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2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2

栗子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2

4.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二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投影仪

(二)教学目标1.应用倍角公式解决本章开头的一个应用问题.2.活用倍角公式,推求半角公式.

(三)教学过程1.设置情境请同学看教材第3页上的一段文字,它叙述的是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图1,是一块以点 为圆心的半圆形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画出一个内接矩形 辟为绿地,使其一边 落在半圆的直径上,另两点 、 落在半圆的圆周上.已知半圆的半径为 ,如何选择关于点 对称的点 、 的位置,可以使矩形 的面积最大?”根据教材提示应用所学的倍角公式,同学们能尝试解答它吗?2.探索研究分析:要使矩形 的面积最大,就必须想办法把面积表示出来,不妨利用我们所学的三角知识,从角的方面进行考虑,设 ,则 , ,所以 可以用 表示.解:设   则   ∵   ∴ 当 时,    即 , 这时  , 答:点 、 分别位于点 的左、右方 处时 取得最大值 .变式:把一段半径为 的圆木锯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木料,怎样锯法才能使横截面的面积最大?生:根据上题的结果可知这时圆内接矩形为内接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以上是倍角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请同学们观察以下例题,并分析、思考后能否得出证明.3.例题分析【例1】求证:(1) ;(2) ;(3) .思考,讨论.我们知道公式 中 是任意的,所以我们可以用 来替换 ,这样就得到 即             上面三式左边都是平方形式,当 的值已知, 角的终边所在象限已知时,就可以将右边开方,从而求得:           以上两式相除又得: 这三个式子称之为半角公式,“±”号的取舍得由 终边所在象限确定.

【例2】求证: .分析:从例1引出例2, ,右边是同一个三角函数,并且还要附上正负号,而所要证明的式子右边有两个三角函数,不带正负号.故我们不能利用上法,得另想办法.师:(边叙述边板书) ∴ 上式不含根号也不必考虑“±”号选取,通常用于化简或证明三角恒等式,同样可作半角公式运用.

【例3】已知: ,求 , , .解: 说明:①例1中(1)、(2)两式使用频率极高,正、逆使用都非常普遍.习惯从左到右,常称“扩角降幂公式”,从右到左常谓“缩角升幂公式”,②半角公式是二倍角公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倍半关系是相对的.练习(投影)1.已知:       ( ), 求:(1) ;(2) .2.若 ,求: 的值.3.求: 的值.

参考答案:解:1.∵ 两边平方得              ∴ 又∵         ∴  ∴          ∴ 2.∵     ∴  原式 (3) 另解:设  ……………………①  ……………………②①+②得 …………………………③①-②得 ……④③+④得     ∴ 4.总结提炼(1)本节课我们由倍角公式出发解决了实际应用问题,得出结论“在一个圆的所有内接矩形中,以内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另外由倍角公式解答了例1、例2,从而推导出半角公式,公式“±”号的选取决定于 终边所在的象限,例2的应用也很广泛,大家可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使用较为方便的形式.(2)从半角公式可以看出,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都可以用单角的余弦来表示.(3)若给出的 是象限角,则可根据下表决定符号.

的终边

 

的终边

一或三

一或三

二或四

二或四

 

若给出的 是区间角,则先求 所在区间再确定符号.若没有给出确定符号的条件,则应在根号前保留“±”号.

(五)板书设计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1.复述二倍角公式

2.由 , 推出半角公式

1.课本例

2.例1

3.例2

4.例3

练习(投影)

总结提炼

标签:正切余弦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