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生物教案 > 高中动物生物分类教案

高中动物生物分类教案

争端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清晰地规划教学内容、目标和步骤,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动物生物分类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中动物生物分类教案 (篇1)

本节是对各类生物特征的复习,也是对生物类群的整理和归纳。学好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概括性的了解,并学习到科学的分类方法。

学情分析

各类生物的特征在前面都已经学习过,学生应能很(比较)好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分类的依据

技能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实践调查、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拓展创新和归纳总结,体验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认真态度、配合协作、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和大胆创新等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学生在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品质,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

教学重点

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生物的分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学生欣赏动植物图片。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对它们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是怎么把它们分类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尝试对生物分类

观察思考--比较它们的主要特征

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疑问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按照自己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对图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如生物体能否运动,生物的营养方式,生物体的大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几个角度。学生分类的依据各不相同,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植物和动物。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最后归纳总结:分类时,仔细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找出不同生物的差异程度。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试着回答。

(1)你将图中的生物分成了几类?主要依据是什么?

(2)你认为对生物进行分类应考虑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3)请你把图中的动物或植物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

师生总结: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生物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将生物物种归类。分类时,首先要根据某一特征,把它们分为几大类;然后将其中一类根据某一特征分为若干类……以此类推,直到将所有生物全部分开。

观察与分析,结合动植物的分类依据——多媒体展示植物图片、动物图片。

学生自主探究、相互讨论,各自发表分类见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物进行分类应考虑的特征包括那些?具体说,植物和动物分别从哪些角度考虑。

学生试着归纳:植物根据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有无和结构特点分类,分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再根据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等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分别分类。

二、生物分类的依据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对生物进行了一些大概的分类,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总结生物的分类依据吧。

结合课本和课件,师生总结生物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特性,找出不同生物的相同和差异程度,逐级分类。细菌、真菌等其它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如根据不同真菌形态结构的特征,可以将真菌分为酵母菌和霉菌等类群。

教学反思

通过对教材不断探索,以及对学生知识衔接与能力的考虑,我大胆地将教材的设计打乱部署并添加了一些动植物的分类,让学生将本课的分类与分类的依据融合穿插,做到了逐步归纳,层层推进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动物生物分类教案 (篇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激发学习生物分类学的兴趣。

②培养热爱生物世界的情感。

③通过做分类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各种和分类方法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学生收集了生物分类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5分钟)

教师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知识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可将其分为 和 。

2、可以利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称为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 包被,可分为 和 。

3、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

4、给植物的主要类群从低等到高等排顺序 学生回答:

1、脊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2、种子植物、果皮、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3、根、茎、叶、花、种子和果实

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通过脊椎动物和无脊椎的区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为生物的`分类方法埋下伏笔。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

过渡语:走入超市或者是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在寻找目标商品时并不会觉得盲目,因为超市和书店的工作人员对众多的物品进行了归类摆放,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地球上约有35万种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而面对自然界的众多生物市,我们如何更好地研究它们呢?

学生回答:

学生通过图片,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生活中物品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引申,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感受到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学习(10分钟)

过渡语: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鲁南书城的书全部堆放在一起,我们要是想去买本生物资料还好找吗?你们想不想学好生物,那么我们就来先学会生物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知识点一:生物分类的方法

过渡语:同学们,如果你要去超市买钢笔,你会去以下哪个区域买呢?

高中动物生物分类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我国特有的珍惜生物。

说出导致某个物种成为珍惜生物的因素。

列举我国保护珍惜生物的自然保护区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观察、关爱并保护大自然,认同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和交流珍惜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的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收集和交流珍惜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的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

难点

认同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

查阅法、讨论法、讲述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我国濒临灭绝边缘的珍惜动植物等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介绍。

到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查阅课本上图片中生物的有关资料。

课上介绍:(先学生介绍其收集到的资料,再老师进行总结)

珙桐:木质细蜜,不易变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艺的佳料。更重要的是,珙桐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珙桐是1869年发现的。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和破坏,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有被其他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白鳍豚: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物种,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鲸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物种之一。

大鲵:又名娃娃鱼、生活在海拔200—1000m的水质清澈、水温低、深潭较多的溪流中,独居于岩洞、土窟中,昼伏夜出,因叫声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虾、蟹、蛇、鳖、鼠、鸟等为食,捕捉方式为“守株待兔”。

金丝猴:是我国的“国宝”,有3个品种,即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其中,黔金丝猴最少,只有500—600只,被国际贸易公约例为濒危度最高的:“E”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数量不到2000只,为世界濒危物种。川金丝猴多些,在10000只以上。

莎椤,又名蕨树,是白垩纪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是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高3—8米,在南太平洋岛屿的森林中最高可达20米左右。莎椤出现至今约3亿多年,比恐

龙还早1亿5千多年。是当时草食性恐龙的重要食物。

扬子鳄:最早出现在中生代三叠纪,距今有2亿多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其分布区域迅速减少,成为濒危野生动物之一。1979年在安徽广德、宣州等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鹅掌楸: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高可达4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

讨论

根据你收集的资料,导致某个物种成为珍惜生物的因素是什么?

可能是栖息地被破坏(认为因素、自然因素)、环境污染、人类的过度捕猎等等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珍惜生物?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强化法规宣传、增强每个公民的法律意识等措施,保护好这些生物。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课后活动

动学生课后举办生物多样性展览、板报、宣传、或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观鸟和爱鸟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内容及成果进行评价、保存!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课后活动对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非常具有意义,学生在宣传、推广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这样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感觉这一教学方式值得值得以后继续使用、改进、推广!

高中动物生物分类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2、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

2、难点是学生对于分类知识,要建立感性的认识和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准是很难的。应在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二、植物的分类

1、跟据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类,其中花、果实和种子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2、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动物分类

分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动物、哺乳动物

四、细菌和真菌

五、作业:

1、植物类群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是: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藻类植物

C、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D、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2、某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蜗牛、珊瑚、蜜蜂为一类,蝮蛇、鲤鱼、

麻雀为一类,请问他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A、有无脊椎B、体温是否恒定C、受精方式D、生殖方式

3、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根、茎、叶B、根、茎、叶和果实C、花、果实和种子D、叶、果实和种子

4、通常不同的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上:()

A、生活环境B、运动方式C、形态结构等特征D、基因

六、教学反思:

下午完成了《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内容教学,在这节课里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学的设计比较好,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分析、合作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本节课的知识也掌握的很不错。

一、本节课的备课思路: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应用生活中常见到的灯泡、面包等物品来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才能快速地从大超市里获得这些物品,或学生如想了解菜粉蝶的生活或行为来选择一本书,并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从而引出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都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再通过让学生寻找生物分类的依据、基本单位和目的'等,让学生在书本找出答案,并体现成功感。然后再进行“常见植物的分类”的详细解说、引导,再让学生自主地去完成“常见动物的分类”的探讨,最后再引导学生把分类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整理自己的书本或帮妈妈整理家务,从而去感谢妈妈为自己的付出,完成情感方面的教育。

二、成功之处: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考虑到了课堂的整体设计和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让课堂的连惯性增强,并在设置问题时,比较注意提问的阶梯性,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讨论方向一步步独立的、顺利的完成任务;参与讨论过程中,除了帮助解决一些难题,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必要知识补充。本节课运用了多样的教学形式,实现了师生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遗憾之处: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自己完成“常见动物的分类”图解的设计。另外在个别知识的引导上,问题的指向性还不够明确,有待自己继续加强问题有效性的研究。

高中动物生物分类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2、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

2、难点是学生对于分类知识,要建立感性的认识和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准是很难的。应在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准备七年级上册的“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观察记录表。学生记下所观察的10种生物的名称和形态特征。

2、教学器材:动植物类群的图片。

3、教学课件:CAI课件。

教学设计:

一、生物分类

1、 书架的书进行分类吗?你知道超市里的货物如何分类。

2、媒体展示:生物分类的意义、依据。

3、动物、植物、微生物如何分类?

二、植物的分类

1、媒体展示 各种植物图片, 提出问题:

①菜豆、玉米种子的子叶片数一样吗?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如何区别?

②所有的植物都有种子吗?

③所有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吗?

④假根有什么作用?

⑤平行脉和网状脉有什么特点?

⑥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吗?

启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看图复习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

2、 媒体展示:各种植物图片

提出问题:

①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那些类群?

②能否把这些植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

③把种子植物排在最高等的依据是什么?

④通过分类活动,你认为植物分类应考虑植物的哪些特征?

引导学生尝试模仿植物分类的表解方式将11种动物分开。请学生判断它们的分类依据?

三、动物的分类

1、演示图片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小组讨论:如何对这些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看起来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目前生物学家普遍采用的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将生物归入不同的类群,即通常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

演示思考题:

1、对动物进行分类,填入表1。将不同的动物类群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

2、弹涂鱼、蝾螈和蜥蜴都是外型相似的生物,可是弹涂鱼是鱼类、蝾螈是两栖类、蜥蜴是爬行类。请用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学家是根据哪些特征把弹涂鱼归为鱼类;蝾螈归为两栖类而蜥蜴归为爬行类?

设计思想: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植物和动物的类群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在设计本节课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基本的分类方法上,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的方法。对分类活动中涉及到的有关分类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然后,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组内互助,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生物分类

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二、植物的分类

三、动物的分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常见植物,使学生初步掌握怎样在室外根据植物的各种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观察植物的外形特征)、比较、分类的能力(比较植物的茎、叶和花等并按外形给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3、教学中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学习植物分类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室外根据植物的各种特征进行简单分类。教学中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学习植物分类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笔、尺子、记录本。

2、教学器材:印发《植物分类室外观察记录》,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列队。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学生: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

以五人小组为单位,在1号池塘之前集合。老师将准备好的《植物分类室外观察记录单》分发给同学。

二、复习植物分类的知识

学生: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生物分类的知识,今天我们要运用原来学习到的知识,通过观察给植物分类。注意保护植物。

三、学生分小组观察植物并进行分类

学生分小组一边观察一边填写。时间是30分钟。

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体由哪几部分组成?按任何一个器官都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是否产生种子将植物分为哪两类?对植物进行分类,不能单单根据它一个特征进行,要把各个特征结合起来才行。

请大家看“植物分类室外观察记录”,要求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果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可以试试用这张表来查一查。

四、学生观察后进行小结

学生总结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区别:乔木一般都比较高,而且有明显的主干;灌木一般都比较低矮,是一丛一丛的,没有明显的主干。草本和木本的都有直立和藤本的。直立的植物就是自己可以挺直站立的;而藤本的就是必须攀援其他的植物,自己无法站立的植物。

学生总结裸子植物的叶多数为针形、刺形、鳞形等。而被子植物的叶子多数是阔形、披针形等。

学生回答:菊花

回答:象嘴唇

回答:象钟一样

组织学生进行总结:

1、根据茎区分植物:分为木本和草本。木本又可以分为乔木和灌木。爬山虎就是一种木质藤本,而箻草则是草质的藤本。

2、叶子的形状来区分植物。观察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叶。如构树叶子是阔卵形,柳叶是披针形。油松的叶子是针状。

油松是两根针长在一起,下面还有个小小的包被,白皮松是三根针叶长在一起,而且下面没有这样的小的包被。圆柏的叶子,象鱼鳞一样,这种叶子就是鳞形叶。侧柏和圆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老叶是鳞形的,但是新叶就是刺形的了。雪松的叶子也是针形的。

对比毛白杨和加拿大杨。毛白杨的叶子在刚刚长出来的时候是有白色毛,而加拿大杨没有,毛白杨的树皮是很平整呈白色,而加拿大杨的树皮是有很明显的沟沟壑壑呈褐色。

3、根据花来分类。观察苦荬菜和牛膝菊。每一个长得象花瓣的其实都是一朵花。菊科植物的花都是这样的,这叫做头状花序。你们能说出具有头状花序其他的植物吗?

观察一串红,看看它的花瓣象什么?所以叫做唇形花瓣。

观察牵牛花,它的花瓣象什么?这种花瓣就叫做钟形花瓣。植物的花瓣的形状有很多种,我们这里只是给大家举了一些例子。

设计思想:

通过室内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按任何一个器官都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进行科学分类主要是根据生殖器官进行分类。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是否产生种子将植物分为有种子和无种子。根据有无花分为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但对植物进行分类,不能单单根据它一个特征进行,要把各个特征结合起来观察。本节室外课主要观察植物的外形特征、比较植物的茎、叶和花等给植物进行简单分类。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植物分类,认识校园内的植物。

高中动物生物分类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