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美术教案 >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白满川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美术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 能将树叶贴在小金鱼的尾部

* 体验小金鱼的着急和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

活动流程: 出示挂图——寻找金鱼的尾巴——教师示范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1、出示挂图

2、根据挂图教师创编故事(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有几条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做游戏,忽然有的小金鱼尾巴不见了,小金鱼很着急,小金鱼说,小朋友们,我没有尾巴就不会游泳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帮小金鱼想想办法好吗?

寻找金鱼的尾巴

1、下位寻找树叶,教师引导幼儿在树叶中识别,找出最像小金鱼尾巴的树叶。

2、找到后请幼儿回到位子上去

小结:这下好了,小金鱼的尾巴找到了,让我们把尾巴送给小金鱼好吗?

教师示范粘贴方法

1、把树叶的一面涂上浆糊,贴在小金鱼的`尾部,用手轻轻按一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的延伸: 让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

2.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

3.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类别车辆的装饰特点,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难点:车辆装饰有创意,能清晰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准备

(学生)纸盒或硬纸板、剪刀、彩色笔。

(教师)汽车车身装饰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五、教学过程

1.关注车身装饰。

(1)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经过车身装饰的汽车图片。

教师提问:看了这些汽车图片有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并总结:颜色、图案、内容吸引眼球。

2.赏析车身装饰。

(1)请学生谈谈在生活中看到汽车车身装饰的例子。

(2)教师提问:汽车车身装饰有哪些类别?

学生列举,教师总结,结合课件图片深入了解。

①广告(商业广告、公益广告):多数出现在公交车或企业店铺专用车上。②城市形象色彩与标识:集中体现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

③个性图案:多数出现在私家车特别是越野车上。

(3)深入认识车身装饰的作用和意义。

①传媒意义。例1:对一集装箱车车身装饰广告进行分析。(哪些人、多少人看到了车上的广告?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想法?)

例2:公交车公益广告。20xx年,一款红黑色相间、车身布满京剧脸谱的公交车将投放在奥运场馆和媒体村的运营中。(哪些人会看到这辆公交车?看到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②彰显个性与情感。

例3:某一私家车上粘贴的国旗所表达的个人情感。

例4:某一跑车上喷绘的猎豹纹所展现的力量感与速度感。

③统一和谐的美。

例5:杭州市“游2”公交车的古典造型分析。

例6:杭州市出租车的统一色彩分析。(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地有特色的车身装饰进行分析。)

3.设计车身装饰。

(1)出示并赏析不同形式的范作。

①纸盒模型。

②平面手绘。

③手工粘贴。

(2)谈谈自己对车身装饰作品的设想。

4.创作。

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设计意图。

六、课后问题。

哪些车适合进行装饰?车身颜色、图案可以随意改变吗?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

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

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对比的学习

教师活动1、展示彩色围巾

2、请学生讨论:说出有哪些颜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课题(板书)

学生活动欣赏课件图片

(二)、讲授课程:

1、色彩对比:

对比色

同类色

邻近色

2、教师通过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三种色彩对比的表现特点:

对比色对比:容易形成兴奋热烈的色彩气氛、强劲活跃的色彩节奏和响亮的色彩力度。<加入主宾色的知识>

同类色对比: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色彩关系、和谐的画面气氛和统一的画面基调。

邻近色对比:容易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色彩面貌。

出示范图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师活动

A、展示图片

B、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给人的色彩感受

C、归纳(板书)

D、出示范画,请学生说说刚刚学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并进行

E、出示家居图片,让学生找找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有没有在画面上有体现

F、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对比色

G、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

2、找出美术作品作品运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这些色彩间的关系。

3、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画,并说出理由

4、说说平时遇见过的对比色的运用

5、思考生活中的这些颜色的用色特点

四、学生练习:

以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做基础,来给老师发的童话村落着色。(练习形式:男女分配)

1、提出练习要求: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进行上色。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

五、:

美术教案 篇4

知识要素

人物特征的表现与主题创意

技能要求:

用各种绘画形成表现各年龄层次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创意主题画,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全家不同年龄的人物特征,以及全家人的活动场面。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交流中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不同年龄的特征,表现全家人的开心场面。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说说父母关爱自己难忘的事,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以及尊敬自己父母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

画面人物前后关系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尝试

1.欣赏父母、祖父母的照片,以及同龄人画的有关一家人的作品等,使学生引起兴趣。

2.运用媒体展示三代人的头像,请学生讲讲他们不同的特征差异。

3、“夸夸我的一家人”,仔细观察人物的不同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4、通过现场教师的头部写生、讲评,知道特征的深入刻划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

二.分析与交流

1.分析绘画过程:从整体到局部。

先画前面的人物,再画背景,注意画面的主次关系。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2.小组讨论:

①想象我的一家合照留影时的动作和神态。

②想象我的一家在什么地方留影?

三.绘画与创作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一家人”的故事,启发主题画创作的愿望。

2.欣赏同龄人作品(教材P40-41),简单分析画面内同,鼓励学生表现熟悉的生活。

3.绘画时每个人的位置应安排好,注意画出我的`一家人年龄、性别、特征并表现出家庭的亲密融洽。

4、背景的添加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室外景色,画画自己生活环境一角的立体感,表现不同家居的景物,如客厅、卧室、厨房等,注意表现出立体感与空间感。

四.展示与评析

1.作品展示。

2.自评:介绍自己作品中“我的一家”的故事,自我画面。

3.互评:哪幅画很生动?为什么?

4.教师并肯定学生的作业。

5、拓展: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教案 篇5

教案准备

1、老师准备一些梳子图案的简笔画。

2、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塑料剪刀。

教案流程

一.变魔术,教师做示范,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看这是一张纸,老师要用手中的剪刀把这张纸变成一把梳子。"教师做示范,沿着直线剪纸。

二.幼儿操作,教师来回逡巡观察。

老师:"现在,小朋友来变魔术。看看那个个小朋友变得梳子最漂亮。" 教师发放剪刀,图纸。来回观察指导幼儿,提醒幼儿不要把乱挥剪刀。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三.让大家把剪纸剩余的纸团等收集起来

引导幼儿把剪了的纸卷成扫把,花卷等。鼓励幼儿动脑,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

四.提醒督促幼儿将废纸扔进废纸篓,配合老师收拾剪刀等工具活动评析

本次教育活动由变魔术引入,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对于用剪刀"变"出梳子有极大的尝试欲望。托班幼儿的手指肌肉未完全发展,使用剪刀还不灵活。所以,李老师把两线之间的间距画的较宽,要求幼儿尽量沿着宽线条剪就可以了。这个活动很好的练习了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教案总结

以上就是小梳子剪纸教案的'全部内容,通过一个小小的魔术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和注意,各位老师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质的把流程内容稍加调整,希望本次教案能够给大家以帮助,感觉好就分享一下吧。_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教案童谣童画第9册。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阅读童谣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因此,让学生学童谣,画童画,将童画童谣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第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生)绘画工具材料,各种童谣书等。(师)配有童画的童谣课件,配有童谣的童画范作等。

五、教学过程

1.新知教学。

(1)播放课件《荡秋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

(2)教师为此童谣示范作画。(3)教师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根据童谣内容,创作童画。

(4)小结: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教案《教案童谣童画第9册》。

(5)揭题:《童谣童画》。

2.欣赏作品。

(1)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2)欣赏书本中的童谣、童画和教师收集到的作品。

(3)学生进一步领悟童谣、童画的相通之美。

3.尝试创作。

(1)师生共同评价童谣《荡秋千》(选取的创意角度,艺术特点等)。(2)学生尝试为此童谣创作童画。

(3)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评价作业。

(1)交流创作思路。(2)师生共同评价。

5.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2)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了解其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及艺术风格等情况,熟读成诵。

美术教案 篇7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

教学目标:

1、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的对比和应用。

2、选材的使用及色彩的调配。

教具学具: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彩泥、颜料、画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东西你们见过吗?(师出示两个经过加工装饰的瓶子与盒子)

师:其实这两个东西很普通,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只是因为它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花衣裳。现在,老师就把它的花衣裳脱下来,让你们看看它的真面目。(师动手去掉其衣裳)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做“花花衣”

二、讲授新课

1、赏析教材

将穿上花花衣的容器摆放在班级里。

做成漂流瓶,让江河大海将我们的祝福带向远方。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串成风铃,挂在教室里,挂在校园的树上。

在征得学校同意之后,我们甚至可以将校园里用来种盆景、养睡莲的大缸进行包装,让它“美丽一星期”。

引导学生赏析教材,并讨论、交流:

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摆放在什么地方?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吗?课本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方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并就手中收集到的容器及材料,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种方法来装饰?

生汇报

2、学生动手练习,师巡视指导

3、作品展示(评出最佳装饰奖)

三、收拾与整理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然后将这些适合组合的作品用绳子等连接起来,稍加修饰后,将桌子上多余的材料收拾干净。

四、课后拓展:运用多种材料为多种容器进行包装。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交叉、前后来表现重叠的树叶并安排好画面。

2、 运用三色深浅间隔涂色表现“黑白灰”的.效果。

3、 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游戏名称:

毛毛虫

准备:

范例、幼儿作画用品。

活动流程:

语言 欣赏 幼儿 作品

导入 讲解 创作 展示

活动过程:

1、秋天到了树叶都飘落下来,地上全是树叶,许多毛毛虫慢慢地爬上了树叶,真舒服呀!(出示范例)

2、 欣赏毛毛虫。

提问:

(1)地上全是树叶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叠在一起、交叉重叠)。

(2)如何来表现呢?(前面的先画,后面的跳线画)。

(3)先画毛毛虫还是先画树叶?为什么?(毛毛虫先画,因为它在树叶上)。

3、 讲解:

(1)先画毛毛虫,语言:一只毛毛虫从下面往上爬,一只毛毛虫爬到外 面去了只看见尾巴,一只毛毛虫从上面往下爬。(帮助幼儿安排画面上、下、左、右)。

(2)树叶在毛毛虫身下一片竖着,一片横着(帮助幼儿理解画交叉、重叠)。

4、幼儿自己画,在表现叶子时有可能产生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用深绿、浅绿、黄色进行间隔地涂色,相同颜色不碰头。(涂色以前有基础)

5、作品展示并讲评。

标签: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