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低年级数学教案

低年级数学教案

情念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低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低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低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1、例2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完成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学过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

将复习中的第1题图画在小黑板上,第2题写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

(2)图中空白部分占阴影部分的几分之几?用百分数怎样表示?

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2.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出示上面的复习题后,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同时,请3名学生在黑板上每人做一题

核对第2题时,教师可以说明:这道题是求五年级学生中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占五年级全体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然后提问:

“解答这样的题目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应该以谁作单位‘1’?”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百分数的应用题跟分数应用题类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一)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请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和上面复习中的第2题有什么不同?”

“解答这道题应该以谁作单位‘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口述,教师板书:120÷160=0.75=75%

教师:这道题和上面复习中的第2题相比,题目的条件完全相同,只是问题不同.因为这道题的问题是求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要把结果化成百分数

2.出示练习题:“一班种树40棵,二班种树48棵,二班种树的棵数占一班的百分之几?”先让学生想一想,再提问:

“这道题怎样列式?”

让学生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教师说明: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看清求的是什么,弄清以谁作单位“1”?把数量关系弄清楚了,才能确定怎样列式

3.教学例2

教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农业生产中,要实行科学种田,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然后根据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决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这样既能确保基本苗的数量,又可以避免浪费种子.通常把“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叫做发芽率”(口述后再板书发芽率的概念).求发芽率是百分数在农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应用

口述并板书发芽率计算公式:

发芽率=×100%

教师指着公式中的百分号说明:在这个公式中为什么要乘100%呢?因为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如果公式只写成,不加“×100%”,一般来讲,这只是分数形式,除得的商是小数,而不是百分数.如果在的后面加上“×100%”,相当于乘1,这样就可以使除得的结果化成大小不变的百分数了.所以在计算发芽率的公式中必须加上“×100%”.我们在这以后还要学习像出粉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等,这些也要用百分数表示,所以它们的计算公式也必须加上“×100%”

低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学习新课.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计

摩托车

小汽车

大客车

载重车

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2、学生练习

把课本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数(万)

三、巩固练习

拿一枚1角硬币,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板书设计

省略

低年级数学教案3

第1课时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p116页的练习二十五的第2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感受中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用列表、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迁移思维的能力,进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再一次亲历列表法、假设法等解题的过程,深刻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教学难点: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鸡兔同笼”是一道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许多小数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

师:你知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几种方法吗?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列表法,适合数据较小的问题。

生2:假设法,一般情况都适合,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

师:今天我们复习“鸡兔同笼”问题。

二、自主探究

师: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了19根小棒。(任意两个图形之间没有公共边)你能算出分别摆了多少个三角形和多少个正方形吗?(学生回答)

师: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票价是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15元,买门票共花去210元钱,其中儿童有几人?(学生回答)

师:三年级(4)班48人去北海公园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条,每6人克坐满一条大船,每4人可坐满一条小船,且每条船都没有空位,他们租大船和小船各几条?(学生回答)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生1:借助列表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生2:我学会了化繁为简的学习方法。

生3: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性。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总结得出: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先提出假设,如果假设后的情况与实际不符,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我们可以借助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我们进行调整,从而推算出正确结果,最后还要对结果进行检验。(逐一板书:假设、调整、检验)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假设→调整(列表、画图)→检验

低年级数学教案4

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发展聋生的语言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教学案例

一、问题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与表达感情的的手段,聋校数学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以描述、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语言,又是一种聋生能接受的数学语言。

由于低年级聋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处于感性阶段,主要借助直观的实物或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并逐渐学会使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较清楚地说明思维过程。数学知识系统性强,逻辑严密,对于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不容易接受。怎样才能比较恰当的在计算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使我们所教的对象有根有据地进行解答,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案例背景

(一)聋生背景

二年级有8名聋生,多数失去了听力,且聋生之间的差异较大。A档两个同学的学习能力比较强;B档四个同学上课比较认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接受能力不是很强,理解能力和反映都比较慢,对思维方面的题目要教好多遍才行,上述聋生在学校能基本上达到教师的学习要求,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要求也比较高;C档两个同学是多种残疾,缺乏数的概念。

(二)教材背景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是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比不进位加法的难度大一些,而且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采取摆小棒的方法,加强操作,帮助聋生理解算理。结合操作,教材用图说明竖式演算的过程和怎样进位,并把进上来的1写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以免忘记进位。还在虚线方框中的算式下面注明计算的过程,从而使聋生明确,因为有进位问题,所以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起,使聋生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接着通过“做一做”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计算方法,关键是让聋生掌握进位的写法。

1、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P69/例3

2、教学目标:

(1)使聋生理解100以内数的笔算法则,能比较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2)在教学中发展聋生的思维和语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法则的第三条。

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含义。

4、教学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础练习,训练基本技能

1、口算:(出示多媒体课件,生轮流口答)

6+7=8+3=5+27=

4+9=4+8=34+8=

2+1+4=1+3+5=4+1+1

3+4+1=4+2+1=2+5+1

[说明: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口算中的后半部分连加是为进位加打基础。]

2、用竖式计算:

2318

+5+31

34+23=5742+15=57

3442

+23+15

聋生计算后,师问:这是什么算式?

聋生回答:这是竖式。

[说明:复习用竖式计算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作铺垫,帮助聋生回忆竖式的格式,聋生初学笔算还有“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问题,如在练习中能够解决,可以为笔算加法法则扫清障碍。]

(二)学习新知,提高计算能力

1、、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进位)

讲述:今天起,我们要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中的进位加法。

2、师生共同活动。

教学例3:34+28=

(1)先请一个聋生用小棒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说明:借助直观教具的演示,让聋生从直观上感受到什么叫“相同数位对齐”。]

(2)老师演示:十个

3434

+218+218

262

师板书:个位:4+8=12

十位:3+2+1=6

并讲解:①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

②十位上3加2再加1得6,十位上写6。

指名聋生上来复述思维的过程。

(3)笔算加法法则:

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住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聋生读两遍,老师讲解,让聋生把例题与笔算加法法则对照起来讲一讲。)

[说明:让聋生复述思维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对笔算思路的理解和掌握借助直观教具的演示,特别是通过10根小棒捆成1捆的动手操作过程,更能体会到与十进制计数法有关的“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这一难点,即发展聋生的数学语言,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3、尝试练习。

47+24=7159+18=77

4759

+214+118

7177

(分别请两位聋生上来练习,其他聋生随堂练习,师检查批改,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指导。)

小结。

计算时除了要记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外,还要看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要在十位上添1。

[说明:在尝试练习和小结中根据聋生的特点和教材实际,引导聋生正确地运用语言来说明计算过程和关键的“满十进1”,有利于聋生掌握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法则。]

(三)实践体验,发展聋生语言

1、笔算下面各题。

45+38=8326+35=6165+13=78

452665

+318+315+13

836178

[说明:上面三题,尽管两题进位,一题不进位,但在计算思路上是相同的,即有共同要素。所以,教学时根据迁移规律,应当充分让聋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类推并加以区别。]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6542825

+7+319+416+315

4393646

(分别请四位聋生上来改错练习,并说出错在什么地方。)

[说明:在改错练习中,特别是在找“错在什么地”,既有利于聋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又能进一步培养聋生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3、应用题。

学校大活动的时候小张和小徐跳绳,小张一分钟跳了35下,小徐一分钟跳了27下,两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聋生读题后,让聋生说说条件和问题,然后指两名聋生上黑板练习。)

[说明:通过生活化的题目,一方面引导低年级聋生直观思维,培养聋生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优化课堂结构,使聋生通过课堂教学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

小结笔算加法的基本法则。(全体聋生复述)

(四)作业。P72/7.8

四、反思与体会

1、我从低年聋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聋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层次让聋生练习。第一层次复习铺垫,第二层次教学计算方法,第三层次练习简单的应用,力求层层递进,形式多样,让聋生在旧知识的练习中发现新知识,学会新知识,从量的方面安排也较为恰当。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因为是在20以内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聋生有了在一年级时的口算,学得时候没有碰到多大的困难。一般说来用竖式来写出过程聋生的计算的正确率比较高,我在新授和练习中引导聋生用语言来说明计算过程和“满十进1”,有利于聋生掌握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法则。

3、要使聋生有兴趣学习应用题,要尽量结合教材选用聋生熟悉的材料,使聋生感到应用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事,应用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这方面要逐步创设来源于生活中应用题的情景,调动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注意认知过程,先从直观感知认识,通过摆小棒的动手操作过程,让聋生发挥想象,以取得较好的认知方法,这样既锻炼了聋生学习的能力,又让他们学会知识。

5、聋生在接受新知时,我认为本课时的内容还是多了一些,导致拖堂,如果在尝试练习和改错练习中题目再适当调整一下,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数学语言在教学中运用时,要根据聋生的年龄特点,既要重视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教学用语的艺术性,低年级计算和应用反映了多种多样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可以促进聋生语言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低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说出十位是5的数。

开火车答:说出27后面的5个数。

说出各位是0的数。

2、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 8〇18 15〇15

11〇12 10〇20 9〇6

二、新授: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

(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2)根据数的顺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据数的组成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和45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图。

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

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

三、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低年级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