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离沫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关于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练习九7-12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红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基础知识练习。

1、70×7060×9080×5011×4030×8020×7040×6031×20

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通过练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

二、探究新知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四、思维训练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200×3032×1074×10020×4060×506×10010×70012×3034×440×6+8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3、海龟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巩固复习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学生能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尤其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总结出了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总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16页例2

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课本第112页的第2、3、4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并通过反思进行自己正。

2、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达到计算熟练,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

二、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1)直接说出答案。 (回答语句要说完整)(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2、估算练习。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要求:(l)直接说出答案,学生回答语句要完整。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时,不一定都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

3、笔算练习。

22×14 11×25 45×34 86×13

91÷7 8÷6 609÷35 62÷4

要求:(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2)汇报结果,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结合题目,归纳出注意点:乘法计算中:(1)要注意进位问题;(2)要注意积的书写位置。

除法计算中: (1)商的书写位置;(2)除数与商的积的`书写位置(数位对齐);(3)被除中间有O的除法计算;(4)商的中间,末尾有的除法。

三、知识梳理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一说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进行交流后、回答、教师板书:因数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笔算乘法、进位笔算、被除数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

计算:856÷7 2309÷3 2832÷4

四、课堂活动

1、计算2346÷5并验算

要求: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独立计算。汇报结果,并说一说除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验算中,要注意什么?

2、课本第112页的第2、3、4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1~4、13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导入新课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新知识点:

1、口算除法

(1)口算。

(2)估算。

2、笔算除法。

(1)基本的笔算除法

(2)除法的验算。

教学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景中。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

(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中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轻声的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或与同桌)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过程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的说过程、说算理,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2、拓宽主题图的情景视野。

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学习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时,老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和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①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作用,认识到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②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数学结合起来。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业,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③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 )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60。又如,在验算除法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1、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3、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这题如何考虑?

240÷3=。

4、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二)课堂练习:做一做。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30 40×30 60×700 32×40

80×70 90×42 65×100 700×2

60×72 48×20 37×20 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

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

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

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后半部分的内容。在该单元前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会在实景中辨认东、西、南、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课我设计在课前让学生超前预习: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这一方面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布置学生课前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找的答案涉及面广,在课堂中交流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交流、汇报收集到的信息,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用来解决“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这个问题。在练习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方向板,将知识进一步内化。接下来,先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再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说出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这两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实景中的八个方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最后利用我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用刚学过的四个方向描述某省市所在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

的吗?

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 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 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 面。(参看课本第3页)

2、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分组方法:异质分组,汇报顺序: 3、4号先汇报,1、2号作补充,不同的方法说出每一步的思路)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描述方法。

(1)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特点?

四、达标训练

1、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2、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3、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4、填空。

五、堂清检测(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

)方,

左边是(

),右边是( )方。

2、傍晚,夕阳西下,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 ),左边是()方,右边是( )方。

3、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学校的北面是( ),学校的南面是( )。阳光超市的东面有( )、( )。

(2)少年宫的西面有( )、( )。

4、坐在自己的座位看看你的东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5、你家的大门是朝哪个方向?东南西北的邻居是谁?和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6页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