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文档下载 > 心得体会 > 《哪吒之魔童降世》破30亿观后感5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破30亿观后感5篇

颜若惜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导演饺子执导的动漫电影,希望以下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一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感触良多。主旨不光是用哪吒这一个点去烘托的,出身海底的敖丙,身负重任的李靖夫妇,如果有任何一个人把命运交给了上天,可能都没办法有这样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样清晰优秀的主线给哪吒奠定了这不是一个儿童电影的基础。除此之外,穿插的细节也都非常精彩富有深意,像是踢毽子这个梗,也不单单只是一个场景而已,我觉得它带给我了“人之初性本善”,单纯孩子往往才能看到本质,人们对异己群体天然的排斥感等等一系列的思考,这并不是一部欢乐喜剧片,能带给我的也不只是简单地热血和感动。  观影的时候发现观众涵盖了话还说不清楚的孩子,自己来看电影的中年人,这个场面让人特别的感动,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国漫观众,但是看到现在的国漫已经有了这样的包容性和层次感,感觉特自豪,就跟电影是我做的一样,哈哈哈。 总之,恭喜哪吒30亿啦,希望票房持续,越来越好,大家可以带自己父母去看看,让他们感受一下现在的年轻人赋予传统神话的新生命,中国的动画片也不再只属于学龄前。 祝福哪吒,祝福国漫,加油!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二

  声明:我是颜狗🤪这篇文章有几处我是认可的,如果电影是刻画的敖丙是那种为了家族,而且家族还给予他厚望的话,我认为电影的结局不该这样(如果他是主角的话,但似乎不是,所以这一切只是为了follow咱们主角哪吒吧……突然失语)我不喜欢哪吒的人设,但敖丙真的帅。我看前半段,思想还清醒时(那是敖丙这美人还没出现哈哈哈)的感觉是“烂梗…我的妈啊,为什么要用这种成年的老梗,好尴尬啊哭了”虽然我啥都不是,但是我想给编剧提个小小的建议,古风电影…其实不要加入过多的现在元素会好一点……咱们中国古代的那种韵味未尝不是一种风格啊,那样多好!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感受是“就很按着剧情走啊…是的,对啊,结局就应该是这样的,既然编剧都认为哪吒是主角,那肯定不会给敖丙特别好的结局咯……一般般吧就…为啥我要看” 第二感受“敖丙真的帅”,后来因为“敖丙真的帅”去b站看了一堆关于哪吒电影的细节和编剧导演的用心之处,我对这部电影的评分慢慢提高了一点(穿插一句内心:难道细节不应该有一些被观众体会到嘛,就是不该在最后看完了才来解释,或者举个例子,你写了一篇流水账口水文,然后人们给你评分很差,后来你去给人家慢慢解释你文章的“真谛”与“细节”,说难听点,有些马后炮欸,但是我这个观点也不完全成立啦…可能只是本人智商不够,所以看不出来罢)呃,最终我持有的观点是敖丙帅,电影的特效做的特别好,台词令人语塞,剧情平平无奇(国产剧里傻白甜女主一定会被高富帅男主偶遇的那种剧情出来的效果)但是你说这人啊,他贱不贱,他嘴上说着剧情很不OK,但是他还偏就想去二刷了因为“敖丙真的帅”。发言完毕,狗头护体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三

  电影对我们耳熟能详的封神世界进行了大破大立的改造,却又符合原本的故事主线,目前来看是成功的。

  他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圆融了冲突的逻辑,捋清了正邪的矛盾,故事线的发展像沿着莫比乌斯环一样,努力向前走了一大圈,以为走到了改变命运的另一面,但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又要面临和当初一样的选择,一切努力仿佛都是徒劳。

  但我们发现,虽然一切回到原点,但面临抉择的人心发生了变化,虽然命定三年后要受天雷之刑,但这三年因为有了与父母的亲情、敖丙的友情和太乙的师徒情,才能有后来这三方人马为了哪吒反抗天命的三波操作,也就能顺理成章的引出哪吒从始至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内核。虽然天命仍然没有被修改,但历劫之人心境发生了变化,这何尝不是一种重生。剧情的紧凑度超出了我对国产动画电影的预期,特效也做得漂亮,人物形象立得住,低级笑点和高级笑点相得益彰,配乐很出彩,煽情恰到好处,总之是一部很不错的国产动漫电影。希望未来国漫不用靠卖情怀,单纯靠剧本和人设,走出国门,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四

 

  8月刚刚过9天,有部电影每天自上映起都在上演奇迹,国漫哪吒。我一直对动画电影没什么感觉,不管国漫日漫,就是没什么兴趣,前几日在家无事,想着看部电影吧,,看到电影海报成年哪吒形象很带感,抱着纯粹打发时间的目的去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一开场交代故事缘由,混元珠由魔丸跟灵珠组成,元始天尊指派太二(乙)真人完成灵珠附体,申公公(豹)心生嫉妒,前去破坏。故事也很简单,哪吒被申公公从中作祟被魔丸附体,敖丙获得灵珠。三年后,天降大雷将魔丸破坏,即哪吒最多也就只能活三年。相信很多人对电影情节都很熟悉,这里不对电影情节作过多赘述,我只想谈我印象深刻的三个人物:李靖夫妇与申公公。

  在哪吒出生时,李婧夫妇就已经知道三年后他们的孩子哪吒就将离他们而去,太二真人决心杀死刚刚出生的哪吒。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母亲誓死保护自己的孩子,能跟孩子多待一天是一天,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割不断的亲情。同时在得知哪吒三年后将离他们而去,李靖跟随太二真人寻找解救之法,最后李靖愿意以他的生命换哪吒的生命。在我国传统形象里,慈母严父一直是标配,母亲慈爱,父爱如山,严厉,所有的爱都在行动里。在这部电影里,却不是这样。电影里哪吒母亲也是斩妖除魔,守卫家园的将军,会为了哪吒以命相搏,为了讨哪吒开心,陪哪吒踢毽子,哪吒天生神力,母亲自然不是他的对手,但还是忍着伤痛陪哪吒踢毽子。每次想到那个画面,自己内心都很动容,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希望能陪孩子多一点。想着孩子多快乐些。这是这部电影在感情描写细腻之处,自然之间就能传递共鸣。李靖则在最后愿意以自己的生命交换哪吒的生命,在哪吒通过真人的飞天小猪传来的画面,哪吒看到自己父亲苦心之处。这幅画面是第二个让我感动的地方,做父亲从不轻易说爱,总是默默做着自己能为孩子做的一切,甚至生命。我们的超级英雄哪吒就在这样的感情氛围中慢慢进化,悟出人生精髓: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一个魔丸都能活成这样,你个灵珠还能再怂点吗。整部电影我更愿意当成是,一个从小不受待见的熊孩子在父母不断教导感化下,不断成长的故事。我觉得这是国漫区别外国漫画的根本之处,有人情味,感情细腻是国漫的优势。这些在外国超级英雄里这种描写几乎可以说没有,外国超级英雄最多就是受了打击比如老婆孩子离开他了等等一瞬间突然之间觉醒,自己要拯救全世界,当然他们重点并不在感情刻画上。看完电影,我也看了一些电影评论,有人发挥自己联想,开创封神榜超级英雄系列也是有可能的啊。最近几部制作优良的国漫已经渐渐打消了以往在国人心中粗制滥造的印象,大家慢慢也在接受我国是能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好的超级英雄电影的这样一个观点的。

  申公公是个比较悲剧的人物,努力修仙,却饱受歧视。电影中一句: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引起了广泛的评论。纵观申公公经历,豹子精转世,努力修仙,却不被重用,连太二真人这种水货都比他受重视,由此他决心反抗。说他悲剧并不是因为苦心经营多年计划失败,而是他一直没有认识到自己到底输在哪。电影最后大战,哪吒敖丙共同对抗天雷,太二真人舍弃自己几百年修行保住二人魂魄,而申公公直接逃走,看都没看自己爱徒一眼。可以看出,太二真人不是一个逃避责任的人,三年以来他一直教导哪吒武功,还送他混天绫跟自己的坐骑飞天小猪,视如己出。申公公就是将敖丙看做棋子,眼看棋子即将牺牲,自己赶忙逃走。申公公输在没有责任心,没有舍己为众人之心,以为主要修为够武功高就好了,这种人是成不了仙的,相信元始天尊也是看到了这点才继续历练申公公而派太二真人执行重要任务的吧(为元始天尊洗地,不然电影怎么拍下去)。

  絮絮叨叨说了一些自己的感受与观点,相信国漫会越来越好!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五

 

  平心而论,《哪吒》确实是一部良心国漫,这也是我会给出四星高分的原因,但看完后我又的确感到非常失望。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完全不能接受删去原著中“割肉还父,剔骨还母”这段核心剧情的安排。老版《哪吒闹海》的这个片段真是看一次爆哭一次,所以观影之前还很期待主创团队会如何巧妙地对其处理,没想到却是避而不谈,为了迁就中国电影市场“老少咸宜”的商业需求而刻意填充大量轻松笑料来冲淡这一故事自带的深刻悲剧内核,将直指并检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天经地义的人伦之常的父道尊严的严肃话题简化为了烂俗的正邪二分的对抗。

  另外海报所写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在影片中也表现得虚弱单薄。老版的哪吒从不妄言逆天,但观其行止,倒真像是在预设的宿命之下奋力挣扎,最后甚至不惜通过极端的手段彻底割断牵累自己的号称“与生俱来”的亲情血缘,从沉重的父道族权的期待下挣脱出来,实现了剧痛而又酣畅的自我超克,在心理上真正完成了从为七情六欲所累的凡胎到不为外物所拘的仙人的转变。但这版的哪吒在举止言谈上看似吊儿郎当、放浪形骸,却只学到了叛逆的皮毛,口口声声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去理会他人狗屁的意见,但到最后仍是走回了他父亲的老路,成为了老版哪吒所厌弃的李靖第二,从无法无天的魔童驯化为了保卫陈塘关的大英雄,看似逃避和对抗宿命实则不断接近宿命。而结尾一贯歧视和鄙夷哪吒的陈塘关百姓的齐齐一跪更是“神来之笔”,直接跪塌了哪吒在之前极力塑造的人设,哪吒全然不去理会倒还好,但他竟然真的受到感动了,这使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完全沦为了普普通通、平淡无奇的浪子回头,之前所做的一切逃脱宿命的尝试都像是一个死小孩极力讨好、取悦原本看不起他的众人的可笑之举。他最终还是转而拥抱了他口头上所不屑的他人的“狗屁”意见,这倒是很符合青春期的中二叛逆了哈哈哈哈。从这点看,片名“魔童降世”不如改成“魔童之死”。最后,影片努力展现的与不容自己的天劫的抗争到底,也由于敖丙和太乙真人的加入而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成了一个讴歌友情和亲情的典型主旋律影片。

  本来还想再详细吐槽一下本来可以刻画得极为立体丰满的敖丙和李靖两个角色,但囿于篇幅便不想再多展开了,只是可惜他俩沦为工具人的命运。

  当然,还要大力表扬两点:一个是太乙带哪吒在山河社稷图里游玩时所乘的“木船”,和前日子老在《地方品牌:汉简产业史料的意义》讲座最末所引的“张骞浮槎图”里的仙槎形象如出一辙,都是树木化作的一掌合拢造型,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彩蛋;另一个是太乙讲四川话,传说中陈塘关就在四川某地,这也是有根据了哈哈哈哈哈。

  余论不展开了,电影值得票钱,还是建议一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破30亿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