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初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精华]大班数学教案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课件PPT,单数,双数磁性字卡,红包,1元硬币一个,1元纸币一张,1到6数字磁性卡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

二,话题引入教师出示红包教师:这是什么?(红包)是的,红包,过年的时候长辈们都会给我们小朋友一些压岁钱,有了这些压岁钱,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你想要买什么呢?

幼儿:。。。。。

教师:嗯,有想买。。那我们上哪儿去买这些东西啊?

幼儿:。。。

教师:是的,那小朋友有没有听说过两元超市啊?(听过或没听过)那你们想想,什么是两元超市啊?(幼儿各抒己见)教师:超市里面有很多很多东西卖,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通通多少钱啊?(2元钱),这就是两元超市。你们想不想和郑老师一起去逛超市啊?(想)展示PPT(5元代币劵)老师准备了一张代币劵,几元的啊?(5元的)你怎么知道啊?(幼儿各抒己见)教师:像这种圆圆的,硬硬的,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硬币)那这种软软的,纸的,叫什么啊?(纸币)像这种圆圆的,硬硬的硬币一共有几个?(5个)那这张代币劵就是几元钱的啊?(5元)嗯,刚刚老师说了要带小朋友一起去逛两元超市的,那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样买东西的?

老师先用两元买。。。再用两元买。。。最后剩下几元?还能买吗?差几个?

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几张代币劵(PPT课件),是一元到六元钱的,小朋友也想想,圈一圈,看看你的`代币劵能买到几样东西?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看看你画的和小伙伴画的是不是一样呢。

讨论结果。收好代币劵和笔。

1.哪几张是两元两元的花刚刚好花完的?像这种两元两元的花,刚刚好花完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双数2,哪几张是两元两元的花没花玩的?没花完的剩几个?像这种还剩一个的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单数。

:单数有哪几个?双数有那几个?

三,游戏今天我们认识了单数和双数这两个好朋友,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庆祝一下吧。老师把代币劵上的数字宝宝请来和大家一起玩游戏。游戏规则:我出单数小朋友自己抱自己,我出双数小朋友和小伙伴们抱一起。

四,结束我们带上代币劵排好队一起去逛超市吧?(播放PPT最后一页)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以同伴10个手指的“藏起”为情境进行10的减法算式的记录,体会减法算式在记录数量变化中的简单、便捷。

2.比较同伴间10的减法算式记录条目的多、少、一样多,体会“有顺序”的操作活动给记录带来的帮助。

3.在游戏活动反复进行中,增进幼儿对“一”、“一”等符号的理解。

4.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两两结伴进行合作运算和记录的经验。

2.教师自制10只手指分别藏起1个到9个的图片,以及对应的10的减法算式PPT课件。

3.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手指游戏。

和幼儿一起玩他们所喜欢的手指游戏。

师:你有几个手指头?你喜欢它们吗?你会用手指头摆造型吗?这个造型要用几个手指头?

(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对手指游戏、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现中’,丰富和加深幼儿有关手指和数量的特殊表象,为接下来的数的运算活动建立“跳板”。)

2.看“图”玩游戏——手指头,藏起来!

(1)介绍游戏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老师喜欢一个“藏起来”的手指游戏。我来藏,你来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师藏了几个手指头。

(2)教师演示,幼儿猜测。幼儿猜测后,教师追问:你怎么猜得这么准的呢?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察、思考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们一共是4个,所以藏起了4个”。

(3)鼓励幼儿自主玩这个游戏。教师可以用激将法,比如说: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让你看“图”玩“藏手指头”的游戏你能行吗?

(4)出示“图卡”,逐张和幼儿讨论图画的意义:这是什么意思?提醒你们藏几个手指头?

(5)幼儿自主看“图”游戏。

(由“藏起”的游戏,自然引发到对“少掉”的直观理解,再分别与数学符号“10”、“一”、 “4”等之间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引发幼儿自主建构“10一4”这一算式中所隐藏的数学运算意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也来玩“藏起”游戏,在动作表现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减号以及减号前后数字的理解认识。这个过程必须以孩子自身的反复动作为基础建构,孩子的理解认识才能深入透彻,日后的应用也才有可能自如流畅。)

3.“示意图”大变身——看看“?”来回答。

(1)将“10一1”变化成“10一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来回答这个“?”你会怎么回答?

(2)结合情境小结“10—1=9”所表达的'完整意思:原来是10个手指头,藏起了一个手指头,还剩下9个手指头。

(3)通过追问,引导幼儿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一”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后面的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4)出示图片“10一4=?”,引导幼儿思考:你会回答吗?你怎么回答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5)请幼儿自主出题进行运算:让你来出“题目”考考大家,你还会出些什么题目?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书写算式,并引导集体中的其他幼儿及时回答。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哪些题目我们回答比较快?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把那些让我们“回答得慢”的题目再快一点呢?

小结:如果让你给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取个名字,你说是什么游戏? (10的减法)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就是“减法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5的组成,知道5可以分成2和3,3和2,1和4,4和1。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活动准备】

1.小盘每人一只,瓶盖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双面雪花片等)。

2.二套练习纸每人各一份。

3.教师用范例表各一份。

4.数形小方块若干。

5.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每人手持5只瓶盖,在小盘里撒,看看瓶盖有几个朝上,几个朝下?(边撤边做记录)

能力强:用铅笔写在记录纸上。

能力弱:用数形小方块在记录纸上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讨论:

(1)你玩出了几种方法?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2)用什么好办法把这四种方法全部记住?

4.小结:撒5只瓶盖按正、反面区分有四种不同的结果。

(边归纳边有规律地记录于范例表中)

5.延伸活动:

(1)可与同伴比比,看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后,也与爸爸、妈妈玩这一游戏,比比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

1.幼儿每人一张图表,上面有许多空格,请幼儿将其补填完整。

提示:

(1)观察表格中的不同点。(圆点与数字的`区别)

(2)按照表格中圆点与数字的提示,正确填写。(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圆点,则下面的空格也用圆点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数字,则下面的空格也用数字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能力强:用笔直接记录于纸上。

能力弱:可用5只瓶盖操作,并用数形小方块表示。

3.讨论:请个别幼儿在范例表中进行操作,并要求全体幼儿验证。

三、讲评、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大班的孩子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初步认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对图形的分割组合比较感兴趣。为了加深幼儿对图形分割组合关系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的发展,为此设计了本节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学习分割、组合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将一种图形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

3、创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2、难点:图形的组合创新。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正方形的卡纸、相机。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的卡纸、一把剪刀。

【活动过程】

一、找图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是谁?你们见过机器人吗?在哪见过?那这个机器人跟你们以前见过的有什么不同?这个是由什么组成的?找一找机器人身体各个部位是什么图形?看看机器人的哪个部位是圆形?……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图形的变化。

1、折一折。

(1)咱们变个魔术吧?(分给幼儿每人一张纸)这是什么图形?老师告诉你,它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会变成两个其它形状的图形。咱们都来折一折,看看它会变成两个什么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自由探索图形的变化。师观察、指导。

(3)幼儿演示变化的结果,一个正方形变出两个图形。

(4)试着折折你刚才没用到的.方法。

2、剪一剪。

(1)用剪刀剪一下使一个正方形变成两个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师观察指导。

(3)说说你的一个正方形变化出了两个什么图形?展示不同剪法的幼儿作品。

3、比一比。

把剪开的两部分图形比一比,它们一样大吗?你们发现了什么?谁的两个图形一样大?(正方形对折后剪开,可以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图形。)

4、拼一拼。

把剪开的两部分图形拼成一个图形,能变成什么图形?(正方形剪开后的两个图形还能合成原来的图形。)

三、图形宝宝大变身。

1、现在把剪开的图形宝宝再继续变化,还能变出什么图形?数一数你现在有多少个图形?你们真厉害!一个正方形能变化出这么多图形。

2、图形拼贴。

用你手中的图形在桌子上拼一拼,既可以组合成一个图形也可以拼成一幅画,咱们看看谁的作品跟别人不一样,谁的更有创意。

3、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试着把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

活动反思】

第一次看到这个活动是在今年的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市直三幼的一位老师讲的,当时眼前一亮,我的感受就是:噢,数学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这节活动打动我的地方有三点:第一是用一样材料(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玩转课堂;第二是老师精炼的语言;第三是神秘的电子白板的使用。因此联系自己的教学,我非常想尝试。正好园里组织优质课比赛,我主动报名参加了。

接下来就是准备的过程。我首先努力回忆人家上课的场景,可是还是有些地方怎么也想不起来,又对着自己的听课笔记一遍遍的追忆,可是还是不如人意。于是上网搜,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查到了一些关于这节课的一些文字材料(主要是针对目标定位的)以及这节课最原始的上课者(上海的陈青老师),我也在网上淘到了这节课的视频,仔细研究起来,结合自己的目标,我自己来了个批判接受的过程,内心在一遍遍的肯定又在一遍遍的否定,毕竟是自己要上,要有自己的思想,带着这样的精神,我准备好了教具,第一次在级部开始了试讲,试讲可以说是非常不成功的,老师们反映课没有亮点,时间太长,就像平时的一节普通课,与优质课的标准还有距离,于是我又开始反思,把试讲的每一个环节回忆,自己再修改,重新制作了课件,经历了多个夜晚的疏理,一遍遍的试讲,不断的提高,才有了那天上课的效果。

总结自己上的这节课,有三个地方可以肯定。第一,精炼的语言。其实这也是牛老师与级部老师为我磨课的结晶吧,可以说课上使用的都是有效的语言。语言的有效性节约了上课的时间,让幼儿听起来目标更明确。第二,过程的完整。当然这其中参考了市直三幼和上海陈青老师设计的方案,有些我也稍有变化,毕竟面对的孩子不同、地域不同。第三,关注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在游戏“碰碰乐”中每次试讲情况都不尽相同,拼出来的图形也不一样,因此在心里我做了预设与生成,我就想如果孩子们这样做了我要怎样引导,那样做了要怎样引导,有一套方案在脑子里,因此才不致于着急,真正关注到了孩子。

大班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