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栗子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将图形分两次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

认识沿斜线方向平移的困难

教学方法:

观察、课件演示、讲授等方法

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雪橇、滴水、缆车等),回忆是什么数学知识。

2、说说下图分别是怎样平移的'。

(1)、重点解决平移的方向

(2)、重点让学生回顾平移的距离是怎样确定的。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演示。

(3)、说说火箭图是怎样平移的?

小结:在平移时要考虑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板书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下图

(1)、先指导学生认清原来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

(2)、思考,可以怎样移动,沿什么方向?

学生汇报,使学生认识到可以向下移动,再向右移动,也可以向右移动,再向下移动。

(3)、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平移。

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情况。

(4)、学生汇报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请他们结合作品进行介绍(注意体现不同的方法)

(5)、了解全班学生完成的情况。

教师小结,并以电脑演示:可以先确定一个点,接着将这个点向右平移6格,连成图形,再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一次移动后的图形向下平移4格。

(6)、思考除了以上两种平移的方法外,还有别的平移方法吗?

教师在图上介绍沿斜线方向平移,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困难。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观察,认清原来与后来的位置,然后尝试解决。

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方法,进行演示。

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平移?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画图,然后请学生在电脑上介绍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做必要的补充和指导。

核对答案,并进行订正。

3、解决实际问题

(1)、思考,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什么地方用到过平移的知识?

引导学生回忆平行线的画法。

让学生根据的平移的知识画出指定距离的平行线。

思考,在画的过程中,谁在平移?

(2)、先指导学生认识必要的方向、路名,然后请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平移才能回家?

哪一条路线,老师会走的多一些呢?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猜测。

四、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对于平移,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掌握的怎样?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和辨析,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严谨。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对比建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

PPT课件,四边形的关系图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若干。

2、学具:

直尺,三角板,粗水笔,课堂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好,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谁想来?

面向全体:请同学们提供准确的信息。

面向猜者:请你根据大家的描述来猜是什么图形,好吗?准备好了吗?开始!

教师逐个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逐个提供信息逐个猜,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即时评价学生或纠正学生的错误。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大家的描述既准确又充分,(拿下长方形和正方形)而描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有些同学的描述就不够准确了。本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设计意图:课始,用“大家提供信息一人猜”这种形式的“猜图形”游戏导入,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学习的起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学生熟悉的,因此提供的信息既准确又充分,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生描述起来就有些困难,这样学生对要学习的问题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求知欲望,自然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联系生活,感知图形。

师:其实生活中就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这是一张“校园一角”的图片(课件出示),请看屏幕。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吗?

学生汇报。

师:来看看同学们找得对不对。(课件演示图片中隐藏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看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老师通过一张图片(教材中的主题图)说明几何图形无处不在,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三、自主探究,建构概念。

师:那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梯形呢?要想研究它们,观察是个好办法。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种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说明,当学生说出“平行”时要让学生到黑板前用手指出平行的对边。

学生指黑板图形说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平行的对边。

师:这只是我们通过观察得出的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师:一号题卡上就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请同学们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它们的对边真的平行吗?拿出一号题卡和工具,开始吧!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大家快速收好工具。谁能说说你的验证结论?

学生汇报。(指定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就图说明。)

师:你们的结论也是这样吗?那么其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不是也具备这样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一组平行四边形。(课件演示:出示3个平行四边形。)

师:请大家看屏幕:第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验证过了,我们用电脑来验证另外两个。

点击课件呈现:两个平行四边形验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师:现在证实大家的.发现是正确的。现在谁能试着说说怎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

学生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抓住关键词板书。

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师:齐读。

师:再来看梯形。(点击课件:呈现3个梯形)。

师:第一个刚才验证过了,发现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现在我们用电脑验证后两个。

点击课件呈现:第二个梯形验证。

教师指图说明:这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呢?(生:不平行)

师:是的,很明显,无需验证。

点击课件呈现:先验证第三个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

师:另一组呢?不太确定的情况下需要用工具验证一下。

点击课件呈现:再验证第三个梯形的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师:看来我们刚才的发现是正确的。现在谁能说说什么是梯形?

学生叙述,教师根据学生板书。

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师:齐读。

师:(指板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虽然都是四边形,都有对边平行,但也有不同,谁注意到了?

生: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中标出重点号。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对比认识的方法,感悟、理解并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已有感性认识,但要用语言准确表述定义,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此,本过程分3个环节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归纳概念:第一,先观察这两种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最先感知的观察到的是“这两种图形都是四边形”;第二,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感知到这两组图形都有“对边平行”:第三。通过观察——学生动手验证——电脑验证不同形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直观地理解并归纳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建立,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归纳自主建构概念。变教师单纯的“教数学”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数学”。】

四、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梯形,请你判断一下好吗?

点击课件呈现题目:下面的图形中。是平行四边形的画“√”,是梯形的画“O”。

师:这些题就在2号题卡上,请大家快速完成。

学生完成。

师:你是怎么写的?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标注。

学生汇报后,教师询问是否有不同意见,如有则汇报并说明理由;如没有则教师询问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看法。重点解决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即时评价学生并注意引导错误学生说明原因。

结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在学生建立的概念之后,设计应用概念判断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完成对于新知的顺应,完善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探讨“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这一问题时,要为学生搭建质疑、争论、思维碰撞的平台,在争论中,学生更深入理解了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进而明确长方形符合这一特征,也是平行四边形。但它也有特殊,特殊在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也为下面“明确关系”的环节作了铺垫。】

五、明确关系,提升认识。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我们研究过的这些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请看屏幕。

课件演示:

师:(一边演示一遍讲解)我们用椭圆形的圈表示四边形,它包含着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包含着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里面包含着正方形。也可以这样理解:正方形属于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属于四边形。

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学生互说。

师:以后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进行完判断、分类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加以巩固、总结、辨析、掌握,又借助电脑的动画演示,顺势导入,让学生在头脑中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几者关系进行了梳理。同学们头脑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图形,而是一个相互有关系的知识网,使学生对这几个图形相互的联系有一个比较清晰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知识系统。】

六、继续游戏,拓展思维。

师:课前的游戏大家玩的意犹未尽,我们再玩一次,好吗?这回由我来演示,大家来猜,有信心吗?

实物投影展示:被两本数学书遮住的一个四边形。

师:这是一个四边形,可惜被两本数学书遮住了一部分。你能猜猜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猜测。

师追问:能确定吗?谁有不同的想法?

当学生说出各种可能性后,教师将他们的猜测归结在一起。

师:有几种可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可能呢?

师将两本书拉到不可能是正方形的位置,问:现在猜一猜,这不可能是什么图形?为什么?生说明。(不可能是正方形,因为它的上下两条边明显比左右两条边长。)

师将右侧的数学书拿掉,露出一条斜边。问:再看,一定不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可能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生说明。(一定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因为已经有两个角不是直角,所以一定不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因为还有一条边无法确定。)

师将左边露出一半,问:一定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生说明。(一定是梯形,因为这个图形的左右对边不平行。)

师将左侧的数学书全部拿掉。证实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师:恭喜大家答对了!

【设计意图:第二次猜图形比第一次的猜图形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是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概念的理解,这样的变式练习是对学生认知的强化,学生必须很好地掌握个图形的特征才能透过现象抓到本质,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同时将游戏贯穿于课堂的始末,使课堂更显完整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

2、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学习内容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及自主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是合作学习还是独立学习及选择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第一层次

谈话:梅峰小学下个月要参加一次鼓号比赛,她们最近一直在坚持训练,很想在这次鼓号比赛中获胜,但是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请大家一起帮忙出出主意,想一想她们该为这次鼓号比赛做些什么准备工作,才能顺利获胜呢?

承接:刚才有同学提到要统一服装,这个主意不错,跟老师想到一块去了。

提问:梅峰小学准备给鼓号队统一购买服装,购买服装时又要考虑什么问题呢这些信息你看得懂吗从这些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如果你是鼓号队员,你应该选择哪一种鼓号服呢为什么

第二层次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会根据自己的`身高来选择合适的服装。那怎样才能知道梅峰小学鼓号队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呢

这是鼓号队员的身高(出示学校鼓号队员身高表格),这1号队员,他又应该选择哪一套服装比较合适呢为什么呢那2号队员呢3号呢4号呢

追问:我们要把鼓号队员的身高分成几段来统计(3段)是哪三段呢

(设计意图: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不知不觉融于情境当中,参与观察,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同时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合作交流,探索统计方法

探究:每一段分别有多少人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每一段的数据呢请同学们小小组合作,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中。最后,根据记录单,完成统计表。当然,同学们在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分工,一位同学来报身高,再安排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最后,要对记录和整理的过程进行检验。

(学生同桌合作进行统计)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来交流一下。

谈话:合计是多少人呢那么这个合计40人是怎么来的呢合计中的40和我们原始数据中的人数一样吗?

合计还能对我们统计出来的每一段的人数进行检验。当然,我们还要及时地把这张统计表的日期填好。

追问:我们已经完成了鼓号队员身高情况的统计表,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还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理念和行为上进行了角色的转变,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评价与反思,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对学生多种整理方法的展示,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策略的多样性,真正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三、回顾交流,总结统计感受。

回顾: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学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板书: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填统计表,分析结果)

小结:其实像这样根据身高进行分段整理,再进行统计的方法我们叫做分段整理数据,(同时板书课题:分段整理数据)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对整理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39;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118)(32+47)+65=32+(+)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们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讨论中理解

60÷4+2×3

60÷(4+2)×3

60÷(4+2×3)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二、尝试中规范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先减再乘最后除

32×800–400÷25

(2)先除再减最后乘

32×800–400÷25

(3)先减再除最后乘

32×800–400÷25

规范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三、质疑中发展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先让学生观察这道题,再思考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

要想知道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合唱组的人数和美术组的人数)

美术组的人数题中直接告诉了吗?美术组的人数应该怎么做?

(没告诉,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列示8+6=1414×2=28)

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列算式84÷28=3

如果列综合算式84÷(8+6)×2对吗?(小组交流)

反馈:不对,因为(8+6)×2是美术组的人数,所以这里要用中括号。

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后讨论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四、巩固练习

下面的运算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订正。

36+65÷5—20

=100÷5—20

=0()

320÷[(24—16)×4]

=320÷8×4

=40×4

=160()

48—(36+350÷50)

=48—(36+7)

=48—43

=5()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混合加减运算。

4、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2、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混合加减运算。

3、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

1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书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运用拓展

1、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小组讨在此处键入公式。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

1、阅读书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数。

2、学生试着解释这些小数的意义。

3、一同探究小数意义。从长度单位“米”来研究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用1米的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有诸多不便。有时不足1米,因此我们可以把1米怎么样?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设计方案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郊游》,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在这么好的天气里,你最想干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3、那我们一起去秋游好吗?

二、新授

1、在秋游前我们都要了解哪些相关的信息呢?学生自由谈谈。(板书: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2、向阳小学四年级的同学马上要到水上乐园去秋游了,他们在秋游前收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信息。(电脑出示,打字声引入,加深学生头脑中的信息)

3、我们看到了这些信息,从刚才我们讨论出的四个方面来分析。

4、首先我们来看人数,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有关人数的信息。多少人?(板书:150人)

5、接下来看包车,哪句话有关包车信息?一共要包几辆车呢?(3辆)你怎么看出的?(15052大约3辆)一共需要多少钱?哪句话告诉我们的?你怎么算出来的呢?(3300=9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900150=6(元))900是什么?(共花费多少钱?)150是什么呢?(实际去的人数)用共花费的钱去除以实际去的人数得出每人需要花费多少钱。

6、门票呢?哪几句相关信息?你们选哪种?(团体)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满足30人以上,便宜等)每人多少钱?(2元)

7、最后是游玩项目及定价,我们来看一看。划船,每小时8元,4人一船。每人要多少钱?(2元)那如果你一个人去呢?一个人去乘一船,多少钱?(8元)你觉得怎样乘坐比较合算?乘快艇呢?你们怎么理解的?

8、看完这些相关的`信息,我们来替向阳小学的同学来算一算。每人乘车和买门票一共要交多少元钱?(2+6=8(元))

9、用20元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回答问题。最多可以玩6个项目,正好20元。最少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自由讨论。

10、如果你是向阳小学的同学,你准备向家长要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样安排?(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11、刚才我们替阳小学的同学做了秋游前的计划,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他们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相关的信息的?(电脑闪烁: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三、活动设计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出去秋游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马上也要去苏州乐园去秋游了。我们也要在秋游前了解相关的信息。

2、我们在课前分小组了解了些信息,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

3、首先人数,多少人?(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边输入到电脑中,约350人)四年级师生共350人。

4、包车呢?学生了解,有大客车和中巴车两种。大客车最多可乘坐52人,每辆每天500元左右;中巴车最多可乘坐25人,每辆每天300元左右。你们选哪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那么我们选择大客车。一共要包几辆车呢?(7辆)你怎么看出的?(35052大约7辆)一共需要多少钱?你怎么算出来的呢?(7500=35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3500350=10(元))

5、门票呢?(儿童(1.2米以上):30元成人:60元团体(20人以上):35元)哪组去了解的?有三种,你们选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6、游玩项目呢?学生说一说都去了解了哪些游玩项目及价格。选择一些同学们喜欢玩的并适合同学们玩的,打在电脑上。

7、同学们真有办法,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一切准备就绪了,下面就是你们制作设计方案表的时候了,这要小组合作完成,看看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好。好,小组合作开始。

8、下面就该是欣赏你们精彩方案的时候了,哪一组想先上来。请2到3组上来自己分析小组制作的方案表。有值得表扬的就发苏州乐园的免费游玩项目的门票。

9、还有哪一组想上来的,我们下课之后再来研讨。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

开展秋游活动必须定好地点、人数、核算好费用,在这次秋游之前制定的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你认真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这里,老师就祝同学们秋游愉快。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学生4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2)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多媒体演示图片。

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拓展思维,认识分数名称。

(1)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来吗?

(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出示例6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比较?

反馈。

用相同的方法比较第二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巩固练习。

P95页做一做1、2、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9

一、童话激趣,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56。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6的中间(25.6),再跳到2和5的中间(2.56),小数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点搬家。”

师:(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小数点为什么要搬家?它怎么搬家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观看动画:

1、(动画)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顾客真不少。小数点说我去玩一玩。顾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电话:小数点快快回家。小数点接到电话急忙回家。它随便找个位置就跳了上去。(¥4.00)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数点搬到了4的前面(¥0.40)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小数点很开心,想着“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吧!”小数点又往左再搬到了一次家(¥0.04)。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二)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师: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山羊快餐店从一个客人都没有,到现在生意比以前更兴隆。这是为什么呢?

(生说)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回来后,快餐价格的具体变化。

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归纳: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这时,快餐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填书本上40页的`试一试)。

师: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实践应用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综合应用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8528500.02850.00285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扩大__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__移动__位。

3、小山羊要去进货,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你能帮它过河吗?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说一说

六、教学反思

1、创设快餐店的情境,为新知识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自由拓展的平台。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猜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如:当学生观察发现四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移动时,相邻两个数是10倍关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乐意继续探索下去。

3、给学生提供讨论、合作、交流的平台。如:学生获取了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会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索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搭建了学生联想的舞台,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认识,又使学生的思维获得了提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0

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重点角的意义

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

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名称图形联系区别

线段

射线

直线

小组汇报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

引导想象

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二、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

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

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

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

1、P36“做一做”1、2

2、P39、2、

四、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板书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五、课后作业:P40、8学生汇报:直直的,有两个端殿,能测量

学生观察思考后汇报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

指出:

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

(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