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多少感慨从内心涌上不能自已,一声画角夕阳照在楼头。
对着碧山整日思念无尽,到哪年愁恨可与芳草一同罢休?
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求?
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以上千首诗篇蔑视那万户侯。
注释
⑴九峰楼:在今安徽贵池东南的九华门上。一作“九华楼”。
⑵百感:指内心种种复杂的情感。中:一作“衷”,指内心。
⑶芳草:象征贤者。即:一作“始”。
⑷“睫在”句:用比喻批评白居易评价不公,发现不了近在眼前的人才。长:一作“犹”。
⑸得似:能像,能比得上。张公子:指张祜。
⑹轻:作动词,轻视、蔑视的意思。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赏析
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也无非为了映托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笔,倾泄了满腔感喟。众多的感慨一齐涌上心头,已经难于控制了。“角声”句势遒而意奇,为勾起偌多感叹的“诱因”。这一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孤起”二字,警醒俊拔,高出时流甚远。一样的斜阳画角,用它一点染,气格便觉异样,似有一种旷漠、凄咽的情绪汩汩从行间流出。角声本无所谓孤独,是岑寂的心境给它抹上了这种感情色彩。行旧地,独凭栏杆,自然要联想到昔日同游的欢乐,相形之下,更显得独游的凄黯了。
三、四句承上而来,抒发别情。对面的青山──前番是把臂同游的处所;夹道的芳草──伴随着友人远去天涯。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诗人正是利用这种具有多层意蕴的词语暗示读者,引发出丰富的联想来,思致活泼,宛转关情。
五、六两句思笔俱换,由抽绎心中的怀想,转为安慰对方。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这是对白居易的微词。“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有道在身,不必向别处追求。这是故作理趣语,来慰藉自伤沦落的诗友。自此,诗的境界为之一换,格调也迥然不同,可见作者笔姿的灵活多变。
七、八句就此更作发挥。“谁人得似”即无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无以复加。末句“千首诗轻万户侯”补足“谁人得似”句意,大开大合,结构严谨。在杜牧看来,张祜把诗歌看得比高官厚禄更重,没有谁及得上他的清高豁达。
此诗为抒情佳作,气格清高俊爽,兴寄深远,情韵悠长,恰似倒卷帘栊,一种如虹意气照彻全篇,化尽涕洟,并成酣畅。这种旋折回荡的艺术腕力,是很惊人的。它将对朋友的思念、同情、慰勉、敬重等意思,一一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含蓄婉转而又激情荡漾。
一首诗里表现出这么复杂的感情,有纷挐的枨触,绵渺的情思,气类的感愤,理趣的阐发和名士所特具的洒脱与豪纵。风骨铮铮,穷极变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面目。小杜的俊迈、拗峭,深于感慨的诗风,于此也可略窥究竟了。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至六年(846年)杜牧池州刺史任上。长庆(唐穆宗年号,821─824)年间,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长剑倚天外赋》、《余霞散成绮诗》,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杜牧事后得知,也很愤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交谊甚洽。此诗即作于此次别后。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翻譯及注釋
翻譯
多少感慨從內心湧上不能自已,一聲畫角夕陽照在樓頭。
對著碧山整日思念無盡,到哪年愁恨可與芳草一同罷休?
睫毛就在眼前卻總是看不見,大道本非身外還去何處求?
有誰能夠比得上你張公子,以上千首詩篇蔑視那萬戶侯。
注釋
⑴九峰樓:在今安徽貴池東南的九華門上。一作“九華樓”。
⑵百感:指內心種種複雜的情感。中:一作“衷”,指內心。
⑶芳草:象征賢者。即:一作“始”。
⑷“睫在”句:用比喻批評白居易評價不公,發現不了近在眼前的人才。長:一作“猶”。
⑸得似:能像,能比得上。張公子:指張祜。
⑹輕:作動詞,輕視、蔑視的意思。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賞析
這首詩純乎寫情,旁及景物,也無非為了映托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筆,傾泄了滿腔感喟。眾多的感慨一齊湧上心頭,已經難於控製了。“角聲”句勢遒而意奇,為勾起偌多感歎的“誘因”。這一聯以先果後因的倒裝句式,造成突兀、警聳的藝術效果。“孤起”二字,警醒俊拔,高出時流甚遠。一樣的斜陽畫角,用它一點染,氣格便覺異樣,似有一種曠漠、淒咽的情緒汩汩從行間流出。角聲本無所謂孤獨,是岑寂的心境給它抹上了這種感情色彩。行舊地,獨憑欄杆,自然要聯想到昔日同遊的歡樂,相形之下,更顯得獨遊的淒黯了。
三、四句承上而來,抒發別情。對麵的青山──前番是把臂同遊的處所;夾道的芳草──伴隨著友人遠去天涯。翠峰依舊,徒添知己之思;芳草連天,益增離別之恨。離思是無形的,把它寄寓在路遠山長的景物中,便顯得豐滿、具體,情深意長了。詩人正是利用這種具有多層意蘊的詞語暗示讀者,引發出豐富的聯想來,思致活潑,宛轉關情。
五、六兩句思筆俱換,由抽繹心中的懷想,轉為安慰對方。目不見睫,喻人之無識,這是對白居易的微詞。“道非身外”,稱頌張祜詩藝之高,有道在身,不必向別處追求。這是故作理趣語,來慰藉自傷淪落的詩友。自此,詩的境界為之一換,格調也迥然不同,可見作者筆姿的靈活多變。
七、八句就此更作發揮。“誰人得似”即無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無以複加。末句“千首詩輕萬戶侯”補足“誰人得似”句意,大開大合,結構嚴謹。在杜牧看來,張祜把詩歌看得比高官厚祿更重,沒有誰及得上他的清高豁達。
此詩為抒情佳作,氣格清高俊爽,興寄深遠,情韻悠長,恰似倒卷簾櫳,一種如虹意氣照徹全篇,化盡涕洟,並成酣暢。這種旋折回蕩的藝術腕力,是很驚人的。它將對朋友的思念、同情、慰勉、敬重等意思,一一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含蓄婉轉而又激情蕩漾。
一首詩裏表現出這麽複雜的感情,有紛挐的棖觸,綿渺的情思,氣類的感憤,理趣的闡發和名士所特具的灑脫與豪縱。風骨錚錚,窮極變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麵目。小杜的俊邁、拗峭,深於感慨的詩風,於此也可略窺究竟了。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至六年(846年)杜牧池州刺史任上。長慶(唐穆宗年號,821─824)年間,白居易為杭州刺史,張祜和徐凝同應貢舉而未能分出誰當首薦。白居易遂出試題《長劍倚天外賦》、《餘霞散成綺詩》,命二人決賽。結果列徐第一,張第二。張以為恥,遂“行歌而返”。杜牧事後得知,也很憤慨。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秋天,張祜從丹陽寓地來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兩人遍遊境內名勝,以文會友,交誼甚洽。此詩即作於此次別後。
“道非身外更何求”出自唐代杜牧的《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o fēi shēn wài gèng hé qiú,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