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草犹枯赏析

原上草犹枯朗读

《浰阳早发》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清晨景色。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浰阳早发

春气入楚泽,原上草犹枯。
北风吹栗林,梅蕊飒已无。
我行亦何事,驱马无疾徐。
楚人信稀少,田亩任蓁芜。
空有道路人,扰扰不留车。
悲伤彼何懒。欢息此亦愚。
今我何为尔,岂亦愚者徒。
行行楚山晓,霜露满陂湖。

译文:
春天的气息渗透到楚国的湖泽之中,原野上的草木依然残枯。
北风吹拂着栗树林,梅花的花苞已经凋零。
我行走在这里又有何事,驱马慢慢地前行。
楚人相信神仙的少,田地荒芜任其蔓延。
只有几个行人经过,匆匆而不停留。
悲伤的他们为何如此懒散,而我在此停下欣赏亦显愚笨。
如今我又该做何事,莫非也成了愚者徒。
行走在楚山之间,清晨的霜露充盈着湖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景色,表达了苏辙对楚国的凄凉和人们的冷漠的感叹。春天虽然已经到来,但原野上的草木依然干枯,梅花的花苞也已凋零,显示出楚国的贫瘠和人们的世故。诗人在这个环境中行走,感到自己的行动似乎毫无意义,而楚人对于神仙的信仰稀少,田地也荒芜不经营。只有几个行人匆匆而过,很少停留。诗人感到他们的懒散和冷漠令人悲伤,而他自己在此停下来欣赏景色也显得愚笨。最后,诗人思考着自己应该做什么,是否也成了愚笨的人。整首诗以春天清晨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楚国的描写和自我反思,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叹。

赏析:
《浰阳早发》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色,通过对楚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的描写,抒发了苏辙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叹。诗中的楚国被描绘成贫瘠荒芜的样子,而行人们的冷漠和懒散也让诗人感到悲伤。整首诗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冷漠和愚昧现象的批判。诗人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做些什么,是否也成了愚昧的人。诗词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冷漠和愚昧的忧虑和思考。

整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春天清晨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诗中的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它反映了苏辙对于社会的触动和对人性的思索,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