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美术教案 > 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情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精华】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1.用绘画表现自己与老人的情感联系,进一步产生关心、帮助老人的意愿。

2.向老人赠送自己的作品,体验爱心交流的快乐。

准备

油画棒、白纸。

过程

一、说一说。

――家里有老人吗?你是怎么称呼他们的?

――你在家帮助老人做事情吗?你做过哪些让老人特别开心的事?

――老人们忙碌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需要我们主动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比如帮爷爷拿报纸拿老花镜,或是向他们主动问好,亲亲他们,听他们说说以前的故事……虽然都是些小事,但老人们肯定会很开心,很满足的。

二、画一画。

――送身边的老人一幅画:左边是我,右边是老人,中间连着一条爱心彩虹,每种颜色都代表一个心愿。

――幼儿作画,要求画出人的不同特征以及彩虹的七彩序列。

三、送一送。

――启发幼儿说说:准备把这张画送给谁。

――幼儿将“爱心彩虹”画带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自己对老人的心愿记录在每一条“彩虹”上,最后将画送给家里的老人或年老的亲戚。

建议

1.直观的绘画表现形式能使幼儿进一步产生关心老人的愿望,幼儿能在赠送礼物的`过程中真切地体验老人接受礼物时的快乐心情。这种情感交流将产生良好的互动,使幼儿学会与老人交流。

2.建议家长与幼儿交谈,鼓励幼儿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从小事中体现关爱与体贴,如帮老人拿报纸、向老人问好、拥抱老人、给老人捶捶背等。将孩子的想法和愿望记录下来并制成表格,督促幼儿每天坚持做到。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马桶的造型,大胆畅想,并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设想。

2.运用手捏的方法创作表现不同造型、不同外观的马桶。

3.能根据自己的创意构思、设计制作。

活动准备:

1.利用保健教育时间,随机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生活中所见马桶的不同造型。

2.课件:多变的马桶。

3.陶泥、操作工具等。

4.故事:《我要拉巴巴》。

活动过程:

1.幼儿听故事《我要拉巴巴》,导人活动。

教师:故事里的小动物真能干,都会独自上厕所大小便了:你们平时上厕所时发现卫生间的马桶是什么样的'?坐在上面有什么感觉?想象一下。 (幼儿自由畅想,大胆讲述)

●由趣味故事导入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本次活动的积极性;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畅想,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无形的翅膀。

2.欣赏自制课件:多变的马桶。

(1)教师:老师也收集了很多马桶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与你们平时看到的马桶有什么不同。

(2)启发幼儿用手捏的方法创作表现不同造型的马桶。

教师:请你用陶泥尝试制作不同造型、不同外观、多功能的马桶。

3.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将幼儿作品陈列在班级展示区,让幼儿担当讲解员,讲述各自的马桶畅想曲。

☆环境创设 开辟“生活小常识”专栏,展示如厕时的相关常规,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

(2)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活动准备:

故事《傩戏的传说》

傩戏面具(实物、图片)

操作材料:绘画笔 纸 剪刀 松紧带 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

二:老师:现在,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表演傩戏的传统,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请大家欣赏。

(1) 介绍表演傩戏的场景。

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现在傩戏已成为当地农民闲暇季节喜爱的娱乐形式,除保留祭神驱鬼逐邪外,还充满了对平安丰收的祈祷,象征勇敢和胜利。现已被纳入旅游娱乐活动,傩戏的演出形式简易、随意,通常于晒坝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 介绍傩戏的各种角色。

傩戏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野兽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

(3) 重点介绍傩戏面具的特征。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别大,还有眉毛又粗又长,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锯齿线和花纹来装饰,看上去很吸引人。

面具的鼻子也很大,两个鼻孔圆圆的,有点吓人,还有的鼻子下面装有大胡子。

面具的嘴通常是张开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齿,在牙齿的两边还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凶猛的。

面具的头上的装饰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用小鬼的脸来装饰,有的是有漂亮图案的帽子,还有一些用龙或动物的图案来装饰,这样就可以达到赶跑敌人的效果。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这些傩戏面具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种面具?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老师:“傩戏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面具吗?快画出来吧!”

(1)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 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3) 帮助幼儿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绘画的着手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已经画好脸形的作业纸。

(4) 重点引导幼儿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画出来。

(5) 协助幼儿将画好的面具剪下来,制作成傩戏面具。

四:小结活动。

(1) 鼓励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设计的傩戏面具,并给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 引导幼儿用自己制作的面具来进行表演。

附:故事《傩戏的传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贵州有一个山寨,寨子里住着很多苗族人,他们每天放牛、打猎,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强盗来到他们的寨子门口,要把苗寨里的东西都抢走。寨子里的头领阿苗就带着强壮的伙伴和强盗战斗。当头领阿苗骑着马出现在强盗面前,却遭到了对方的嘲笑,原来,苗寨的头领阿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个女孩子,强盗们一点也不怕他们。苗寨的'队伍给打败了,大家垂头丧气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强盗又要来抢他们。头领阿苗也很难过,认为是自己的模样使大家失败了。一个老爷爷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当强盗们又来到苗寨门口,要苗寨的人们全部投降的时候,一个凶恶的将军从苗寨里冲出来,把强盗吓坏了,那将军挥舞着长枪,把强盗全赶跑了。原来,老爷爷连夜给头领阿苗做了一个凶恶的面具,阿苗戴上这个面具,保护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儿女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时候穿上特制的服装,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着个故事。一年一年延续下来的戏剧,就是我们苗族的傩戏。

说课

一. 活动来源

我们贵州黔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傩戏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傩戏是少数民族进行祭祀和表演的一种形式,除了具有祭神驱鬼逐邪的意思外,还充满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祈祷。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摊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而傩戏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凶猛的野兽,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这些充满了神秘和传说的傩戏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中班幼儿着迷于这些神秘的传说和面具,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能认识我们贵州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将傩戏这种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 目标的设定

幼儿园中班幼儿发展目标有这样的内容:“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我国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精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并能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象”。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并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就是希望幼儿能够大胆的把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艺术欣赏的目的。

三. 重点和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欣赏傩戏面具的特征,每一个面具都具备了人的五官,但在五官的基础上夸张变形成了突出的眼睛、粗大的眉毛、张大的嘴、尖利的牙齿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动物的特征和装饰的花纹。幼儿如果能掌握傩戏面具的这些特征,就会对傩戏的独特文化内涵有所更深的了解。

活动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能把自己对傩戏艺术的感受表现出来。为了不给幼儿的表现以限制,我没有安排示范的环节,就是希望幼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独特的傩戏面具。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我准备了不同难度的制作材料,希望幼儿在活动中都能获得发展,同时也能真正体会到傩戏面具艺术的魅力。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多通道的参与,激发幼儿感谢自然的情感。

2、乐意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然风光图片幻灯;雨伞3把;颜料、画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看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对自然的感恩之心。

1、听音乐入场:让我们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吧。

2、看图片,提问:

你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美景?(温暖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鲜花、绿油油柔软的草地、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广阔的大海、可爱勤劳的动物们……学一学小朋友好听的词语)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感谢雨露滋养生命,感谢森林给予我们清新的空气;感谢河流给予我们生命的源泉;感谢小鸟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声;感谢花朵为我们装扮生活……生活在这么和谐的自然中,你觉得幸福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感谢、保护大自然呢?

4、幼儿相互讨论,个别回答。

5、教师启发幼儿用宣传画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想法。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好的想法画下来并展示给大家看,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乐意用自己的行动来感谢大自然。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教师用了大量内容丰富的风景图片,让幼儿通过视觉的美的享受来激发了幼儿内心对美的向往,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赋予了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存根本,从细微处入手,激发幼儿内心对自然的感恩的情感。)

二、出示操作材料,幼儿合作完成伞面宣传画。

1、出示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伞)今天我们用请小朋友相互合作在伞面上画出我们感谢大自然的行动。

(1)数一数每把伞都有几个伞面,可以邀请几位小朋友来合作绘画。

(2)邀请同伴并围成圆圈坐下。

(3)和同伴讨论决定你们小组绘画的主题。

(4)需要和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作品要完整,每个小朋友分配任务完成画的一部分。

2、幼儿邀请同伴并相互商量合作内容,确定合作主题,合理分工。

(评析:幼儿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总是从与同伴的相互启发、讨论、学习中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就从幼儿自身的兴趣与特点出发,以合作在伞面画宣传画的集中绘画方式,通过商量绘画主题、确定分工,来达到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目标,同时,邀请同伴并与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又从隐性的层面,让幼儿学习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

3、幼儿合作完成宣传画,教师指导个别幼儿合理布局。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兼顾了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做,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展示幼儿成果,并请小组代表介绍作品内容。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

2、请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介绍你们画的主题是什么?想要宣传什么?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民主推荐的方法决定了介绍的.代表,让幼儿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了合作、交往的技能。)

四、向周围的同伴宣传感谢自然的行动,愉快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撑起这把特殊的感谢自然宣传伞,把我们的行动宣传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吧,让我们一起出发!

(评析:美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艺术表达是自由的表达是创造性的表达。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促使了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行为习惯。在本次活动中,孩子用绘画的方式,感恩自然,告知同伴这些都是与自然、同伴交往的方法,体现出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幼儿的画面与讲述可以看出,幼儿都有着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真切自然的表达方式,童真美好的心灵愿望。)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从小事做起,珍惜自然资源,关爱自然生物,努力用行动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

【活动反思】

贯彻了新教学理念,设计新颖,活动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托,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内化品质。

2. 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教学设计中不断创设情境,为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根据教学内容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调查、讨论、思考等各种开放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欲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小百科:自然,哲学名词,广义而言指的即是自然界,规模,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包括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及物质宇宙。亦指道家术语。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画不同形态的青蛙,尝试在酒瓶上表现夏天池塘热闹的场景。

2.体验彩绘创作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画过荷花。

2.材料准备:平面范例、人手一个啤酒瓶、颜料、排笔、水桶等。

3.其它准备:音乐伴奏、筷子。

活动过程:

一、用谈话和音乐引出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师:老师知道小朋友都很喜欢夏天。有一只小动物它也很喜欢夏天,你们听,谁在唱歌呢?

2.播放音乐《悄悄话》。

3.师小结:刚才我们听到谁在唱歌?对啊,是小青蛙。夏天的池塘是最热闹的,因为那里有许多小青蛙在唱歌,而且他们还要开音乐会呢。

二、指导幼儿学习用色块和线条画小青蛙。

1.出示范例:你们看这是老师画的小青蛙,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师:这些小青蛙们都在为开音乐会做准备呢。

2.提问:如果请小朋友画小青蛙,你们会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示范小结:看老师是怎么画的,春天到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的卵,一段时间以后它们就会变成什么?过了一些时候小蝌蚪就会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慢慢的就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的背上还有黑色的花纹呢。看,一只在游泳的小青蛙画好了。(用笔画三笔画出青蛙的身体,再用线尖画出青蛙的腿,最后用细笔勾出青蛙背上的花纹)画小青蛙时,它身体和腿的位置不同,就可以画不同形态样子。看,身体朝上,腿上下分开,小青蛙跳起来了,这只青蛙在干什么?对了,它真蹲着看我们呢。

4.拓展幼儿思维:夏天的池塘里除了有小青蛙,还有哪些美丽的东西呢?

5.出示完整的范例为幼儿提供相关经验。

三、出示酒瓶,感知酒瓶的特征,为幼儿提供绘画经验。

1.教师拿起一个酒瓶:今天我们要把这些夏天的东西画到酒瓶上。想想,在酒瓶上画画和我们平时在纸上画画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左手按住酒瓶口,右手做出拿毛笔的姿势:“酒瓶可以转着画。”老师转动的`手势动作要夸张、放慢,提醒幼儿操作时也可这样转动酒瓶画画。

3.讨论:怎样才能把整个酒瓶画满,画的好看?

4.小结:小朋友在画的时候,要想好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而且要把整个瓶身都要画满,注意颜色的搭配,绘画时手不要碰到瓶身,画面就会更干净、好看的。

5.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在瓶子上绘画后的效果。

师:看,这是老师画的,上面有什么?小青蛙都在干什么?

四、指导幼儿作画。

1.提出绘画要求:画出不同方向的青蛙,比一比谁的青蛙游泳的姿势最漂亮。

2.小青蛙累了,给它画些荷叶,让它休息休息。

3.幼儿作画时的常规:颜料的干湿、瓶子的旋转、手捏的地方。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酒瓶设计装饰出漂亮的画面。

5.讲评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青蛙在干什么?

五、幼儿进行打击乐游戏,进步感受夏天的热闹。

1.师:小池塘里小青蛙的夏季音乐就要开始啦。

2.播放音乐老师用筷子有节奏的敲打瓶子。

师:小朋友想试一试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吧。要跟着音乐节奏哦。小青蛙们的夏季音乐会开始啦!多么热闹的夏天啊!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房子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够大胆的设计未来的房子。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重难点:

大胆的设计未来的房子。

不同的造型、不同的功能。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水彩笔、画纸、课件、范画

知识准备:幼儿对房子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介绍房子)(10分钟)

1.“你家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平房、楼房)(石头房子贴上瓷砖进行装饰)

2.“以前人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原始人山洞—草房—木房—石房—砖房,随着人们技术水平的提高,房子也在不断发展。)

3.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会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1)吊脚楼: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就住在吊脚楼里,那里很潮湿。因此,建造吊脚楼,最大的特点:通风干燥,防毒蛇猛兽。

(2)窑洞:在我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很厚,根据这种地形特点建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特点:冬暖夏凉,很环保。

(3)蒙古包:毡包、毡帐。我国北部的蒙古族人们就住蒙古包,他过游牧的生活,会根据牛羊食物的数量的多少而进行搬迁,方便搬迁。

(4)四合院:北京以前就大部分是四合院,四四方方或长方形的院落,一家一户,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很和睦,有困难会互相帮助。

二、展开(20分钟)

1.看课件,欣赏造型奇特的房子。

“一些建筑师为了追求美观奇特,在不同的.地方建造了奇特的房子,有的在水里,有的在山上,有的是鞋的造型的房子,有的是球形的房子等等”。(1分钟)

这些建筑师想象力可真丰富,他们设计了现在的房子,未来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你来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2.互相讨论。(2分钟)

提问:你想把未来的房子设计成什么样?(你的想象力很丰富,想象很大胆,很有创意。)

3.范画分析。(2分钟)

小朋友的想法都很好,老师也设计了一个未来的房子,车房,多功能车房。升降伞可以飞起来,也可以降落,就像直升飞机一样。想去哪就去哪,看美丽的风景,还可以潜水,到海底去看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15分钟)

5.教师点评。

从想象力、颜色搭配、画面布置合理三方面进行讲评。

活动延伸:

画完画的小朋友可以用玩具搭建出自己设计的房子。

希望小朋友长大能够当真正的建筑设计师把自己的想法实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首先感觉本活动知识非常的丰富,在简单认识房子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大胆的设计未来的房子。

优点:教师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都比较充分,课件图片丰富,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对一部分幼儿的评价语也比较及时、到位。

幼儿表现很积极,想象出各种各样未来的房子:从功能上来说有安全房子,可以防地震、水灾、火灾(这是一个比较爱观察生活的幼儿所想象的);声控房子,是一种高科技,比较先进的房子(这可以让残疾人住在里面,比较方便,说明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朋友);在海底游泳的房子,想进入海底观看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这是一个喜欢海洋生物的幼儿想象的);会飞的房子,可以去旅游,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从形状上来说有老虎形状的房子、小兔形状的房子、米老鼠形状的房子等等。幼儿的作品也比较丰富漂亮,创作出了鲨鱼房子、米奇妙妙屋、月亮上的房子、乌龟房子等等。

不足之处:

1.前边教师讲述较多,用时较长。

2.没有给幼儿一个总体概括的评价。分别是从功能上、结构上、外观形象上等进行概括性讲评。

3.范画不饱满(没有涂底色)。

小百科:房子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共同商讨,发挥想象。

2、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注意色彩的搭配以及整体画面的协调。

3、学会用彩钉钉画的方法,加强小肌肉群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黑卡纸、地板棉、油画棒、彩钉、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彩钉,引起兴趣。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共同商讨,发挥想象。

2、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注意色彩的搭配以及整体画面的协调。

3、学会用彩钉钉画的方法,加强小肌肉群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黑卡纸、地板棉、油画棒、彩钉、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彩钉,引起兴趣。

“小朋友好,我是彩钉宝宝,我的本领可大了,现在请你们想想我有什么本领啊?”(幼儿自由发言)

“你们说了我那么多本领,我真高兴,可是我还有一个很神奇的本领哦,我和很多很多的彩钉宝宝在一起可以变出很漂亮的画哦,你们相信吗?”

二、共同商讨绘画方法。

“那你们想我变出什么呢?相信我的小朋友可要给我加油哦!”

三、请四位小朋友为一组进行合作作画,共同商讨绘画内容并进行分工。

“那么快一幅漂亮的画就画好了,我真高兴,刚刚我和很多彩钉宝宝一起合作就变出了那么漂亮的画,那么我们四个小朋友为一组也来合作吧!你们先商量好你们要变的内容,然后可以先用油画棒画下轮廓,也可以直接画,但一定要注意画面的完整和色彩的搭配,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安全哦!”

四、幼儿合作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色彩搭配。

2、提醒幼儿大胆想像,丰富画面。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共同评价,和客人老师共同分享。

“你们的画都完成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彩钉宝宝变出的画最漂亮。”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绘画的能力。

2、练习色彩的对比运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大范例、配套VCD。

2、油画棒、勾线笔、图画本(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以图片、树、房子导入,引出主题,同时通过让幼儿认真观察,说出树的特点。

2、教师出示谜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有门有窗,有床有墙,家人同住,幸福安康)幼儿大胆想象,踊跃发言,说出谜底“房子”。 3、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家房子周围的景物,并提问,小朋友们见过树顶上的房子吗?(幼儿自由回答)想象树顶上的房子,会是什么形状?把房屋建在树上,住在里面怎样生活?

4、让幼儿带着想象一起观看VCD,(分组讨论)。

5、出示大范例,让幼儿自由发言,教师为幼儿讲述色彩的对比性,并引导幼儿作画。

6、让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幼儿作品,教师随机点评,让感受画面色彩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8、请幼儿分组欣赏,并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讲一讲自己房子周围的景物。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活动反思:

启笛美术是美术课的一种表现形式,和美术课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都是以一个课题完成一幅画,而不同的是传统的美术课只是简单的去用自己创新的方法去完成自己的画,而启笛美术是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画。作品完成后,讲述画面所表达的意思。

《树顶小屋》是一节启笛美术课,目标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绘画的能力,练习色彩的对比运用,首先,我以律动幸福拍手歌带起幼儿的互动,让幼儿能提起精神,然后,迹语让幼儿引出主题,树顶小屋,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观看配对VCD,观察树叶像什么,房子有什么特点?幼儿观看完后,互相讨论。之后,我把碟片中的五幅画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一一观察,找出不同,发现规律,引导幼儿说出树顶小屋的特征画,教师做巡回指导。

这节课,从导入引出主题,让幼儿带着问题观看VCD,提出问题都是围绕主师树顶小屋,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清行色匆匆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节课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都能围绕细节去完成,而唯一不好的是,不应该出示这五幅画,有个别小朋友的作品是模仿这五幅画来作画的,这样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我巡回指导时,及时将把五幅画取下来,并告诉幼儿,我们对这五幅画进行观察、对比,是为了让小朋友们欣赏画中色彩的对比的运用,从而,找出不同,发现规律之后,大家要大胆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作画。最后,小朋友们完成的还是挺好的。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应该注意一些小细节,幼儿作画时,必须将范画去掉,以免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大班美术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