚然,老员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这也恰恰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应用到工作当中。社会工作就是一种新鲜的工作手法,而很多救助站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认识,有的甚至对此新鲜事物抱以不屑和贬低的姿态,试问这怎样能够推动整个救助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淘汰竞争机制、绩效机制,专业人才的’引入等有必要进驻到救助机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民主意识的提升,政府所扮演的管理者角色正在发生着转换,更多的是以一种监督者的姿态服务着社会,整个社会的民主自由性更高。救助站在传统看来隶属于民政部门的事业编制,官本位浓厚,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机构和社会团体会更多的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来,而救助站的角色也应该相应的发生着转换,也应该以服务监督者体现自己的功能。随着社会分工的更加精细,救助站一方面,应该监督好社会机构和团体相关救助的开展,另一方面,承担起“补漏”的工作,使本应享受救助的受助人员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帮助,避免遗漏现象的发生。

救助站的功能体现着全社会的共同关怀,是现代社会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救助系统,更高效的救助服务,是整个社会的必然需求。

救助站工作心得体会新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