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稚情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集锦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为了发展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自编口述应用题的活动。

首先,我用直观的教具,展示出了一个故事情境(农民伯伯的红萝卜),让幼儿接触应用题,知道什么是应用题和怎么编应用题,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图片尝试自编口述应用题,再过渡到根据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最后每个幼儿一份算式题卡,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算式编应用题。

我的活动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难点是,编应用题最后要留一个问题,答案不能说出来。

目标:

① 能根据已有经验和范例,知道加减法应用题讲一件事情,说2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② 学习根据图片和算式自编应用题。

③ 增加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喜欢数学。

准备:

农民伯伯、红萝卜和小白兔;算式题卡若干;"问号"一个;PPT。

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T:我来问,你来答,

5可以分成1和几?(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几?(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几?(5可以分成2+3)

二、激趋引入:出题考考你

T:嗯,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那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看我们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厉害哦。仔细看仔细听。

1、故事情境1(T边讲边出示教具):

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呀,本来有3颗红萝卜,后来又长出了2颗红萝卜,请你帮农民伯伯算一算,现在菜园里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小朋友有没有注意,老师刚刚是怎么提问的?(强调"一共")

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T提问: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为什么选择加法呢? 幼:因为又长出了2颗,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3+2=5贴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现在菜园里有5个红萝卜,农民伯伯拔起了一颗红萝卜,把它送给了小兔子,请你帮农民伯伯算一算,现在菜园里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呢?

老师刚刚又是怎么提问的?(强调"还剩下")

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呀?

T提问: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为什么选择减法呢?5-1=4

为什么选择减法呢? 因为拔起了一颗,送给了小兔子,数量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5-1=4 贴在黑板上。

T总结:

像刚刚这两个小故事一样,讲一件事情,出现2个数字,最后一定会留一个问题的活动,我们就叫做编应用题,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吗?

三、看图编题

T:你们都会了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1、出示PPT第一张图片,小鸟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小鸟,这两只小鸟的姿势,好像是刚飞来的。

现在我想把这幅图编成一个应用题,记住一定要留个问题给别人哦。(如果没人,教师先;如果有幼儿,请一个孩子,)

老师来编编看。我的题目是:树枝上本来有三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2只小鸟,现在树枝上一共有几只小鸟呢?

让幼儿一起回答。5。算式是3+2=5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呢?老师在这里用了"一共",看来我们的加法应用题一般用"一共"来提问。

2、出示PPT第二张图片,夹子图。

图片上说的一件什么事?(请一个幼儿回答,教师编)

本来有3个夹子,后来破了1个夹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夹子呢?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老师在这里用了"还剩下",看来我们的减法应用题一般用"还剩下"来提问。

3、T:小朋友们,现在要你们来编应用题喽。请你们在三幅图里面选择一幅图,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你来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PPT 第三张,加法应用题三幅图。

请三个幼儿发言。

小朋友都很棒,刚刚我们编的'应用题都是加法的,不知道减法的你们会不会呢?出示PPT第四张,减法应用题。

请幼儿发言。

四、算式编应用题

T: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看着图片编应用题了。现在呀,我们换个玩法。老师这里有一个算式,请小朋友们看着算式编应用题。你来问,我们大家来回答。

出示加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出示减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小朋友们一定要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应用题哦!看看谁的小脑袋转的最快。

五、我编你算,每人一份题卡

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嘛?现在啊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算式,听清老师的要求,就像刚刚一样,请你编一道这个算式的应用题,把你的应用题说给身边的好朋友听,让好朋友来回答并写上算式的答案。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有一次,在我上角色游戏时,发现有个幼儿去商场买饮料,买回来的时候,她正好从我身边走过,边走边计算着:“一瓶可乐2元钱,再加一瓶八宝粥3元钱,一共花了5元钱”,小女孩的一句话无意间提醒了我,我何不把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一些游戏环节结合到我们数学活动里,让幼儿在模拟购物的同时,尝试运用数的加减运算来进一步游戏,让我们的孩子充分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于是在20xx年6月份,我在大二班安排了一次“超市大赢家”数学活动。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的:

1、了解超市购物的程序,初步学习使用10元以内的人民币,体验购物的乐趣。

2、尝试运用数的加减运算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表、一支铅笔、三张10元人民币。

(2)创设超市情景。

(3)幼儿平均分为红、蓝、绿三队。

(4)黑板上面标明红、蓝、绿三队。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认识1元、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

(2)幼儿已有初步的购物经验。

  三、活动过程:

1、以游戏“超市大赢家”导入活动。

(1)教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介绍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裕挚商场,参加我们举行的‘超市大赢家’这个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分为红、蓝、绿三队进行比赛,三队要按老师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三次的购物活动,每次购物后老师会组织三队进行交流、检查购物情况,能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及按要求购物的代表队我们将奖给它一颗星,最后看哪队的星星多就是我们本次活动的‘超市大赢家’,我们的口号是……”

幼:“超市大赢家,快乐带回家。”

(2)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请幼儿辨别它们的面额。

师:“在比赛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人民币,辨别一下它们的面额。”

2、幼儿进行第一次的购物活动。

师:“我们第一次购物活动准备开始,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教师介绍购物的要求:

①要求幼儿选两种商品,商品总计必须是10元。

②请幼儿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所购买商品的名称及价格。

③音乐停购物时间到。

(2)幼儿进行购物,教师观察其活动情况,并指导幼儿完成记录。

(3)师幼交流购物情况。

师:“我们各队各派一个代表来说说,‘我买了什么,又买了什么,我一共花了多少钱?’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3、幼儿进行第二次的购物活动。

师:“第二次购物活动准备开始,请听清楚购物要求。”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一个数和它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根据已有条件寻找不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

3、学习正确书写数字1-4,养成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6只兔子卡片(1只白2只灰3只黑)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学说顺倒

师: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玩个小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玩顺倒数的游戏。

要求:我说倒数,小朋友们就说顺数。

例:

师:1、2、3、4、5幼儿:5、4、3、2、1或者请一名幼儿任意说一个数,其他的幼儿说顺数和倒数。

(2)学习6以内的相邻数。

教师出示6只兔子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朋友们在黑板上看到有什么呀?他们有什么不同,谁会把相同的兔子放在一起,并按顺序排好?

请一个幼儿操作,提问:你是怎么排的`?(你排的时候是怎么想的?)(1只兔子排在前面,2只兔子排在1只的后面,3只兔子排在2只的后面……)为什么这么排?请幼儿上来在兔子下面贴上相应的数字,在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2只兔子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鼓励幼儿说一说。

小结:1比2少,排在2的前面,3比2多,排在2的后面……大家集体说一说

2、操作活动:

(1)给小鱼涂色教师出示未涂色的小鱼图片,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有几条鱼呢?

小鱼说“今天我是来找好朋友的,请小朋友们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吧!”引导幼儿给这5条鱼找好朋友,想一想,上面应该涂几条鱼,下面应该涂几条鱼。

我们在涂色的时候要边涂色边说:4比5少、6比5多,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2)学习学数字1、2、3、4、

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找朋友”的填空组的活动,请幼儿说一说,他是如何进行活动的,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好的小朋友。

(2)表扬能够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单"和"双"

观看PPT,看图片,感知单和双

二、参加动物PARTY

故事情境:今天来了3只小兔子、4只小狗,5只小猫,6只小山羊……,他们要结伴条圆舞曲了,帮他们找找舞伴吧!幼儿操作动物卡片,两个两个拉在一起。

教师:发现了什么?

幼儿:有的小动物剩下一只,没有舞伴;有的.小动物都找到舞伴了。

教师小结:两个两个找朋友,到最后剩下一个,孤孤单单没有朋友,这样的数叫单数;两个两个找朋友,最后都有朋友,没有剩下,这样的数叫双数。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抱双,躲单"的游戏,好吗?

三、巩固单双数--游戏"抱双,躲单"

游戏规则:幼儿根据教

师念或举单数双数,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就把头埋在膝盖上,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就用双手抱住手臂。

四、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 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