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ぐ夏筱沐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经历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景,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制作作息时间表,并根据表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校作息时间表,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

学具钟,纸片

教学方法:

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引入。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课、放学、休息都有一定的时间。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爱惜它,科学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认识这张表吗?

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组织观察:你能从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把你们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上学时间是8点20,过了8点20就迟到了。

老师引导谈话,引入新课:知道作息时间表的用处吗?

你想自己编一张作息时间表吗?(板书课题。)

二、制作时间表,探究简单的时间计算。

1、出示白纸片,安排制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可制作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时间表。请小组成员共同商量,讨论,分工合作,并用学具钟拨一拨。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

2、体展示汇报:请每小组选代表把你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放在投影仪下,并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选出来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分析表里的内容:仔细看看这张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如:上午10点同学们在干什么?

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第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

谁设计的最合理?

4、鼓励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完成书上68页的.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

1、投影书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读题,给学生思考和动手寻找答案的时间,再请学生回答。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拨钟,时针走了2圈,就经过了2个小时。

2、投影第2题

请仔细看看两个钟面上指针有什么不同?

时针和分针指的地方不同。

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

1小时30分(90分钟或1个半小时)

引导学生说一说: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题

先组织学生看懂上面三副图的意思,先估计一下,每幅图发生在几点钟?

再联系图意认读钟面时间,填写在书上。

最后借助学具钟拨一拨,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孩子)

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订正,相互批改,给能干的小伙伴画上一颗☆。

四、拓展性学习

1、估一估:你上学时,路上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2、实践活动:请你在上学的时候,记录一下你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再算算路上经过的时间,在小组内交流,并比较一下自己估计的准不准确。

五、总结。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2

教学目的:

1、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让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资料,初步了解分数产生的条件、背景和发展史。

2、让学生在玩学具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单位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教学难点:

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教具、学具:

苹果、一分米、方块、小棒、小旗、小刀、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介绍分数的产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查阅资料,谁能结合你的资料来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事?(学生举手)

师:(指手里拿着一本书的女生)你来说说。

(女生拿着自己查的资料走到讲台前,把自己的资料放在实物投影下)

生说:我是从《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查到的。分数起源于分。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动要平均分配果实和猎物,逐渐有了分数的概念。以后在土地计算、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测量过程中,当所用的长度单位不能量尽所量线段时,便产生了分数。

师:您查的挺好的。通过她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分数起源于分。

师:(看到有学生举手,指其中一男生)你来说说。

男生:(拿着资料来到讲台上的实物投影前,指着资料书)我是从《新编小学生数学词典》上查到的。人类在生产劳动的长期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分数,起初是使用具体的分数,如二分之一用"一半"来表示,四分之一是用"一半的一半"来表示,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了诸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等分数。

师:嗯,好,请回。通过他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最初的分数表现形式和现在的表现形式一样吗?(学生齐说不一样)1/2是用"一半"来表示1/4是用"一半的一半"来表示,那么,照此推算1/8就是(学生齐说一半的一半的一半。)

师:看来同学们是真理解了,那谁还有别的资料吗?

(学生举手)

师:(指一女生)好,你来。

女生:(拿着资料走到实物投影前展示)我是从资料书上查到的,我把它摘抄到我的笔记本上。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的资料查的不错。今天我们就不一一交流了,建议课后大家再把查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通过这几个同学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分数实际上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探索分数的意义

1、小组探究,共同参与。

师:我们三年级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说出几个具体的分数吗?

(学生举手)

甲生:3/4,1/2,1/20,88/100

师:嗯,说的还挺多。

乙生:1/10,1/100,1/50,1/60

师:你也知道很多分数。

丙生:2/4、2/8、5/10、20/100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分数,那要是给大家几种材料,你们能动手分一分,并且用分数来表示吗?

(学生说能)好,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五分钟左右。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了解情况。)

2、汇报交流,力求创新。

师:大家得到分数了吗?哪个小组来说你们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举手)

师:(指甲组)你们来说说。

(一个学生代表甲组,拿着一个苹果走到实物投影前)

甲组:我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教师板书:平均分分数1/2)

甲组:我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教师板书:1/4)

甲组:我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八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八分之一。

(教师板书:1/8)

甲组:这样,依次类推,可以分成许多份,得到许多分数。

师:行不行啊,老师感觉他里面有句话说的非常好,谁来说说。

生说:依次类推。

师:那你明白依次类推是什么,意思吗?

生说:懂,就是一个一个往下类推。

师:也就是说还可以再接着分,看来这个小组已经想的很透彻了,谁还有别的材料需要展示的吗?

(学生举手)

师:(指乙组)你们来说说。

(一学生代表乙组,拿着一分米的纸上来展示)

乙组:我们小组是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1份就是十分之→。如果把;2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如果把它平均分成5份f飞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c

(教师板书:1分米1/10)

师:他刚才说了很多分数。咱就按照这个同学刚才说的,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除了十分之一,我们还能得到别的分数吗

一生:把这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份,就是十分之一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十分之二,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十分之三,这样,依次推下来,就可以得到十分之几。

师:也就是表示其中几份就是它的十分之几,你们同意吗?

(学生齐说:同意)

师:谁还有别的材料需要展示吗?

(学生举手)

师:(指丙组)你们来说说。

(两个学生代表丙组,拿着八个方块到前面来展示)

丙组:我们把八个方块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

(教师板书:八个 1/2 )

丙组:把八个方块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两份就是四分之二,三份就是四分之三。

(教师板书:1/4、2/4、3/4)

(教师看到下面同学有很多急着举手的)

师:你们有问题吗?

一女生:他把它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两个方块,他为什么说是四分之一呢?展示的丙组男生回答:把这八个方块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女生质疑:这其中的一份是两个方块,为什么说是1/4,我还不明白。

丙组男生:因为这两个方块组成一份。

师:你满意吗?

女生:不满意。师:不算很满意,那你们能再来解释解释吗?

丙组女生很急切的解释:因为它要分成4份的话,这两个方块,并不是论块,而是论份,这两个方块组成了一份,是四份中的一份,所以是四分之一。

师:你说的很有特点,看来这是一个难点。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要把八个方块看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方块或者四个方块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那谁还有别的材料需要展示。

(学生举手)

师:(指丁组)你们来说说

(一生代表了组,拿着10根小棒走到前面展示)

丁组:我这里有10根小棒,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这一份,就是十分之一,然后,再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再把它平均份成两分,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教师板书:10根小棒1/10、1/5、1/2)

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把10根小棒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那这一份是几根小棒?

生:是5根小棒。师:很好,请回,(指举手的同学)你想展示?

生:我这有6面红旗,我首先平均拿走一面红旗就是六分之一。拿掉两面红旗就是六分之二,依次类推,把六个红旗都拿完了,就是六分之六。

师:平均拿走一面红旗是什么意思?

生补充:我想换一种说法,就是把这六面红旗平均分成六份,拿走其中的一份就是六分之一。

师:你说的真好。我们要想得到几分之几时,必须要先把它平均分成几份。

(教师板书:6面小旗1/6)

3、抽象概括,构建新知。

师:我们刚才得到了很多的分数,(指黑板)以前我们研究过了分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分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计量单位)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分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这些我们通常都可以把它们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除了这些你还能再举几个单位"1"的例子吗?

生:一个西瓜。

生:一个蛋糕。

生:一个苹果。

师:刚才同学都举的是一个物体的,还能举一些别的吗?

生:10个人。

生:10本书。

生:8个铅笔盒。

生:5瓶啤酒。

生:3块橡皮。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单位"1"。那你能结合刚才的这些例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分数吗?小组先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一分钟左右)

师:谁来说说。

甲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乙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师:刚才都是说分一个物体,还有没有别的啦?

丙生:把几个同样的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师:通过你们说的,教师知道你们已经明白了,那么到底数学家是怎样归纳的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展示: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找生读,学生质疑。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分数的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师:那你能通过3/10,说说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生:分数线、分子、分母组成。

师: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

师:这一物体也就是单位。

三、 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填空;

(1)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这堆苹果的( )两份是这堆苹果的( )。

(2)把今天来上课的同学平均分成()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二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3、糖块游戏。

拿走9块糖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走剩下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剩下糖的1/4,拿走几块?

四、总结(略)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3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3—34页的例2和例3。例2是以探索圆锥的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为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例3则是在例2的基础上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核心能力

在探索圆锥的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发展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探求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圆锥与圆柱的联系,发展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五)学习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锥的体积》名师课件、若干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沙子和水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请你整理出来。

(2)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请整理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物体的体积公式以及圆锥体积的推导,深化转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为圆锥体积的推导埋下伏笔。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出示沙堆)

师:你们有办法知道这个沙堆的体积吗?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各种办法。

预设:把它放进圆柱形的'容器里,测量出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就可以知道等等

师:能不能像其它立体图形一样,探究出一个公式来求圆锥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出求圆锥体积公式的必要性。

2.问题探究

(1)观察猜想

师:你们觉得,圆锥的体积和我们认识的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可能有关?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圆柱,圆柱的底面是圆,圆锥的底面也是圆……)

师:认真观察,它们之间的体积会有什么关系?(出示圆柱、圆锥的教具)

学生猜想。

(2)操作验证

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亲自验证。

实验用具:教师准备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各种圆柱、圆锥模具,一些水。

实验要求:各组根据需要先上台选用实验用具,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做好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号圆锥2号圆锥3号圆锥

次数

与圆柱是否等底等高

学生选过实验用具后进行试验,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收集有用信息。

(3)交流汇报

①汇报实验结果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②分析数据

师:观察全班实验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大部分实验的结果是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也有两次多或四次等)

师:什么情况下,圆柱刚好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水?

各组互相观察各自的圆柱和圆锥,发现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也可以说成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是不是所有符合等底等高条件的圆柱、圆锥,它们的体积之间都具有这种关系呢?

老师用标准教具装沙土再演示一次,加以验证。

③归纳小结

师:谁能来总结一下,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4)公式推导

师:你能把上面的试验结果用式子表示吗?(学生尝试)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圆锥的体积公式及字母公式:

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S=sh

师:在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条件最重要?(等底等高)

进一步强调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存在这种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猜测,让学生感知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渗透转化的思想。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感知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考查目标1、2

(5)实践应用

师:还记得这堆沙子吗?如果给你了它的高和底面的直径,你能算出这堆沙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5t,这堆沙子大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师: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

(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学生试做后交流汇报。

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V=π()h来求圆锥的体积。

师: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注意要乘以,因为通过实验,知道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3.巩固练习

(1)填空。

①圆柱的体积是12m,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m。

②圆锥的体积是2.5m,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m。

③圆锥的底面积是3.1m2,高是9m,体积是()m。

(2)判断,并说明理由。

①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②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倍。()

(3)课本第34页的做一做。

①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cm2,高是12c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②一个用钢铸造成的圆锥形铅锤,底面直径是4cm,高是5cm。每立方厘米钢大约重7.8g。这个铅锤重多少克?(得数保留整数)

4.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V圆锥=V圆柱=Sh。

(三)课时作业

1.王师傅做一件冰雕作品,要将一块棱长30厘米的正方体冰块雕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雕成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30÷2=15(厘米)

×3.14×152×30

=235.5×30

=7065(立方厘米)

答:雕成的圆锥的体积是7065立方厘米。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题,要在正方体里面雕一个最大的圆锥,必须满足圆锥的底面直径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圆锥的高也要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在实际中感受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同时为下面在长方体里放一个最大的圆锥做了铺垫。考查目标1、2

2.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可以怎样放?怎样放体积最大?(测量教室长12m,宽6m,高4m.先计算,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有一定的难度,在考察学生对圆锥体积理解的基础上,又综合了长方体的知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比较高。

①以长宽所在的面为底面做最大的圆锥,此时圆锥的高为4m,底面圆的直径为6m.

②以宽高所在的面为底面做最大的圆锥,此时圆锥的高为12m,底面圆的直径为4m.

③以长高所在的面为底面做最大的圆锥,此时圆锥的高为6m,底面圆的直径为4m.

以上三种情况计算并加以比较,得出结论。考查目标1、2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4

教学内容: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具准备:

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如

(1)班级人数多了,课桌椅的数量也变多了;人数少了,课桌椅也少了。

(2)送来的牛奶包数多了,牛奶的总质量也多了;包数少了,总质量也少了。

(3)上学时,去的速度快了,时间用少了;速度慢了,时间用多了。

(4)排队时,每行人数少了,行数就多了;每行人数多了。行数就少了。

2、这种变化的量有什么规律?存在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板书: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情境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

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体积也不同,高度越高体积越大;高度越低,体积越小。

(2)出示表格。

高度/㎝ 2 4 6 8 10 12

体积/㎝3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底面积/㎝2

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是25㎝2。

板书

教师: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

(2)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①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少,而且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②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要求学生把握三个要素

第一,两种相关联的量;

第二,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

第三,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三要素可再省略:1.相关联;2.同时变化;3.比值一定)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Y/X=K(一定)

(4)想一想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举例说明。如

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单价一不定期,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正比例。

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正比例。

2、教学例2。

(1)出示表格(见书)

(2)依据下表中的数据描点。(见书)

(3)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4)看图回答问题。

①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

生:175㎝3。

②体积是225㎝3的水,杯里水面高度是多少?

生:9㎝。

③杯中水的高度是14㎝,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描出这一对应的点是否在直线上?

生:水的体积是350㎝3,相对应的点一定在这条直线上。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体会?

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成正比例量的.图像特征。

3、做一做。

过程要求

(1)读一读表中的数据,写出几组路程和时间的比,说一说比值表示什么?

比值表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速度)

(2)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成正比例。理由

①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②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时间减少,路程也随着减少;

③种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一定。

(3)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时间的点,并连接起来。有什么发现?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

(4)行驶120KM大约要用多少时间?指导学生估算的方法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课堂小结

说一说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学生回答成正比例的理由时,语言表述不清楚,要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正比例中的三要素来回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七第1~5题。

练习补充,可以从中挑选有关正比例的练习,其它可等学习反比例后再做。

板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

相关联;同时变化;比值一定

x×y=k(定值)

教学反思:

反思的第(1)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资料上解释: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那么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算不算两种相关联的量?第(2)个问题是:类型过于多,到底怎么帮助学生整理方法。一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基本上理解了正比例的意义,但是对于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孩子们还是感到困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上我处理的不够好。我要再去请教其他老师,吃透这个知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5

设计说明

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几何作图技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三点:一是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二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三是通过画垂线,发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如下设计:

1.体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究,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方法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美。

2.以目标为主,活化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三角尺直尺

学生准备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识。

(1)什么叫平行线?什么叫垂线?

(2)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行线和垂线。

2.你能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

(1)组合法。(利用两把三角尺画)

(2)描边法。(利用三角尺描)

(3)用量角器画。

3.揭题。

师:你们知道怎样画出一条直线的垂线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自由尝试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过程,既能使学生深入体会垂直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引出如何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合作交流,探究画法

1.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①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自学画法。

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法。

③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述步骤:

a.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b.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c.从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起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是垂足),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d.标出直角符号。

师:谁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一下老师的操作步骤?(学生边口述,教师边板书)

三个步骤:边线重合;平移到点;画线标号。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上面总结的步骤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后集体评价)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①学生独立试着画。

②在小组内交流画法。

③归纳总结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步骤。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6

活动目标: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圆,正方,长方形,三角形活动重点: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能够数出来

活动难点: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能正确数出多少种图形

活动过程: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5、认识球体和三角形也同样列举出一些道具,例如:乒乓球、篮球、三角尺等。让幼儿在很直观的辨认出各种图形,并让幼儿自己列举出生活中都看见过哪些实物是什么图形?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正方体、球体、三角形呢?

课题10以内连加法第11周第4—5课时

活动内容:10以内连加法活动目标:1、学会连加法2、能够准确计算

活动重点:学习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活动难点:正确,快速的计算活动过程:一、口算练习

4+4 2+3 5+2 2+5 6+2 7+1 8+1 7+2 7+3 10+0 9+1 4+4 2+8 2+6 2+7 6+4 4+3 5+5二、新课学习

教室里有2个同学,不一会来了3个同学,又来了2个同学,现在教室里共有多少名同学呢?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材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列竖式计算:96÷8 145÷6

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老师想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卡,让学生边读题,边说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

同学们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学们今天上午交上来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一:学校买来92根跳绳,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列式解决吗?(92÷30)

为什么用除法?(这道题是让我们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计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3(个))

92÷30,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你会算吗?

出示学习指导:

1、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2、同桌交流,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样算?

2、让学生上台板演竖式,并说出笔算的方法。

学生在说完笔算方法后,追问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3、出示问题二:学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牵大手,安全常相伴》20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让学生独立解决,独立笔算后汇报。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要看前三位)

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商“6”,“6”应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巩固内化

1. 用竖式计算。

60÷20 96÷40 140÷20 160÷30 585÷80

2.改错题(看书上的83页)

3.问题三:一个足球2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笔算经验?说一说笔算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5.问题四:学校组织学生秋游,共有师生280人,如果每辆车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辆车?

四、全课总结。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8

一、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1、6题。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

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 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 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 体验1秒的长短。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 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师:(出示课件)

飞机 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 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 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5500米

卫星 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 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

生:(惊叹)

(增加知识积累。这些孩子年龄较小,家庭状况也并不太好,课外书很少,我预料到不太可能有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获得和关注的内容,开阔他们的眼界。)

师: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谁记得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多少?

生:12秒91。

师: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事情也让你觉得连1秒钟的时间都非常重要呢?

生: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4. 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学生又不自主地跟着数数)

(再一次观看动画,让学生刚才散乱的思绪收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直观演示“10秒”是怎样数出来的,而且是由学生自觉自愿地数,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

生:(抢答)10秒。

师: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生: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5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15秒。

(在给同学出题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几秒钟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锻炼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以便能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对学生提出的明显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及时指导,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比如说脉搏的跳动,我就是让学生真的按照中医诊脉的方法找到寸关尺的部位,体验一下脉搏跳动的速度,并且为他们看时间,让他们了解10秒钟自己的脉搏大概跳动了多少下。)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充分认识几秒。学生在这时候争先恐后,十分高兴。手中的学具钟表可以拨时间,闹表可以计算时间,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5. 教学1分=60秒。

师:有没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学?

生:没有。

师:同学们真棒!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是吧?

生:是。

师: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道难些的题,同学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主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表,然后把结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1分=( )秒)

师:谁把你们的观察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生: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

生: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

生:秒针走一圈是60个小格,是60秒,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所以分等于60秒。

生:……

师:大家观察到的都是这样吗?

生:是。

师:老师也观察一下。同学们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课件,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师:真的是这样啊,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板书:60)

生:(齐读)1分=60秒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连这么难的问题也能研究出来,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们说的半分钟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上。)

6. 体验1分的长短。

师:刚才我们同学说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钟需要拍多少下手?

生:30下。

师:1分钟呢?

生:60下。

师:好,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男同学拿笔,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活动: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然后交换。)

师:(统计结果:最快的可以写到72,最慢的写到31。)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看看谁一分钟时间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别出心裁。

(放映课件,钟面滴答滴答的行进一分钟)

(再次放映课件,学生自由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生:我写了35个字。

生:我把上衣脱下来再穿两回。

生:我系了三次红领巾。

生:……

(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再一次体验“秒”,难度也随之加大,鼓励学生估算出大概的时间,渗透估算意识,并把活动延伸到课外,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拍手、写字,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动作体验活动,活,但绝对不会乱;安静地想一分钟也是体验的过程,比拍手体验更准确,而且是让学生亲眼盯着钟面上的秒针转动了一圈,再一次巩固1分=60秒的结论;自由活动是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创造性。经过前两次的体验,学生基本能够正确控制自己行动的时间。体验过程动静交替,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7. 小结

师:同学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1分钟呢?

生:40个。

师:这40个1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说明同学们也会充分利用时间,你们真棒!不过,老师还想让同学们思考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大多数钟面上都有秒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看秒针认识时间和看秒针知道经过几秒,那么除了有秒针的钟表之外,还有其他的计时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几秒的时间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电子辞典,这个位置有两个小小的数字,它们就表示秒,你们还能搜集到其他的计时工具吗?如果搜集到了,下节课把它带到课堂上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计算秒的工具还有秒表,但不常见,家长的手机上一般有这个设置,学生可以通过询问和自己操作找到,不过带到课堂上的可能性不大。带有“秒”计时的电子表也不太常见,所以需要搜集,下节课展示给了他们充分准备的时间。)

(三)作业

1. 课后练习十四第1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学生在课上做,集体订正。

2. 课后练习十四第6题。学生回家自己看钟表统计时间,然后完成。

(四)总结全课

(重新回到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图)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到现在我们已经倾听过九次新年的钟声,对吗?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会重新回来,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吗?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生:老大徒伤悲!

师:让我们再一次倾听新年的钟声,倾听时间远去的脚步声……

(放映课件:全体倒计时,新年的钟声敲响)

钟声回响中下课。

(最后总结重新回到主题图,情境设置具有完整性。)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生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概念、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演示动画角的认识。

2。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揭示并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引导探究

1。(1)演示动画直线、射线、线段

(2)启发提问:手电筒、太阳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看作射线呢?

(3)小组讨论: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联系: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区别:端点数不同,线段的测量长度直线、射线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2。初步认识角

(1)演示课件角的认识。(从一点引出4条射线)

提问:①你能从中找出多少个角?(最多6个)

②如果只想得到一个角?该怎么办?

(2)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认识,演示角各部分名称。

(4)引导学生利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小钉子摆角。

教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①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

②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

③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3。联系实际,深入感知。

(1)提问:联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哪有角?

(2)启发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出或剪出一个角。

全班进行比赛,看谁的角最标准。

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顶点和边、感受角,教师选择有代表的角巾在黑板上展示。

(3)观察黑板上的角,按照角的大小请同学们排出顺序。

(4)当学生在叙述顺序语言表达困难时,适时出示角的表示方法。(强调和的.不同)

4。讨论尝试,比较大小。

(1)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通过故事,引出问题。

(2)同学讨论、尝试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3)继续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

(4)由学生小结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两个角相等。)

5。体验画角。

(1)由学生尝试用尺子画角,教师巡视。

(2)小结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画两条射线)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26页第1题。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2。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3。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四、质疑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射线、线段、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

名称、比较两角大小的方法和角的画法)

课后总结。教师出示顺口溜: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后画边。

五、布置作业

从一条射线的端点开始,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4~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5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20 2x=20×2

3x 3x÷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6

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P5练一练

解方程:X÷0。2=0。8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四、巩固练习

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

0。6x=7、2方程两边应同时

x÷1、5=0。6方程两边应同时

2、化简下列各式

8 X÷8 50+X—40

X÷9×9 X—1、4+1

3、P6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

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

X+0。7=14★ 0。9x=2、45★ 76+x=91

x÷9=90 ★ x—54=18★ 2、1x=0。84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X=20 2x=20×2 40X=960

3x 3x÷3=60÷3解:40X÷40=960÷40

X=24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左边=40×24=960,右边=960

X=40是原方程的解。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11

设计说明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不同比较方法的交流。

在教学中,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例如有的学生是借助小棒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借助计数器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对于学生能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要给予肯定。

2.注重对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当学生一一呈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后,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能够脱离具体的图形来进行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有重点地进行讨论。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学生在比较81和18时容易出错,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讨论,如“都有8和1,为什么81比18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些数谁大谁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

⊙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1.比较两个十位不同的两位数的大小。

(1)摆数,写数。

师:用小棒怎样表示四十二和三十七这两个数呢?你能把这两个数写出来吗?

(2)比较42和37的大小。

师:你们知道这两个数谁大谁小吗?怎样比较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

生1:42比37大,因为摆42用的小棒比摆37用的小棒多,所以42大于37。

生2:42比37大,因为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4个十大于3个十,所以42大于37。

生3:42大于37,因为数数的时候42在37的后面,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所以42大于37。

生4:42大于37,因为42十位上的数是4,37十位上的数是3,4大于3,所以42大于37。

(师板书:42>37)

师小结:十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比较两个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的大小。

(1)课件出示教材42页例5的计数器图。

(2)指导学生看图写数,并说说是怎样写的。

(学生汇报后,师板书)

(3)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23和25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不同)

(4)探究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这两个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不同,怎样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自己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

(5)总结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小结:十位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让学生随时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使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生成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12

设计说明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要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以下两点:

1.回顾整理,构建知识网。

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分为两部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全面的结构图,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地脉络。

2.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在第一部分中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根据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可以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对比复习。然后在小组内合作整理相关知识,把这部分内容梳理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练习巩固这部分的知识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 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复习小数的乘、除法。(板书课题:小数的乘、除法)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学过的知识,打开教材看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内容,想一想,第一、三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哪些知识?(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师指导并归纳,将总结写在黑板上)

小组合作: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3.怎样验算小数乘法?

4.小数乘法的估算要注意些什么?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5.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

小组合作进行归纳,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回顾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系统地了解,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既梳理了小数乘、除法的内容,又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准备。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复习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4)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完成教材113页1题(1)中关于小数乘法部分的习题。

3.小数乘法的验算。

(1)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重新计算一遍,看两次的结果是否相同。

(2)完成教材115页2题中的三道乘法算式,要求验算。

(3)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4.积的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2)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除法性质:a÷b÷c=a÷(b×c)

(3)完成教材115页3题。

6.解决问题。(估算)

(1)小数乘法的估算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①要思考怎样估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②要考虑用于估算的两个数要接近于原数。

如:0.49×2.8≈0.5×3=1.5这些数与原数比较接近,计算就变得非常简便了。

(2)小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①小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

②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二、复习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完成教材113页1题(1)中关于小数除法部分的习题。

5.求商的近似数。

(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2)完成教材116页5题。

6.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也随着扩大。

(3)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13

设计说明

“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和“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1.借助定义、实例,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伊始,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思想,充分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比值不变的特点,为学生探究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2.借助具体情境,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规律。

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中,水面的高度不同”及“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这一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

3.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反比例关系式。

因为正、反比例体现的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且正比例关系表达式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总结反比例关系表达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总结出反比例关系表达式,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玻璃杯 直尺 水 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立方米?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计算的?

预设

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师追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其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预设

生1:底面积=圆柱的体积÷高,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生2:如果底面积一定,圆柱的体积与高就成正比例;如果高一定,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就成正比例。

2.引入课题。

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那么底面积与高又成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圆柱的体积问题以及列举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思维完整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例2,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观察。

师: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后,观察下表,先一行一行地观察,再一列一列地观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cm2

10

15

20

30

60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生2: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升高。

生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都是300,是一定的,也就是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一定)。

(4)明确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反而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反而升高。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乘积总是一定的,所以我们就把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

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看视频,谈感受。

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看后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发现次品。

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板书:次品。)你身边有哪些次品?和同学交流。

今天我们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或轻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书:找)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寻找方法

1、出示例题。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呢?

数一数,掂一掂,摇一摇等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两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扬。

3、华罗庚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

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正和华罗庚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方法多样

1.研究2瓶

师: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需要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书做好记录:2次(1,1)

2.讨论3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板书记录: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个空间可以利用,这样节省次数。 生将探究结果填入导学案中。

3.研究4-8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几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小圆片动手操作,并记录在导学案中。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

(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点汇报8瓶的设计方案。

(1)师引导学生:比较3、4种分法,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3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2)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书:把待测物品分3份。

(3)师:比较1、2、3种分法,讨论为什么同样分3份,为什么第3种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板书: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

5.研究9瓶

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直接说出次数,小组验证。

活动4【练习】拓展提高,优化方案

1.运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几次能找到次品?

2.举一反三: 从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导学案上完成。

3.发散思维:有2187瓶矿泉水,其中218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15

第1课时 十几减5、4、3、2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所以教学设计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1.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以后,教师不再参与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自由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散他们灵活的思维,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能够理清思路,熟练思考,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填空。

7+()=12 8+()=14

6+()=13 9+()=15

2.口算。

16-7= 15-6= 12-9= 17-8=

16-8= 12-7= 11-6= 13-6=

3.请学生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学习新课之前,针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掌握的计算方法,方便学生迁移类推,顺利地掌握新知。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例4。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我发现这些减法算式的减数都比较小,不超过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例4中的题。

师:请你从这些算式中任选一道,先算出得数,再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预设

生1:12-5=7,想10-5=5,5+2=7。

生2:11-4=7,想4+7=11,所以11-4=7。

生3:12-4=8,想4+8=12,所以12-4=8。

……

(教师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3.观察比较,哪种方法更实用,更简便?

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实用,更简便呢?

预设

生1:我觉得“破十法”更实用,因为先算10减几比较容易。

生2:我觉得“想加算减法”更实用,因为只需要一步就能算出结果。

生3:我也喜欢用“想加算减法”,因为用一道加法算式能算出两道减法算式的得数。

生4:“想加算减法”虽然简便,但有时要很快想出另外一个加数比较困难,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用“破十法”。

……

师:运用什么方法计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只要能迅速、准确地算出得数即可。

设计意图:计算十几减5、4、3、2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只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自主体会每种算法的优越性,达到熟练计算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