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文档下载 > 心得体会 > 高三复习经验交流

高三复习经验交流

心偿~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高三复习经验交流

高三复习经验交流1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

我是来自十三中的盛星玮。我今年高考语文有幸得了高分。以前一直是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今天竟荣幸地给各位老师讲我的复习体会,不由地倍感惶恐。

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燥、乏味,可我的高三语文学习却充满了精彩与期待。今天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高三语文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1、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我的语文老师是曹勇军老师(注:曹勇军: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他一直将语文素养的提升当作“战略”,知识点的复习当作“战术”。强调“战术”要提高要过硬,但更要有“战略”眼光。谈及莎士比亚,会说起“四大悲剧”、十四行诗;谈及司马迁,会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联来唏嘘感叹;作文讲评谈及曼德拉,不忘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谈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顺便提到林肯《葛底斯堡宣言》中的“民治,民用,民享”;此外,“和而不同”的英译“agreeing to disagree”、“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等,都是老曹的口头禅——我们班同学都亲切地称曹老师为“老曹”——可也正是这些“无用”培养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为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2、用“大视野”,作“小语文”

从高三起,我们每天课前增加了8分钟“时事演讲”。刚开始我和同学们一样觉得高三就该是“题海战术”,对所谓的“时事演讲”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可是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走进课堂,逐渐成为茶余饭后除学习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和学习内容,同学们对“时事演讲”也由冷漠到好奇,由好奇到喜爱,由喜爱到渴望。高三一年“时事演讲”让我们改变太多。

至今难忘,王海宽同学评“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王子玥同学谈“家常慈善”。“平谈慈善”;高雪、张吉同学对小学生不科学的“米饭实验”的接连思考,周钰、乔丹、付明建同学对“校车事件”的接力追问;“方韩之争”引起了我班的“马王之争”;迟骋、袁泓所争论的陆港矛盾引发了全班的热烈讨论……

“时事演讲”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我从中受益良多,尤其表现在作文上:一模时我的作文只有52分,平时作文也多是三段论、老材料、大路货,二模时我的作文就上涨到65.5分,三模作文普遍得分不高,我还得了57分。一提笔,大量述材便充盈脑中,信手拈来,不仅一下打破了作文“没话写”、“写不出”的桎梏,还让我品尝到“写得好”、“写得有个性”成功的喜悦。

而其妙处不仅于此,它让我们有了“探究国际要闻,品读世间百态”的人生大视野,用这种大尺度来看待语文,语文也不过指掌间了。古罗马奥古斯汀《忏悔录》中讲道:“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只读书,不思考,那我们不过是一株株“苇草”,唯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摆脱平庸,趋于深刻。“时事演讲”使我们班同学作文的立意普遍提高,班级高手云集,每次考试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

我们班“时事演讲”坚持了一年,一直坚持到高考后。高考结束后,6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相聚一堂,参加了“最后一次演讲”,这个新闻消息后来还登在《扬子晚报》上,为我们的高三生活增添绚丽的一笔。曹老师把我们一年的演讲稿和他的评点汇编成一本书,叫《高三(10)班在六楼》,这本书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3、让阅读成为风气,摘抄成为习惯

热爱阅读一直是我班的风气,不曾因高考的紧张忙碌而改变。直到高考前同学们仍背后传阅龙应台的《野火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粱文道的《常识》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阅读却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迟骋在龙应台的一段话后加上批注:中国要发展,她的人民首先要改变。我们要从脚下立足地开始。正如崔卫平所说,“你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后面还有这样一行字:“午夜读这样有激情的文字都不觉得困了!”。花姐(花艺琳的外号)读《民国风范》钱理群先生序言,记录下心得:“已经凌晨一点,读到第16节,泪水竟扑簌簌地流下来,不知是困,还是被感动。‘为学术而生’这是一句让人动容的话,似乎幸福感和使命感就是被你醉心的学科所牵挂,让你与那门学科相伴而生,你找到那门学科,似乎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该是怎样的幸福啊。”至今尤记,高考前最后一节课,全班起立,高声朗读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为了看到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激情洋溢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先哲智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从容面对高考。

阅读量的增加,使摘抄成为习惯,各人的摘抄也不相同,有话题类摘抄、人物类摘抄、实用类摘抄、时评新闻摘抄等等。摘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了多样的作文风格,也使我们有了精神生活和价值关怀,心灵不再苍白。说一件轶事:我与同桌沈懿晖、小乔三人约定,每周四“数学日”,谁考得不好,就请客——买一份《南方周末》或《看天下》或《头条》给大家看!我们互相传阅,选不同的文章摘抄分享。因此我们三人都成为班上的写作能手,也都偏爱写时评。

4、审题诚可贵,立意价更高

审题往往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辩证思考、开拓思路。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因为审题失误,使原本的高分作文一下沦落为三四类作文。我校每次印发的作文讲评讲义中都会注明本次作文的审题要点与误区,便于同学们找到失分的原因,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减少我们的审题失误。

高考前我们还进行了“作文向前看”,“作文向后看”的审题训练。后者回顾写过的作文总结教训与经验。前者更梳理了含有动宾、偏正、并列关系的作文题,让大家自主分析讨论写作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当时讨论的并列式作文题为“成功与优秀”。老师引导我们讨论成功与优秀间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认为成功是优秀的阶梯,有的认为成功侧重于外人认可,优秀侧重于内心要求,追求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当时这样的分析经验,使同学们面对“忧与爱”的作文题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若说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基础,那立意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每天的时事开讲是我们班的`思维训练时间,也是每个人作文训练的良机。一个话题会引起全班的思考,例如,面对“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同学们没有一味指责政府、开发商,而提出让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让“说大于做”,摒弃“三分钟热度”才能实现文化复兴。59位同学的演讲,就是59次立意训练,这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宽度与广度,让“善于说理,立意深刻,作文素材贴近现实,有鲜活感”成了我们班的写作特色。

6、语文也有错题本,错题回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都有精心编写的数学、物理错题本,而往往忽略语文错题本的价值。就算有,多数也只是词语、成语的订正。而我更关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错题的揣摩。语文错题提供的不仅是正确答案,更是一种深入的反思和揣摩,在旧题与新题比较联系中,找到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路子。

比如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短短一行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整理错题习惯的同学,就会以作者和词风——温庭筠和“花间词”为切入点。温庭筠擅长写闺怨,而“花间词”多以女子视角委婉抒情,所以本诗的主人公为满腹幽怨,无处排解,对月思念远方游子的思妇形象。有了这样的基本理解,诗歌第一题思想感情的把握(“恨”指什么)、第二题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题结句(“摇曳碧云斜”)的赏析,都有了解题方向和基础。

错题整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钻研精神,字字钻研,句句推敲。“千万恨”表现思妇千头万端、不可言喻的怅恨。“不知”、“空落”表现出山月水风不解闲愁,突出思妇满腹愁情无处排遣。“碧云斜”表现思妇满心愁绪,无意梳妆的低落心情。由关键词入手,便可将含蓄不明的诗歌拆解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记得我们复习中多次遇到含蓄婉约的小令(教研室《二轮复习》就有好几首),曹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读婉约小词一定要“细”,体会其中情感的“深”。记上几笔,反复比较思考,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我们现代文阅读复习错题订正,更注重对文本的整体分析和揣摩。我觉得,今年高考阅读《邮差先生》写于抗战时期,与我们一模阅读冯至先生《八月十日灯下所记》所记叙的时间背景接近,在情感、主旨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了对后文比较深入的理解,碰到《邮差先生》,也就有了快速准确深入理解的基础。无论是《八》中战前的宁静,还是《邮》中战时偏僻小城的安逸,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以宁静写出战争的丑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平静生活的礼赞;无论是《八》中招呼士兵吃瓜的卖瓜人,还是《邮》中恪尽职守的邮差先生,都是爽朗豁达的中国人的代表,通过他们表现中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希望。但是两篇文章也有不同:《八》叙述舒缓,是因为这是对战争的倒叙,带有回忆的悠长、舒缓的语调,表现出作者对抗战胜利的欣慰,紧扣“深深地喘了一口气”;而《邮》中叙述舒缓符合邮差先生清闲的工作特点,体现小城悠闲恬静的生活特点。从对比中看文章,使新文章成了老文章,陌生面孔成了熟悉面孔,这样做起阅读题自然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我当时坐在考场做阅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别顺手、舒心的感觉!

以上便是我的高三语文心得与体会。谢谢各位老师!

高三复习经验交流2

xx年12月22日,农历冬至日,xx一行七人来到我校,利用周日下午的时间,在宿中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就高三语文复习而言,xx的一些做法值得思考:

一、复习是一件扎扎实实的事情

xx一轮复习基本上要到三月末,甚至四月初。这与我校复习进度大致相同,与我校复习理念不谋而合。我们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依据考点,按部就班,有条不紊,逐一突破。切不可盲目冒进,为了赶进度而忽略学生对知识接受与反刍的能力。

二、复习是一项需要研究的科研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这是必须要研究的;学生目前对知识掌握多少,怎么提升,也需要研究。目前,普遍的现状就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管学生能不能跟上,一个班级几十个人一同跟着老师奔跑;或者是教师不管学生知识构建如何,学生会的也讲,也许学生不会的又不讲。作为我校来讲,好好研究考试说明,尤其是考试说明的新变化,好好研究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复习是一场激励的赛跑

高三整个一年,基本上是在复习中度过的`,其单调枯燥可想而知,如果把这样的复习比作马拉松,也许更显轻微。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能不断地调整学生复习状态,避免疲劳,防止放松,甚至放弃。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也要有一系列激励的措施,奖励仅仅是一个方面,组织一些语文活动也是很好的方式,比如读书报告会,讲座,电影欣赏,听写大赛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身心得以调整,学习的状态得以提升,学习的效率应该能够更有提高。

高三复习经验交流3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宏观)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宏观)

3.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生产目的和优越性(宏观)

4.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宏观、微观考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股份制的性质作用)

5.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宏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国家宏观调控(宏观、微观考查怎样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竞争性开放性)

7.社会主义市场经基本特征(宏观、微观考查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的原因)

8.企业及其经济效益(宏观)

9.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宏观)

10.调整经济结构(宏观)

1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发展农业)

1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宏观、微观考查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宏观、微观考查其产生的必然性意义)

14.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及社会保障制度(宏观、微观考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原则)

15.财政的作用与稳健的财政政策(宏观)

16.税收的基本特征、性质及作用(宏观)

17.市场交易的.原则(宏观)

18.生产(积累)和消费的辩证关系与扩大内需方针(宏观)

19.消费者的主要权利(宏观)

20.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宏观、微观考查经济全球化及对外开放的原因措施)

2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的原则(宏观、微观考查反倾销的措施)

第二部分:哲学常识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宏观)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

3.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及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实事求是)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宏观、微观考查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5.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宏观)

6.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宏观、微观考查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8.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

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原理内容)

10.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宏观)

11.矛盾的对立统一(宏观、微观)

12.矛盾的普遍性(宏观、微观)

13.矛盾的特殊性(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1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

16.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宏观、微观考查分析的重要性)

1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宏观、微观考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

高三复习经验交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