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文档下载 > 心得体会 >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何必等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1

纪昀评价王阳明这个人:“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又因为王阳明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于是对这个神奇的人物更感兴趣,所以找来了《明朝一哥王阳明》阅读了解。

在看本书第一章时,便知道为何这么多人对王阳明顶礼膜拜。王阳明是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作者是这样写他的“别人博而不精,他却越博越精”。

《明朝一哥王阳明》是一本讲述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历史传记。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书中前十一章多以历史为主线,阐述了王阳明的出生、成长、寒窗戏读,初期为政,求道中认识的数次变化直至龙场悟道,而后掀起心学浪潮,镇压数次叛乱,终成一代大儒的过程。除此之外,作者并不止步于写一本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并结合历史,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原心定罪”此节,也就是徐元庆谋杀案至第五章完,觉得颇为有理。可惜用心论罪需要人的思想素质高度达到一定程度的高度和境界,否则以权谋私,是不会有定论的。原心定罪是最准确的定罪方式,可我不由地想问,人类思想文明的高度究竟可不可能达到统一的那一天,是否人人都能够大义灭亲,为善去恶呢?

但是在我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每个人在善恶面前都有“意之动”,一旦意动,恶念大于良知,便是为恶去善,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觉得王阳明应该算是传统中国社会中最后一位圣人,前有孔孟朱熹,但是历史到了王这里中国的思想真正达到了顶峰。此后再无人能超越。也许人们可以举出诸如顾炎武,黄宗羲这些其后的哲学家,可是他们也是在沿着王的路线上继续发展的,他们仍然是在前人的体系之内。

看完整本书,虽然读起来有点吃力,但是不得不感慨,正如当年明月所说的如此: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2

经过了将近一月的时间,我通过阅读吕峥所著的《明朝一哥王阳明》,了解他那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但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说明了王阳明成圣的征途,让我这样一个不了解历史的人也愈发兴致勃勃。

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杨明,浙江余姚人。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他的出生却更与众不同。

据相对严谨的官方史书《明史》所言,王圣人其母怀孕十四个月未分娩,其父王华也很是担忧。但最玄幻的还是其祖母岑氏,曾在梦中梦见一群仙人驾着五色云而来。其中一个头戴金盔,身穿金甲的天神脚踏一片紫云,怀中抱着一个小孩从天而降,落在王家。后来她醒了,王圣人也就诞生了。

他爷爷竹轩公王天叙以此事为他取了第一个名字——王云。不过在他五岁那年一个和尚看着他,摇头说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王天叙想了想后为他改名王守仁,取自《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而这也是王守仁传奇一生的开端。

在他成圣道路上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娄一斋。他的那句“圣人必可学而至”更是点醒了成圣心切的王守仁。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王阳明的家族。

王家祖先中的一个圣人——王羲之,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代表作《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而广为流传。

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可谓文武双全,颇有盛名,由于当时时局,他就此过上了隐居生活,甚至于比陶渊明还陶渊明。阙后他跟随终南山隐士学习了卜筮法和相面术,学成下山后,遇到了第一个算命对象——刘伯温。后来刘伯温当上了明朝开国宰相,像小说情节一般举荐了王纲。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再没见过他,只有他战死的消息。

本书中也说了王阳明的一个伟大成就,创立阳明心学。并深入浅出的.在作品中夹叙夹议,梳理中华文化的道统和传承,并把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让人在或哈哈大笑或会心一笑之余不觉间对“心学大义”多了很多感悟。从而越发容易理解阳明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

阳明心学不宥于儒家,没有门户之见,而是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取其精华,自成一家,堪称“儒道释”三家的集大成者。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明朝一哥王阳明》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