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是宋代诗人汪莘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景象,通过对竹子、钓鱼和珠宝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尺经霜翠竹竿,
斩来石壁钓江湍。
丝头垂下骊龙口,
掣得明珠似月寒。
这首诗通过对竹竿、石壁、丝线、珠宝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钓鱼的情景。诗中的"七尺经霜翠竹竿"意味着竹竿已经经历了霜冻寒冷的秋天,但依然保持着翠绿的色彩。"斩来石壁钓江湍"描绘了作者站在石壁上,用竹竿垂钓江流湍急的场景,表现了作者的胆识和豪情。
"丝头垂下骊龙口"形象地描绘了丝线垂下时的形态,如同一条骊龙的嘴巴,寓意着钓鱼线的纤细和灵活。"掣得明珠似月寒"这句表达了作者在钓鱼中取得了成功,钓上了像明珠一样明亮的鱼,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钓鱼情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豪情。通过描绘秋天的竹竿、石壁和钓鱼中的丝线、珠宝等细节,展示了作者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呈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在其中的心境与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七尺经霜翠竹竿”出自宋代汪莘的《秋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ī chǐ jīng shuāng cuì zhú g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