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沉苍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乘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媒体:

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直接说结果: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 15×39=585 150×39= 15×390=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2)总复习9.

三、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3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能计算出三角形的一个角。

3、能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三角形的知识。

二、重点练习

1、 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哪几类?按角分哪?

每种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2、 第108页第9题。连一连。

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3、 计算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

第32页第1题。生板演

计算等边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

等腰三角形顶角是40度,计算底角的度数。

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是85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4、 判断:

第34页第1题

在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下面画“对号”

生画在书上。先画完的到展示台上展示。并说出为什么?

5、 你能用下面的纸条拼出字母吗?:

第108页第10题

生动手拼一拼,在展示台上展示。

6、数图形:

第108页第11题同桌的同学先互相说一说。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三、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3

复习内容:

书本第116—118页第15—22题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正确进行升和毫升之间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特征的认识;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切实掌握对称轴的含义,加深对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会选择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复习过程:

一、复习升与毫升

我们学过的容量单位有哪些?(升和毫升)升和毫升之间有什么关系?

1、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大瓶可口克乐大约是2( )。

(2)一大桶纯净水大约是20( )。

(3)一小盒牛乃大约是300( )。

(4)一小瓶眼药水大约是5( )。

2、填空:

3升=( )毫升0毫升=( )升

8升=( )毫升6000毫升=( )升

二、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1、三角形有哪些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梯形呢?

3、在书上点子图上画出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书本第17题)

4、出下面每个图形底边上的高。(书本第18题)

学生画,师巡视指导。

5、讨论第19题:

下面每种小棒的根数都足够多。

3厘米4厘米

5厘米2厘米

(1)任选3根小棒围三角形,是不是都能围成?你能围出什么三角形,是怎么围的?

(2)要围出平行四边形,最多能用到几种不同的小棒?最少呢?你能把围出的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这三种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3)要围出梯形,最多能用到几种不同的小棒?最少呢?

6、计算三角形角的度数:(书本第20题)

(1)在三角形中,已知∠1=42°,∠2=68°,求∠2。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它上午顶角是多少度?它又是什么三角形?如果顶角是40°呢?

三、操作题:

1、按要求在方格图中画图

(1)画出左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锤子图先向右平移9格,再向下平移4格。要平移到规定位置,还可以按怎样的方向平移?

(3)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

2、了解自己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学期每学期期末的身高情况,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在小组里交流你的身高增长情况。估计现在自己的身高可能是多少厘米?

四、全课:

通过今天的复习,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4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教学过程: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2、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3.4.53.3.32.2.63.3.5

为什么?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动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交流——汇报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交流讨论——汇报

四、综合练习:

课本P1278P130-13110、11、12、13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理清脉络。能正确、熟练的读写生活中的小数,能将这些数据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2、 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简便运算。

3、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小数,平时你注意了吗?

1、 第106页第一题。

(1) 读出或写出下面的小数。

(2)将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的数据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十分位,将第二题的数据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

2、 请同学们把你收集的信息与同学进行交流。

二、计算练习

1、 口算比赛:第106页第2题: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2、笔算:先估算积或商,再计算。

第107页第4题3.45×0.24.21÷0.75(生板演)

说出计算方法。

3、脱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

第107页第6题。

说出简算过程:

三、解决问题

1、第107页第3、5题。

说出你的解题思路。

2、 看算式编题,并解答:

第107页第8题。

四、游戏

第107页第7题。

五、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0400、9024700、24950000、695200、38000200、305076000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327684、7459

5、估算

2973、7894、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综合练习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7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运动会排名次和购买体育用品等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1.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每年的'六一学校都举行运动会,在运动会中你都参加了哪些体育项目?成绩怎样?(学生说)

2.老师收集了一张上次运动会的跳远成绩记录单,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表格

姓名

小明

小红

小莉

小军

成绩

3.05米

2.84米

2.88米

2.93米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从表格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果想给他们排出名次,想想应该怎么办?(比较他们的大小)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结合老师的要求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我们先来看一下要求

1.独立思考。

2.小组内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交流导思

1.学生汇报,反馈后问: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暂不评价)

3.学生汇报并说比较方法。

4.总结。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的经验总结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呢?

5.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若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四)学以致用

1.按照惯例,运动会结束前学校要公布各班级的总成绩,你们想知道各班的成绩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得分

93.45

92.84

95.84

92.80

97.50

96.85

师:结合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我们来看一下上次运动会哪个班级表现出色,取得第一名,哪个班级的成绩最不理想,需要努力?

2.今年学校为了让同学们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节,运动会又增加了乒乓球和踢毽子比赛,你们想不想参加?你想参加哪个项目?老师去了几个体育用品店分别看了乒乓球拍和毽子的价格,你们来判断一下,去哪个体育用品店比较便宜?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8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归纳总结法

学法

练习法、测试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自学)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四、点拨升华

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

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

1) 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2)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用三角板拼角: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3) 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4) 画指定度数的角。65度、100度、155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练习内容:

1、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

2、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3、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5、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910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与梯形的分类;

3、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加深对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

4、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会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平移和旋转等。

教学资源: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揭题:今天,我们把几个还没有复习的单元来进行归纳和整理。回忆一下,还有哪些单元没有整理过呢?(升和毫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对称、平移和旋转,以及统计。)

提问:在这些单元中,你觉得有困难的内容是什么?(自由发言)

引入:接下去,我们来复习这些知识,希望大家通过复习,对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有所提高。

二、复习升与毫升

1、整理与复习第14题

先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再启发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对升与毫升的认识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整理与复习第15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想法,进一步明确升和毫升的进率:1升=1000毫升,以及相关的换算方法。

3、小结:升与毫升的有关知识。

三、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整理与复习第16题

学生独立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然后交流正确的画法,强化学生对这几个图形的正确认识。

2、整理与复习第17题

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含义,再让学生分别在图中画出底边上的高,并标上直角标记。

3、整理与复习第18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用2厘米、3厘米、4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分别围出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然后结合有关知识的理解,分别回答有关的问题。

4、整理与复习第1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两位学生板演,然后汇报交流,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等腰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5、小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相关知识。

四、复习平移、旋转与统计

1、整理与复习第20题

让学生在方格图在分别画出轴对称图形,并把简单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交流画法,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把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和旋转90度的方法。

2、整理与复习第21题

(1)预先布置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自己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学期每学期期末的身高情况;

(2)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分别有什么优点?

(3)讨论交流:某位同学一至四年级身高增长情况用哪种统计图表示表示收集的信息比较合适?

(4)独立完成统计图;

(5)小组交流:说说从图中能看出些什么?根据统计图中的变化趋势估计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3、小结:平移、旋转与统计的重要知识点。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你们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认真复习,迎接考试,以取得另自己满意的成绩。

标签:上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