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文档下载 >心得体会 >种群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心偿~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种群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下面是关于种群数量变化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

种群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40分钟要上两个课时的内容,课程内容多,结合广州培英中学高二(14)班的学生情况,我的第一版本设计了两节内容的导学案,采用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

后来在跟王建春老师学习中知道,他上生物课不主张提前发导学案给学生,他认为生物课的学习在课堂上解决最好,没必要增加学生的负担。受他的启发,我决定按这个思想进行尝试,于是把导学案作了减缩,只保留第一节,而去掉第二节的导学案,把课前发导学案改成当堂发。

王建春老师主张生物课要抓住学科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从这样的思想出发,我的教学设计是这节课把第一节的'内容整合成种群的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两条线,第三条是以条件为线索讲种群“J”型和“S”型的数量增长。

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本节的学习内容之一。 数学模型的建构体现了学科交叉的思想,我考虑时间紧,就把构建数学模型的步骤融入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当堂练习中,老师在练习中启发,学生在练习中体会。

课后感到,这节课把第一节的内容整合成种群的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学生学起来的条理比按课本的顺序来上的效果好。在练习中渗透数学模型的建构,既体现了学科交叉的思想,又能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构建数学模型的四个步骤,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

这节课完全按我的思想设计和实施,用王老师的话说全是自己的东西,让我欣慰的是这节课的设计和开始的新课引入得到了王老师的肯定。

不足之处是,在学生按导学案看书时,要让学生明确主要是按提纲看书,而不要急于做导学案里的填空,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内容。

种群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虽然好懂,但做起题目来学生比较困难。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种群的知识与农业生产的联系,也就是研究种群的意义。另一个难点就是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变化。

研究种群的意义:在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方面,一般将种群的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时,此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而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就可以猎取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而且获得的量最大。当过度猎取导致种群数量小于K/2时,种群的增长速度将减慢,获取的资源数将减少,而且还会影响资源的再生。当个体数达到K/2时,密度增长最快。逻辑斯谛在建立这一数学模型时称这一时期为转折期,当个体数超过K/2时,密度增长逐渐变慢,称为减速期。

对种群问题的思考:

关于种群的S型曲线与种群增长率曲线的关系问题,在许多资料上都未触及。关于种群增长速率的概念一般的资料上都有介绍,但如何把它们联系起来,需要学生一定的智慧。如在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率最大。关于对资源的猎取,应在K/2时也可揉在一起来讲。

种群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