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美术教案 >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孤魂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画册装帧设计的意义、形式和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形象、色彩、构图和文字进行设计的基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合作设计,了解并掌握小书的个性化设计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热爱学习,善于创造的良好品德与能力。

教学要点

1. 教学重点:

学习小画册设计的技巧与方法。

2. 教学难点:

画册外形及装订设计应怎体现本书的主题。

3. 兴趣点:

①观赏不同类型的画册、书籍装帧艺术;

②编写能表现自己个性和喜好的小书

③把形态美的.小书,作为点缀室内环境的摆设品。

4. 观察点:

①作业画册的外形与封面。

②连环画的主人公,情节与装订形式。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能够小组合作编绘出一本小书。

2. 较高要求:

既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的特点和主要情节,又注意了小书的装订形式美。

3. 个性探究:

书的外形独特,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主题突出。

教学活动设计

1. 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方式,实施“四会”,即会写、会画、会讲、会编。

2. 教学方法:欣赏比较研究法,情境创设游戏法,创作交流评价法。

3. 教学模式;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美术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过程:

1. 创设书店情境,导入本课课题: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趣味小书实物,布置成新书超市场景(也可提前录像,做成课件,提高观赏容量)。

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参观“书店超市”,请学生欣赏比较:你能观察与发现这批书或画册的形态和艺术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吗?各组可推选一个代表选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②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以自己编制的“小著作”作为毕业纪念献给母校。

2. 分小组探究“备课”,推荐小教师“讲课”:

(1)教师引导教材范例的观赏,提示介绍书的结构常识与设计要素。

(2)提出问题:趣味小书外形、封面设计、装订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设计制作自己的美术作业集锦和自编的小故事画册,可以有哪些表现手法?

(3)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当小教师,分别讲授上述两个问题的内容。

(4)教师归纳点评,补充两位小教师的讲课内容,明确趣味小书的设计要求与制作方法要点。

3.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引导两类作业形式的选择(美术作业集锦与自编故事画册),个人创作或两人合作。

4. 作业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

(1)创设新书超市场景,教师提出购好书的评价细则,以学生模拟顾客购书的角色活动作为评价方式。

(2)通过小组互评,以“赠书”形式送给执教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5.课后拓展

教后反思:教学设计流程主要采用图片导入,合作探究,欣赏感悟,实践创作,展示评议和课后拓展。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和谐统一的美感,引起学生的注意,顺利导入新课。接着通过课件观察色相环直观认识邻近色,紧接着继续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的邻近色,在最后的展评作业时的效果很好。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知识要素

图片反转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风筝的造型特点

实践与创造:设计风筝的图案及色彩

欣赏与评议:介绍风筝的一些相关知识,交流感受

教学重点

风筝的外形及图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

对称轴的确定及粘贴时的水平翻转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尝试

1.教师出示不同造型的风筝供学生欣赏。

2.多媒体展示有关风筝的图片及风筝的资料。

3.教师演示半个风筝外形的画法。

4.讨论水平翻转命令的用法。

5.学生简单尝试表现风筝的'外形。

二.讨论与表现

1.说说你知道的有关风筝的知识,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2.教师画出半个风筝外形,学生讨论怎么变出另一半。

3.学生观察风筝,分析风筝外形特点(形态、花纹等)。

4.结论:用复制、粘贴、水平翻转画完整风筝外形。

三.想象与创造

1.通过想象画出风筝的外形,设计风筝的图案造型。

2.对风筝图案填色,注意色彩面积大小对比。

四.欣赏与评论

1.通过学校局域网,进行作业的展示交流。

2.学生介绍作品,说说设计思路。

3.教师挑选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讲评。

小学美术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