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情の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优秀】小班数学教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图形)

2、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3、三个贴有形状标记的篮筐。

4、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出示“魔术箱”):宝宝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是魔术师,我要给你们变魔术,想看吗?

师:123变变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逐一出示图形)

幼儿辨认图形。

二、把图形宝宝送回家

1、师:图形宝宝累了想回家休息了,我们把他送回家好吗?这些是图形宝宝的家,那这是谁的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我们从形状标记上知道了这是正方形宝宝的家。

师(边讲边示范):我把正方形宝宝送回家。

2、请个别幼儿尝试送。

3、师:后面桌上还有许多图形宝宝还没有回家。请你找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宝宝把它送回家,一边送一边要说:我把xx图形宝宝送回家。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铺路

1、师:刚才我们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了。图形宝宝非常感谢我们把他们送回了家,图形宝宝想请我们去他们家玩,可是一阵大风把图形宝宝家门前的.小路吹坏了,所以图形宝宝想请你们帮他把小路铺好,你们愿意帮忙吗?

2、师(出示镂空小路)这就是图形宝宝家门前的小路。宝宝,你们看到了吗,现在小路上出现了不同形状的坑,有哪些形状的坑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3、教师讲解要求,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图形宝宝找朋友

1、师:图形宝宝还想请你们帮他找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2、师(出示大操作纸):请你从这些物品中分别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宝宝的好朋友,找到以后用一条直线将相应的物品跟相应的图形相连。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好的幼儿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看。

五、结束活动

师:好了吗?那现在我们就沿着铺好的路去图形宝宝家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找出红蝴蝶和蓝蝴蝶排序规律进行排列。

2、能够按照两个两个交替排队。

3、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经有排序的经验了。

2、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套排序的红蝴蝶蓝蝴蝶操作材料、教师操作材料、大树。

3、环境创设:数学角上张贴排序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排序图,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铺垫春天的氛围。

师:“小朋友们看,春天到了,谁来了呀?”

师:“原来是红蝴蝶还有蓝蝴蝶一起来春游了,你们猜猜看是谁先飞来了呀?”

2、师:“第一个来的是谁呀?”(出示红蝴蝶宝宝)咦,又来了个谁呀?原来是蓝蝴蝶宝宝,那接下来你们猜猜看是谁来呀?”

师:“有人说红蝴蝶宝宝来,有人说是蓝蝴蝶宝宝来,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谁好不好呀?”

师:“飞呀飞呀,原来是红蝴蝶宝宝来了。”

师:“那接下来会是谁呀?哦,是蓝蝴蝶宝宝呀。”

师:“蓝蝴蝶宝宝排好队了那接下来轮到谁排队了?”

师:“我们来看一看红蝴蝶宝宝,蓝蝴蝶宝宝,红蝴蝶宝宝,蓝蝴蝶宝宝,哎呀,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们赶紧把他们找回来。”

师:“这两个调皮的宝宝,躲到了大树的后面去了,谁能帮助他们两个像前面这些宝宝一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队呀?”

师:“咦这两个宝宝有没有排好呀?”

提问:“那红蝴蝶宝宝与蓝蝴蝶宝宝是怎么排队的呢?”

小结:“他们是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队的,一个红蝴蝶宝宝,一个蓝蝴蝶宝宝,一个红蝴蝶宝宝,一个蓝蝴蝶宝宝。”

二、在排队的基础上增加难度

1、师:“我们把我们的小眼睛闭起来,不许偷看呀。”

师:“哎呀,哪个调皮的宝宝把自己藏起来了?”

师:“你们看一看,谁藏起来了?”

师:“谁来指给我看看哪里的蓝蝴蝶宝宝藏起来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红蝴蝶宝宝,蓝蝴蝶宝宝,红蝴蝶宝宝,蓝蝴蝶宝宝,红蝴蝶宝宝,哎呀,原来是这里的蓝蝴蝶宝宝不见了,我们快点喊一下它好不好?”

师:“你们喊得太小声了听不见。”

师:“哦,蓝蝴蝶宝宝回来咯。”

师:“小眼睛再闭起来,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宝宝不见了呀?我们快把他喊回来。”

师:“红蝴蝶宝宝不见了,红蝴蝶宝宝你快回来,有没有回来呀?哦回来了。”

交换红蝴蝶和蓝蝴蝶的顺序。师:“他们在外面玩了一会,蓝蝴蝶宝宝说红蝴蝶宝宝,我也想排在前面,我也想当小排头。”

师:“红蝴蝶宝宝说好的,那就让你排在最前面吧。”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小蝴蝶们把队伍排排好吧,一只蓝蝴蝶一只红蝴蝶,一只蓝蝴蝶,接下去是什么,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吧。”

师:“呀好了,蝴蝶宝宝们排好了,他们高高兴兴的去玩咯!”

三、幼儿操作“宝宝来排队”

1、蝴蝶宝宝们一起飞呀飞飞过了小河,飞过了草地,来到了公园,他们玩的可开心了,咦,有一只小蝴蝶说我们也来排排队吧。

师:“他们成了两只红蝴蝶,两只蓝蝴蝶,接下来要怎么排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帮他们把队伍排一排吗?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们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小蝴蝶,请你们帮他们排排队好吗,接着上面的小蝴蝶排下去,看要从小旗子的后面开始排排队哦。”

师:“动脑筋想一想,两只红蝴蝶,两只蓝蝴蝶,接下去应该排的是谁。”

四、点评活动

1、师:“我来看看你们有没有帮蝴蝶们把队伍排好,排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排的对不对好不好?”

师:“红蝴蝶,红蝴蝶,蓝蝴蝶,蓝蝴蝶又是红蝴蝶红蝴蝶,后面跟上蓝蝴蝶蓝蝴蝶。

师:“哎呀,你们看看你们有没有排队呀,如果有错误就赶快自己改一下吧”

小结:“小朋友帮蝴蝶宝宝排好了队,蝴蝶宝宝们让我夸夸聪明的小朋友们。”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知道接下去该铺什么。

二、活动准备: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兔子。熊。刺猬),幼儿操作卡片以及各种图形,地板块。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呀非常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

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有一天,他们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还是没回家,他们的妈妈又着急又生气,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们。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生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了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剩下的`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聪明的小兔子

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出来了,找出了规律并且把砖铺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猬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嗷嗷的哭着,他们哭着哭着就走到了我们小二班,小熊和小刺猬一想,小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聪明的,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小路的排列规律

①请幼儿观察小兔铺的小路,让幼儿讨论其规律是什么(发现砖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排列规律)

②再请幼儿集体帮助小熊铺路。先观察:颜色一样,形状不同的排列,讨论一下后面应该怎么排,请幼儿讨论,并且集体说出来(如果小熊的路铺对了,就把小熊换成微笑的,如果不对,还挂着哭着的小熊)

2、请幼儿操作帮助小刺猬回家(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操作卡)(水彩笔)

①教师指导

②请幼儿说出你是怎么铺的。老师小结:观察前面是怎么铺的,后面的要和前面的一样铺下去。

结束部分:集体游戏:铺路

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出来比赛,看谁铺的又快又好。(游戏可玩N次)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红、黄、蓝)分类。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快乐。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不同颜色包装纸的糖果。(红、黄、蓝三色)

2.盘子或篓子若干,不同颜色的贴纸。

3.幼儿从家中自带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名称。

提问:小朋友们喜欢吃糖过吗?老师做了一些玩具糖果,我们来跟它们一起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2.认识糖果的家。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1)出示贴有不同颜色标记的篓子:糖果放在哪个楼子最合适?(请1~2位幼儿操作)你怎么知道糖果放在这个篓子里?

(2)认识颜色标记。

(3)幼儿按颜色标记分一分,幼儿个别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边放边说“送黄色糖果回家”。

3.品尝糖果。

让幼儿选择任何一种颜色包装纸的糖果品尝,并说:“我想吃某某颜色的糖果”。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数数1~5,能点数5的数量。(重点)

2、让幼儿喜欢参与课堂游戏。

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活动难点:

能通过图片的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热身。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听听,是谁来了?

播放音乐《猴子上学》

幼:猴子。

师:哇,小朋友真棒!那就掌声有请我们的'猴子小客人出场。

二、导入。

师:小朋友,猴子有话要跟小朋友说哦!(老师扮演猴子角色)说"各位小二班的宝宝们好,今天我要去上学了,我想请小二班的宝宝们陪我一起去上学,好吗?"幼:好。师:那我们出发咯!

三、主题部分。

1、看ppt,开始学习1~5的数数

师:哇,我们终于来到猴子幼儿园啦!宝宝们看,里面有好多小猴子同学哦!他们玩得好开心呢!

师:那里面究竟有多少只小猴子呢?宝宝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引导小朋友看着图片学习数数1~5)

2、运用故事形式,学习数数1~5。

师:宝宝们,猴子幼儿园好大哦!我们跟猴子一起参观幼儿园好吗?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①我们先来到课室,课室里面有上课的桌子和椅子,有多少张桌子呢?请宝宝们数一数(1、2、3、4、5)

②接着,我们去到洗手间,洗手间有厕所可以方便哦!请宝宝们数一数我们有几个厕所呢?(1、2、3、4、5)

③然后,我们来到操场上,操场上有好多猴子在摘桃子,它们摘了多少个桃子呢?请宝宝们数一数(1、2、3、4、5)

④操场上还有小猴子在比赛跑步呢,我们一起帮它们加加油,好吗?我们一起喊5次"加油"(做上动作)小猴子们比赛赢了,我们一起欢呼5次"耶、耶、耶、耶、耶"!(做上动作)

3、进行数数游戏,加固幼儿对数数1~5的学习游戏《我是模仿小星秀》

老师扮演猴子教练,带宝宝们做不同的动作,每种动作做5下,要宝宝们一边做一边数数,例如:拍拍头、拍拍肩膀、切切手、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脚、默默膝盖等等游戏《小猴子找家》

师:宝宝们,今天和猴子们玩了一天了,开心吗?幼:很开心师:现在猴子们累了,要休息了,你们可以帮猴子找到他们睡觉的家吗?要数清楚每个家有几张床,可以睡多少只猴子哦!

四、结束部分。

师:宝宝们,猴子们回家休息了,我们也要回家了,今天我们和猴子一起玩,学习了数数1~5,回去记得要告诉爸爸妈妈哦!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数熊山》,尝试1-5点数。

2、愿意参与游戏“数熊山”,体验爬小山的愉悦心情。

3、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欣赏《大熊山》故事,儿歌《数熊山》,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老鼠爬熊山。

1、在《大熊山》的故事里小老鼠爬上熊山了吗?

2、今天大熊又带来了好几个朋友来和我们玩“爬熊山”游戏,数数一共有几只熊?

二、边看教具边学习儿歌《数熊山》。

1、出示一只熊,并念儿歌:一只熊一座山。

2、又来了几只熊呢?出示两只熊的粘纸:两只熊两座山。(以此类推至五只熊)注意突出数数,用手指点物数数。

3、一起看图片,念儿歌。

三、游戏:数熊山。

1、“呀!你们看!那里有一座熊山(请一个幼儿做“熊山”,另一个幼儿做“老鼠”来数“熊山”),一只熊一座山,(扮熊山的幼儿弯腰,双手撑地,双腿伸直或跪在地上)。

2、“咦,又来了一只熊!”(再请一个幼儿做熊山),两只熊两座山。(依次请出五只熊)。扮老鼠的幼儿边念儿歌边数山。念完儿歌后,即用双手手指沿“熊山”的身体爬过,表示小老鼠爬过山了。

3、幼儿自由选择扮演角色(“熊山”可以一个人扮,也可以两、三人合作一起扮),边念儿歌边玩,然后角色互换。

【延伸活动】

自由活动时间,和好朋友一起玩《数熊山》的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①继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②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从个位加起的计算方法。

2、情感、能力目标: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难点: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小棒、卡片

设计思路:

教师通过小兔拔萝卜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如向计算加法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并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拔珠子,摆小棒,口算不同的算法得出计算结果)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老师再告诉同学们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用列竖式计算,教师通过板演,介绍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吊板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算式,请小组评一评。最后出示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个萝卜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学生上台板演,评一评,再做P29的练一练第1、2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算式。

2、谈话导入:

师:今天,小黑兔和小白兔一起在山坡上拔萝卜,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小兔拔萝卜挂图)。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理解图意。

2、学生表演,提出问题。

两个同学分别戴上小黑兔和小白兔的头饰并说出我拔了36个萝卜和我拔了23个萝卜两句话。

全班把图意再说一遍: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什么问题?

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提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计算加法问题:出示: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齐读: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一生上台列算式:板书 36+23=

3、讨论、交流、探索算法。

①小组交流(交代交流内容,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各组代表上台演示)

生1:我是用计数器来计算的`。(生用计数器拔珠计算)

生2:我是用摆小棒计算的。(生摆小棒计算)

生3:我是用口算的。(生口算)

③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这些不同的算法的计算结果都一样,都算得很好。今天,老师告诉同学们另一种计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4、教师板演,介绍竖式。

①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 3 6

的前面,横线代表等号写在第二个加数和加号 + 2 3

的下面。②计算方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5 9

从个位加起。

5、巩固练习:

① 计算:5 6 7 5

+ 2 3 2 4

② 列式计算:

23+45= 5423=

③小评委评一评。

6、出示试一试中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全班齐读: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

① 生独立完成:你觉得哪种计算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② 全班交流(吊板) 3623=13(个)

三、巩固新知:

1、P29练一练。

2、口算或竖式。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体验物体从短到长的顺序关系。

2、能根据全范例,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按长短给5根小棒排序。

3、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棒排列的顺序。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纸9《金箍棒》,磁贴:金箍棒长短顺序卡5个;底纸10《水果排排队2》,磁贴:大小水果排序卡苹果(或桃子)5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介绍情境,引出问题出示底纸9《金箍棒》和长短顺序卡磁贴:“一群小猴来到花果山找孙悟空学本领,孙悟空拔下几根汗毛吹了口气,变成了金箍棒!大家看看一共有几根金箍棒?这些金箍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哪根最短?怎么看出来的?哪根最长?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5根金箍棒该怎么发才合适呢?最短的'一根发给谁?”请幼儿自由表达,得出一致意见:最短的一根要发给最小的那只。

2、演示规则教师边说边演示:“好,那我们就把这根最短的金箍棒放到最小的猴子手里(放入框条)。正好跟这个框条一样长,不长也不短。”

师:“其他几根金箍棒该发给谁呢?等一会儿请小朋友自己把这些金箍棒按从短到长的顺序,一根一根的放进框条里,发给这些小猴子。每一根都要不长也不短,正好放进框条里。你会做了吗?等所有金箍棒都发完了,还要按顺序说一说金箍棒是怎样排的?”

3、介绍巩固组活动。

师:“今天孙悟空还准备了一些水果,要招待这些猴子们。这个《水果排排队》的活动你们还记得怎么玩吗?请小朋友从小红旗开始,照着范例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前三个水果,再想一想,剩下的水果怎么接下去排呢?排完以后再说一说,水果是怎么排队的。”

二、分组操作。

1、分组操作逐一请幼儿自选活动。

2、观察指导教师重点观察“金箍棒”组,看幼儿是否理解操作规则。

3、常规提示。

三、交流评价。

1、交流教师:“刚才你是怎么给小猴子发金箍棒的?谁愿意把剩下的金箍棒发完?”请个别幼儿上来完成排序。“他排的对吗?是怎么排的?”

2、评价教师:“今天哪些小朋友学会了把金箍棒从短到长?排好以后你告诉小猴金箍棒是怎么排的吗?你是怎么说的呢?”“哪些小朋友还到其他组去玩了?哪些小朋友会先收好材料再换组?”

3、整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整理学具。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学插板,让幼儿初步了解插板的外形特征、内部构件。

2.学习正确使用插板,对进行常规训练。

3.培养幼儿操作数学插板的兴趣。

【活动准备】 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课前把上课用的小棋子摆在插板上)

儿歌挂图《排队走》。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说儿歌《来做客》,边出示插板,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插板。(说出儿歌的.内容)

2.教师提问:“小朋友盒子是什么形状?(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的)盒盖上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啊有许多小洞洞)它像什么?”

3.教师“摇一摇,哗啦啦,你们想知道里面住着谁吗?我们现在就把它们请出来!首先我们要学会打开小插板。”

4.游戏一:学习使用小插板

(1)教师边说儿歌《喜欢它》,边示范使用方法。(说出儿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练习使用方法。

5.游戏二:学习插棋子

(1)教师示范插棋子,要一个一个往上插。(将各种图案的妻子展示在演示板)

(2)教师引导幼儿练习插棋子。

6.游戏三:整理学具

(1)教师示范收棋子,将棋子翻到图案面,两字手收棋子,把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2)请幼儿练习收棋子,要求吧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7.教师出示挂图,教师幼儿一边共同朗诵儿歌《排好队》,边收棋子。

8.复习一下这节活动的内容,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练习插摞棋子,复习活动中的小儿歌。

小班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体验一起玩的乐趣,养成爱惜玩具的好习惯,懂得玩玩具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

2、复习对“1”和“许多”的认识。

教学准备:

各种玩具、破损玩具两件。

教学过程:

1、组织孩子,引导幼儿说出今天有许多的老师和自己一起活动。

2、带领幼儿说儿歌《走走走》到舞蹈室参加活动。

3、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进行玩耍。教师指导幼儿区别“1”和“许多”。

4、玩具玩完后,以“把玩具送回家”的游戏收拾玩具。以次教育幼儿养成爱惜玩具的好习惯,懂得玩玩具要轻拿轻放。

5、展示破损玩具,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玩具为什么不能玩了?应该怎样玩玩具?怎样爱惜玩具?玩玩具时应该怎么做?请幼儿帮老师将破损的`玩具送回原处。

6、游戏《看谁做的对》

7、简单小结学习内容,带领幼儿说儿歌《走走走》回到活动室。

小班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