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美术教案 >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暗香浮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美术教案7篇(实用)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敢于说出自己对设计作品的感想。

2、是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是否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4、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

5、如何突破常规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方式进行创作。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提供给学生的彩纸,线,橡皮泥,KT析,像塑板等各种材料,及欣赏用的动画艺术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废旧盒子和其它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扮演国王与王后,王子与公主,并且分别夸张地描写自己城堡的'外形,他们想对自己的城堡进行改造请“大臣们”(学生)为他们出谋划策。

让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大臣们”(学生)根据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设计想法和表现的形式。

2、发展阶段

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剪,镂,折,贴,画等制作或表现的方法,表现一幅较抽象的画面。

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展出制作完成的深长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收拾和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学。

教学参考资料:

卡通片,动画片,中外童话彩绘书籍。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张画好脸部轮廓的纸,彩色笔,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导入:你们知道以前的脸谱可以分几种?(4种)哪4种?(黑脸、白脸、红脸、蓝脸)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时候化的妆?(唱京剧的时候)

讨论:

1、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所以现在的脸谱有非常多的颜色。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你们根据它的颜色给脸谱取个名字。

2、师逐一出示红脸、蓝脸、绿脸、黄脸。脸谱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

提示: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讲评

将每个幼儿的作品贴于黑板上大家一起欣赏。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请其他幼儿说说同不同意,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从主要颜色上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回家与爸爸妈妈找找生活中对称的物品并做好记录带来一起交流。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蒙特里安的作品,感受画作中线、形、色组合变化所构成的各种格子的韵味。

2、能根据画作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表达。

3、欣赏作品的内容美,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入活动。

请幼儿讲述生活经验:自己找到的格子

二、出示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让幼儿自由观看和谈论。

提问:

1、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表达。)

2、让你想到了什么?

3、你的感觉怎样?

三、分析“格子画”的形式美,介绍作者及其绘画风格。

1、引导幼儿从形、色、线三方面进行观察,从中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

2、提问:你喜欢这些画吗?看完了这些画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介绍画家,小结画家的绘画风格。

四、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作品。

1、师:蒙德里安爷爷也用这些风格画了许多的画,现在我们再来欣赏其中的一幅吧!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给你怎样的感觉?

五、用格子画《红、黄、蓝构成》与《百老汇的爵士乐》相比较,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

1、师:我们用这两幅画来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他们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吗?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他想表现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2、请为这幅画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六、介绍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引导幼儿通过感官和肢体动作感受画家绘画风格及意图。

1、介绍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中表达的意思。

2、听一段爵士乐,引导幼儿用感官和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

3、根据画家的绘画风格对《百老汇的爵士乐》进行小结。

七、交代要求,幼儿绘画。

师:小朋友,蒙德里安爷爷用了这些线、形、色来表现自己对百老汇和爵士乐的感觉,你又可以用这些东西表现什么呢?请你先想一想,然后用水粉颜料把它画下来,等一会把你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吧!

八、评价幼儿绘画作品。

师:你画了什么?用了什么表现出来的?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小结:其实我们都可以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图形、色块来表现自己不同的感受,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蒙德里安爷爷的绘画风格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活动评析:

1、从确定以“几何风格抽象派”为重要代表人物的蒙德里安和他的格子画,作为活动内容。再从网上查找所要欣赏的作品及音乐,最后将许多生活中格子实物(制成课件)。我们认真的准备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欣赏环境。在此过程中我们老师也积累了相关知识和经验。

2、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画作的对比等方法,给了幼儿自由表达的空间,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活动中能体现师幼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老师像朋友般聊天式的引导给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引发了他们大胆、富有个性的表达,不存在人云亦云或不敢说、怕说错的现象。

3、课件中的实物无论从造型、颜色等方面去欣赏都让人感到新颖别致,真是太美了,幼儿的情感被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激发了,他们“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激动与兴奋。这些都是幼儿审美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幼儿审美理解具有情感性的特点。

在中班冼老师的活动中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得更好:

1、如果让孩子出来指一指、划一划有些怎样的线条,孩子更直观、印象更深刻。

2、在作品的评价中多请几个孩子出来家少自己的作品,老师从线条、色块、图形方面进行评价就更好了。

在大班戴老师的活动中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得更好:

1、在比较、分析完《百老汇的爵士乐》的作品后,应将两幅画结合进行归纳,让幼儿了解前期作品没有反映现实生活,后期作品,画家运用他的绘画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进而更好地引导幼儿运用画家的风格进行创作,表现现实生活的情感。

2、在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时,由于幼儿的感受不足,不能很好地进行表现。如果可以在活动前幼儿已对音乐有一定的经验,就能更好地表现、表达。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年画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年画所表达的含义。

3、启发幼儿用语言和姿态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年画欢乐祥和的气氛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1、《年年有余》挂图1幅。

2、《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课前,让幼儿回家向父母了解,他们小时侯看到过的年画内容,并参观过新华书店的各种挂历、年画。

4、师生共同收集年画,将活动室布置成年画展览厅;五角星挂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年画的特点。

1、在《喜洋洋》的背景音乐伴奏下,教师和幼儿自由地欣赏活动室里的年画展览,自由地交谈、议论。

2、让幼儿在活动室中间找个位置坐下,教师再介绍:今天欣赏的这些画是专门过年时张贴的`画,这种画叫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画,现在,在农村还有贴年画欢度春节的习惯。

3、提问:你看了这些年画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有种过年的感觉等)

(评析:开放式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谈看年画的感觉,使幼儿初步对年画有了整体的感受。)

二、欣赏《年年有余》年画的内容。

1、指《年年有余》这幅画,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2、提问:这幅画上有些什么?让幼儿自由议论再发言。

教师小结:画面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大鲤鱼,笑嘻嘻地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旁边还有大大的荷叶和结着桃子的桃树。

(评析:让幼儿自由议论,引起幼儿讲述年画内容的兴趣,教师简短的小结,帮助他们理清了年画内容的思路。)

三、欣赏《年年有余》的构图和色彩,感受其快乐祥和的气氛。

1、提问:这幅画主要画的是什么?画家把它画在画面的什么地方?

2、用白纸挡住旁边的荷叶和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饱满感,再分别露出左边的荷叶和右边的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均衡感。

3、提问: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会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启发幼儿从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红、黄、绿鲜艳明快的色彩上形成了喜庆热闹的气氛。

4、欣赏《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乐(片段)。

提问:你觉得哪一段音乐与这幅画相配?

5、放《金蛇狂舞》的音乐,让幼儿学一学画中小男孩的姿态,或让幼儿合作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幅画。

(评析:用左右分别遮盖比较法让幼儿感受画面的均衡、构图的饱满,方法巧妙直观。匹配音乐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给幼儿创造了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机会,同时也体验了美术欣赏带来的快乐。)

美术教案 篇5

课时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沙雕艺术,并对其形成的特殊风格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能自己或跟别人合作完成一件沙雕作品。

(3)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感受沙雕活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一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做一个沙雕 (或沙画)。

教学难点:掌握沙的特性,创作形状各异的沙雕 (或沙画)。

教 学 准 备:师生共同准备:沙雕作品图;铲子、水桶、喷水壶等;收集大自然中的树枝、落叶,适量的废旧材料等;教师对沙滩或操场环境事先作深入了解,并选定较为合适的'区域。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1 你喜欢这种造型吗?为什么?沙雕作品还有其他的内容可以表现吗?

2 你喜欢有颜色的沙雕作品吗?

3 试比较有颜色的沙雕作品与本色的沙雕作品的不同,你更喜欢哪种?

除了沙雕作品,你还收集到哪些与沙有关的艺术作品,请介绍给大家。你还能设计出其他与沙有关的作品吗?请把设想告诉大家。

教师利用沙堆示范,讲明铁锨、铁铲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在操场或沙坑里做玩沙游戏。(有条件的学校、全班可以一起在沙堆中做游戏,条件不是太好时可以留一部分在沙坑中进行堆沙或做沙雕活动,另一部分学生运一些沙在操场土做沙画游戏。)

  第二课时

巡回指导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明确具体的问题:

1 根据场地大小,控制沙雕的大小及占地位置。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不常用的铲沙工具及合理利用所带的废旧材料。

3 发给部分学生相应的沙雕作品图片,让其参考。

操场上的大组与沙坑中的大组互相欣赏作品,并各提建议,小组与小组间加强交流,教师与学生退远后欣赏并相互评价。

收拾与整理:

把散落在学校操场的沙归回原处。在海边活动的学生要把插人或装饰沙雕的废旧材料收拾归类。

作 业学生在操场或沙坑里做玩沙游戏。(有条件的学校、全班可以一起在沙堆中做游戏,条件不是太好时可以留一部分在沙坑中进行堆沙或做沙雕活动,另一部分学生运一些沙在操场土做沙画游戏。)

美术教案 篇6

1、体验漫画艺术的魅力,知道漫画艺术根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

2、尝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设计一个自己的漫画肖像。

3、欣赏自己和他人的漫画作品,交流不同见解知道漫画艺术与我们生 活紧密关系,能用正确眼光去分析漫画作品。

学习肖像漫画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

抓住特征进行夸张变形。

教师:课件、作画工具、漫画作品等。

学生:漫画的资料、绘画工具、照片等。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导入

感受漫画的魅力。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

三、交流

1、说说你所知道的印象较深的漫画。

2、出示漫画的概念:漫画是卡通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或幽默性的绘画,它还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夸张与变形突出了人的个性特点。

3、漫画种类有很多,今天我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四、比较与发现

1、请几个同学上讲台来互相寻找彼此的脸部特点。

2、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3、出示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出示的肖像漫画与照片有何区别?”(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

是变形了)

4、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

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

表现。

五、教师示范

1、 展示教师漫画

问: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

出示步骤:

步骤1 : 步骤2:

步骤3:

(1) 脸型

(2) 五官

(3) 头发

(4) 身体动作

2、表情

问:“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五官的变化)

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六、布置作业:

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

作业要求:幽默夸张,突出个性,表现手法不限。

七、总结展评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自己喜爱的作品风格及独特的表现方法

进行评述。

2、 教师总结,表扬全班学生,激励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美术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够比较连贯的叙述故事

2.体会故事中麦皮在帮妈妈买鱼骨头蛋糕的真诚心愿与执着行动

3.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无私的爱,能够为妈妈做一件事,懂得报答妈妈无私的爱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幼儿教学活动材料册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体会理解和讲述故事内容,幼儿了解并体会麦皮给妈妈买鱼骨头蛋糕这个过程,体会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重点体会母爱的伟大

2.难点:对4~5岁幼儿来说,能够连贯叙述故事内容存在难度,在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根据教材图片,看图说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为妈妈做事,幼儿在思想观念上,幼儿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妈妈感动,但是要引导幼儿从小事做起,做自己所能够做的事。

四.活动方法

1.提问法:教学法是常用的方法,在故事讲述过程中,不断提问,在过程中慢慢体会故事内容,和无私的母爱。

2.讲授法:教师对幼儿不理解的故事内容进行解释,帮助幼儿理解。

3.讨论法:在过程中,让幼儿自己讨论自己妈妈的爱和如何为妈妈做一件事。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又有没有送过妈妈生日礼物?

幼:有。。

师:那你们送的都是什么礼物

小朋友一个个回答自己送给妈妈的生日礼。。

(二)讲述故事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个故事,他的名字叫《鱼骨头蛋糕》。

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边看图边讲故事,并提问

“妈妈为什么给麦皮吃好吃的鱼肉,而自己吃鱼骨头?”

“我们的妈妈有没有,把好的留给你,自己却拿不好的呢?”通过幼儿回答让幼儿了解这是妈妈爱麦皮,喜欢把好吃的留给麦皮,初步感受母亲的.爱。“麦皮没钱买鱼骨头蛋糕他是怎么做的,才买到了鱼骨头蛋糕?”“为什么没钱还一定要帮妈妈买?”

通过幼儿回答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体会麦皮帮妈妈买鱼骨头蛋糕的执著

“当麦皮把鱼骨头蛋糕送给妈妈的时候怎么会掉眼泪?”这是麦皮第一次帮妈妈买生日礼物,所有,妈妈感动的掉眼泪教师在讲述过程中不断解释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幼儿自己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师:我们把故事讲完了,现在我请小朋友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展示故事图片,让幼儿看图说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用有序、连贯、清楚的语句讲述故事。师:我们先看第一幅图,回忆老师刚刚讲的内容,现在我找位小朋友说说图片内容。幼:图片中我看到了......

教师对表达不清的语句加以纠正。

师:我们再看看第二副图

(四)幼儿讨论

师:小朋们,我们

现在知道麦皮为了帮妈妈买鱼骨头蛋糕,很执着,结果让妈妈很感动,我们想不想为妈妈做件事让妈妈感动下呢?报答妈妈对我们的爱呢?

幼:要的。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互相讨论讨论,你准备做一件什么事让妈妈感动?

通过讨论,提问幼儿想帮妈妈做的事。

师: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想到了怎么帮妈妈做的一件事了,那我们回去帮妈妈做事好不好?幼:好。

(五)活动延伸

通过母爱的无私,联想到身边更多无私的爱,爸爸、爷爷、奶奶等,懂得他们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一直很关心自己,我们都要懂得报答他们的爱,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标签: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