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野仄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大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设想:

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活动目标: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反思: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能不受容器的大小、形状、位置的变化影响,初步感受液体的守恒。

活动准备:

1.教具:量杯一只。高脚粗细不同的的杯子两只,玩具小熊,鸭子各一只,水(有颜色,便于观察)

2.学具:人手一套杯子,豆子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感知"一样多"的'概念。

(1)出示玩具小熊、小鸭。客人来了,我们请他们喝饮料吧。

(2)将水倒入量杯中,请幼儿观察水的位置,并让幼儿记住刻度。

(3)将水倒入幼儿面前矮而大的杯子。

(4)用量杯量相同的有色水倒入小鸭面前的小杯中。

(5)小熊有点不高兴了,他说小鸭的饮料比他的多,你们认为是这样的吗?

(6)鼓励幼儿想办法证明大小杯中的水是一样多的。

(7)引导幼儿将大杯中的水倒回量杯中验证,观察水是一样多的。

你怎么知道水和刚才的一样多?(水面到达相同的刻度)再将小杯中的水倒入量杯中,问:杯子倒空了没有?水和刚才的一样多吗?

将小杯和大杯进行比较,请幼儿观察:水是一样多吗?

为什么?

2.请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将量杯中的豆子倒入不同的杯子中,并观察其变化验证豆子是否变多或变少。

3.活动小结。

水和豆子没有增多或减少,不论倒进什么样的杯中,都和刚才的一样多。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及三种图形标记。

2.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对三种图形进行初步的分类。

3.乐于参与活动,并能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海洋场景;圆形、三角形设计的小鱼若干;贴有标记的3个篮子。

水族馆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大海场景。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鱼宝宝的家里去,那你们猜猜鱼宝宝的家是什么样的呢?现在我们就去看看吧,出发吧。(听音乐进场)

2.鱼宝宝的家到了,我们轻轻的找个座位坐下吧。你看到了什么?(对呀有蓝蓝的海水;你还看到有绿绿的水草;哦还有美丽的海螺……)

二、出示图形标记,寻找与图形相应的.实物。

1.美丽的家里还有很多的鱼宝宝,有哪些鱼宝宝?(三角形鱼宝宝,出示三角形标记)那三角形宝宝长得什么样?(它有三条直直的边,三个尖尖的角)2.海洋里除了有三角形的鱼宝宝,还有什么形状的鱼宝宝呢?看看哪个宝宝的眼睛很亮的?(圆形鱼宝宝,并出示圆形标记)圆形长得什么样?(圆圆的)3.还有什么形状的鱼宝宝?眼睛再睁大点看看。(长方形鱼宝宝,出示长方形的标记)长方形宝宝长得长长的,方方的。

总结:大海里住着三角形的鱼宝宝,圆形鱼宝宝,长方形鱼宝宝,它们快乐的在大海里游呀游。

三、与鱼宝宝找妈妈做游戏

1.你们想不想和这些鱼宝宝做游戏?(想)现在就一起到大海里游一游,并找一条自己喜欢的鱼宝宝和它跳圆圈舞。(呀,这条小鱼和遥遥跳个圆圈舞,看他们跳的多开心呀。)

2.玩累了,鱼宝宝们想妈妈了,它们的妈妈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三角形的鱼妈妈在哪里?(找呀找,找呀找,找妈妈,呀我们找到了三角形的鱼妈妈啦,这是谁的妈妈?(是三角形鱼宝宝的妈妈)我们跟三角形鱼妈妈打声招呼。三角形鱼妈妈好!

3.我们再找谁的鱼妈妈?(长方形)找呀找,找呀找,找妈妈,这是谁的妈妈?(是长方形鱼宝宝的妈妈)我们也打一声招呼:“长方形鱼妈妈好!”

4.还有谁的妈妈没有找到?(圆形),噢,圆形鱼妈妈躲在这儿呢。这是谁的妈妈?(是圆形鱼宝宝的妈妈)快,也打声招呼吧:“圆形鱼妈妈好!”

四、送鱼宝宝回家。

1.天黑了,鱼宝宝想妈妈了。现在我们就帮助鱼宝宝去找妈妈,记住,要说一句好听的话:“我把三角形鱼宝宝送给三角形妈妈。”(老师演示一遍)快去帮小鱼找妈妈吧。

2.游戏检查。现在范老师看看鱼宝宝和鱼妈妈他们都开心的笑了,他们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很开心呢。三角形妈妈谢谢你们呢。小朋友应该说:“不用谢”。

圆形妈妈也要谢谢你们呢。小朋友也说:“不用谢”。范老师听到有两条小鱼伤心的哭了?为什么呀?(原来小朋友给它送错了,快谁来帮助它?)

3.总结:今天小3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能把三角形的小鱼送到了三角形妈妈家里,把圆形鱼宝宝送到圆形妈妈家里,把长方形鱼宝宝送到长方形的妈妈家里。鱼妈妈和鱼宝宝们非常谢谢你们。

活动延伸:

下次老师再准备小鱼虫,来让你喂鱼宝宝和鱼妈妈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根据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较熟练进行“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有序的.思维

教学准备:小鸡卡片5张、

食盘卡片2 张。

小纸条板书: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继续研究减法问题。

1、读“小猫吃鱼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2、小组合作。可能有哪些情况,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先想一想,再跟同学说一说,最后把想到的听到的所有减法算式写在本子上。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观察吹泡泡图,从这组连环画里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三、应用实践

1、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直接完成在书本上)

2、算一算,指名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你看懂了么?怎么来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小鸡抢食。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小组交流后,独立完成题目。

4、数学故事。

(1)小组交流讲述故事 ,发现问题

(2)小组汇报,提出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的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白纸若干张、书若干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书和纸师:书和纸是一对好朋友,可是他们今天吵架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地说:"哼,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

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请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纸能不能稳稳地站起来,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准备了纸,我们一起试一试,好吗?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3.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的手真巧,通过折、卷等方法,使纸站了起来,纸这会儿开心极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可是,书这会儿又说了:"我不仅能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猜测:纸也能托起书吗?

2.到底能不能,我们试一试。(幼儿再次实验)

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可以任意改变这张纸的形状,让它变小、变矮能托起更多的书。

3.幼儿操作尝试,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五、教师总结:

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和纸的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

活动延伸:

1.老师:工人叔叔阿姨根据纸的这些特性,用纸做出了很多物品,你知道的有哪些?(纸杯、纸箱、纸袋)

2.我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再找找身边还有什么物品是跟纸的特性有关的。

大班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