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物理教案 >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情念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要点]1.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①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的运动观:①他的观点来源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②观点: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自己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3.牛顿第一定律:①来源于牛顿第一定律实验。②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③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4.惯性:①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重点难点分析]惯性大小的讨论:①惯性就是使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是匀速、是加速还是减速)匀速直线运动,使原来静止的物体静止。②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宇宙万物中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没有惯性的物体是不存在的。③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密度、形状、体积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就越大,越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只要物体的质量不变,物体的惯性就不变。所以“克服惯性”“惯性增大”“惯性减小”是错误的。⑤惯性大小表示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惯性越大,越难改变运动状态,惯性越小,越容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题选答]1.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大木块上有一个小球,二者从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第3秒时小球从木块上落到水平面上时,木块的加速度不变,再过5s小球和木块的速度各是多少?分析:第3秒时二者的速度vt=at=2m/s2×3s=6m/s 则小球和木块在3s末的速度都是6m/s。小球离开木块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再过5s速度仍是6m/s木块共运动8s,速度就是2m/s2×8s=16m/s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惯性 B.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C.人造地球卫星有惯性 D.太空中飘荡的宇航员没有惯性分析:惯性的大小决定于质量,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只要物体有质量就一定具有惯性,所以B、D两个选项不正确,C选项正确。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变,则其惯性大小也不发生变化,所以A选项不正确。答案选择第三个C。[练习精选]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B.物体越重,惯性越大C.物体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D.行驶的车辆中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是因为乘客具有惯性2.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易停下来,所以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两个物体质量相同,它们的惯性一定相等。C.铁饼被运动抛出后继续前进,这是因为铁饼具有惯性的缘故D.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容易被人举起来,在月球上则很容易,所以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小。3.计算:一个物体的速度是10m/s,受到的合外力零,则10秒后物体速度是多少

牛顿第一定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