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美术教案 > 小班美术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

妄臣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的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收集整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2.学习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

3.通过讲故事做彩灯感受元宵节的热烈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设计有特色的彩灯。

2.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彩灯的制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A.有关元宵节的故事和由来。

B.制作彩灯的工具材料,小刀,剪刀,卡纸,双面胶,

各种装饰材料等。

C.几个自己喜欢的灯谜。

2.教师准备:A.元宵节的来历,故事,和一些图片,视频等文学作品。

B.三盏制作好的彩灯。

C.有特色的小奖品。

五.教学过程

1.设计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欣赏一段视频,让学生看一下是中国的哪一个传统的节日。

(2)老师提问:元宵节除了舞狮,扭秧歌,放烟花,在我们当地还有哪些庆祝方式?

生齐答:挂彩灯。(并由此引出课题——元宵节里挂彩灯)

(3)伴随美妙的音乐和图片为学生生动的讲解关于彩灯的童话故事。

2.讲授彩灯的.制作过程

(1)让学生观看各式各样彩灯的图片,欣赏美丽的彩灯。使学生从中获得灵感为学生制作彩灯提供思路。

(2)让学生了解彩灯是由三部分组成:灯身,灯穗,灯绳。

(3)老师运用讲解,演示,讲授,示意图等方法介绍2—3种彩灯的制作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自己的方法,建议学生运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制作彩灯。

(4)让学生观看学生的优秀作品,开阔学生思路。

(5)分组讨论各小组的制作思路,并互相交流。老师给出适当的评价和建议。

(6)组织各小组按着自己的思路制作彩灯。

3.要求:(1)两个人一个小组完成一盏彩灯。

(2)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教室的整洁。

(3)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4.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巡视与指导,帮助同学制作较难的步骤,指导彩灯三个构成的组合。

5.装饰美化彩灯。(剪穗、描绘或剪贴。)

6.多元化评比:

(1)由自己推荐自己小组设计的彩灯说说构思与制作特点。

(2)由同学之间互相评比,选择较好的一组。(3)由老师选出较好的一组,颁发小奖品。

  六、课后拓展:思考:彩灯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撕纸、粘贴,培养幼儿的动手、想象能力。

2、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感受活动中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彩色方形纸,胶棒,魔术盒,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它好看吗?”

二、出示魔术盒,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变花瓣。

1、教师变魔术,吸引幼儿,激发幼儿想象力。

“现在老师来变魔术,小朋友仔细看 了。变变变”

“小朋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好香啊,好香啊。”小朋友回答:“纸,正方形的,黄色的.纸。我们也想要。“

2、教师继续给幼儿变魔术,并每个幼儿发一张,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变魔术。师:“小朋友们看好了,,变变变,变、、、你们看看变出了什么?“幼儿:”好多好多漂亮的正方形纸。“(教师给幼儿没人发一张)

3、通过魔术,激发幼儿想象,进行撕纸

A、撕成长长的,像面条

师“老师又开始变了,看看我又变出了什么?哇,看看正方形的纸变的怎么样了?怎么样变成的,你们也来变一变。“(引导幼儿通过想象,将自己手中的正方形纸变成长长的。)

B、撕成小小的,像花瓣

教师引导幼儿,怎么样把长长的纸变成小小的?并引导幼儿通过想象,老师夸张的动作、表情,引出“花瓣”。

三、种花。教师出示花园,幼儿进行花瓣粘贴。

四、赏花。让幼儿感受自己种花的乐趣。

师:“小朋友看看,我们的花园漂亮吗?这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种出的花园。你们开心吗?”

五、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到家里看看,我们家的花园开花了吗?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种花。

活动反思:

我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了该活动,让幼儿通过撕、贴,感受活动中的乐趣。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都很棒,能跟随老师一起活动。有个别两三个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他们的年龄比其他幼儿小,还无法适应活动常规,所以在活动中会出现乱跑,坐不住的情况。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路”对于孩子一点都不陌生,每天上幼儿园、回家、去玩都行走在马路上。穿越在城市大大小小的马路,在相互交错中,就如同许多许多长长、弯弯的线。因此,设计“汽车嘀嘀”的美术体验活动,让幼儿感受大家一起玩游戏一起画画,是一件很开心快乐的事情。

期望幼儿表现的行为

1、通过让幼儿“开汽车”的亲身实践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开心快乐,从而感受生活中的美。

2、培养孩子大胆运用蜡笔作画的能力。

3、学习用蜡笔画连贯、流畅的线条。

重点: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开汽车的情景。

难点:线条的连贯、流畅。

活动准备

1、画画用具:长形大画纸 红、黄、蓝色的蜡笔若干。

2、欣赏画4幅, 小草画1幅。

3、纸箱小汽车一辆,地拖一把。

活动过程

一、创设“开汽车”的游戏,让幼儿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在纸上“开汽车”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玩“开汽车”的游戏。我来做司机,请小朋友上车罗,开车罗,嘀嘀嘀,向前开,嘀嘀嘀,坐好了,要转弯了,到了麦当劳……

师:玩开汽车的时候,心情觉得怎么样?大家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多开心呀。

二、引导幼儿如何表现汽车开过的路。

1、观察刚才玩游戏汽车开过的路。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像什么?

2、分别出示小草和路的画,用对比的方法,启发幼儿对路的理解。提问:它和我们画过的小雨点是一样的.吗?

雨点的线条怎么样?

路的线条是怎样的?

3、教师示范,帮助幼儿解决难点。

师:今天我们就用蜡笔当汽车,嘀嘀,车子向前开了,一会往这边转弯,来到了麦当劳,一会又往那边转弯,来到了公园,嘀嘀嘀,上立交桥了,绕个圈圈,开到很远很远地方。

4、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鼓励幼儿用喜欢的颜色蜡笔来当汽车。

提问:你想开车去什么地方?去那里走过什么样的路?你可以上来画给大家看吗?

5、交代作画要求。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大的纸,我们一起在纸上开汽车,桌子旁边有蜡笔,两个小朋友一起用一盒,大家不争不抢。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与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开着车走了很多路,多漂亮呀!有什么颜色?那些路是什么样子的?

师:共同完成了这么大的一幅作品,心情觉得怎么样?

小结:小朋友不争不吵,大家一起玩游戏一起画画,是一件很开心快乐的事情。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故事,感受故事中小老虎的聪明和懂事。

2、学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画横竖线,并使之交叉成方格子的技能。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画有老虎外形的操作纸

2、PPT。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播放ppt)。

1、这是只怎样的小老虎?小老虎身上没有花纹,怎么办呀?

2、瞧,这两位是谁呀?爸爸想画什么样的.花纹呢?妈妈呢?

3、说着说着发生了什么事?爸爸说什么?妈妈说什么?

4、小老虎心里怎么样?我们来帮小老虎想个好办法,好吗?

5、第二天,爸爸妈妈看到小老虎时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为什么呀?小老虎变成了什么样子了?(特写镜头)

6、现在爸爸妈妈还吵架吗?为什么?

7、小结:原来小老虎在自己的身上、胳膊上、尾巴上,腿上都画上了爸爸的竖条条,妈妈的横条条,变成了一只漂亮的方格子老虎。

二、画方格子老虎。

1、教师示范。

2、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

3、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作画,并帮助他们完成。

三、讲评。

1、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

2、虎爸爸虎妈妈喜欢哪一只小老虎?

延伸活动:

集体欣赏绘本。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方格子老虎》的故事吧!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毛毛虫的身体结构,知道毛毛虫的身体是一个圆一个圆连接在一起的,头上有触角,有许多小脚丫。

2、用首尾相接的方法制作毛毛虫。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各色条状彩色卡纸;眼睛

2、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今天老师请大家到毛毛虫乐园去玩,大家准备好出发了。

(二)播放毛毛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图片

1、看看可爱的毛毛虫她的身体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一个圆连着一个圆的.。)头上有什么呢?脚呢?

2、小朋友一个拉一个蹲着学毛毛虫走路。

(三)学学做做

1、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

肚子饿了,毛毛虫出来找东西吃了,走着走着看见一个黄黄的梨一口把它吃掉了,结果长出了一截黄色的身体;(教师示范在头后面贴一个黄色的身体)看见一个桃子,一口吃了长出了一截粉红的身体(再粘一个粉红的和蓝色的)你们猜,她还吃了什么呢?

2、重点介绍首尾相接

先拿彩色的纸条,蘸一蘸,涂一涂,弯一弯,粘一粘,把一节一节的身体做好后,黏在一起变成一条毛毛虫。再把眼睛触角小脚丫黏上去。

3、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毛毛虫

(四)延伸活动

将毛毛虫粘贴在树叶上布置墙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体验用不同工具作画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想象添画能力;

3、尝试用棉签画直线和小点,表现小草和小花。

二、活动准备:

1、红、绿颜料各三盘;

2、房子背景图一幅;

3、抹布若干块、棉签若干根。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演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导入活动;

2、幼儿讨论:小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小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

3、幼儿了解绘画工具,大胆尝试作画。

(1)、了解绘画工具;

(2)、个别幼儿示范,师讲解;

(3)、师幼共同讨论怎样作画;

4、幼儿作画,师指导。

(1)、幼儿自由作画,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争抢;

(2)、提醒幼儿把握棉签沾颜料的量;

5、欣赏作品,发现不同的画法;

6、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由于小小班幼儿的肌肉发展不完善,并且我班幼儿全部是新生。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感觉到小小班美术活动难以正常开展。为此,我针对小小班幼儿的特点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我尽量选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让幼儿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中。整个活动中幼儿以视觉感受为主,让幼儿自然地进入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作品圆满完成,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进而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使活动目标完成很好。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选择色彩,并学习用棉签画出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掌握用蜡笔涂色的要求及常规。

3、喜欢参加印画活动,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棉签(用6个小篮子装好)15块湿抹布。

2、水粉颜料(红)和绿蜡笔、大海的背景图和小鱼画纸(每位幼儿各一张)。

3、泡泡水一瓶、2块kt板用双面胶准备好。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小朋友,艳艳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好吗?(好)

但是在变魔术之前艳艳老师有一个要求,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艳艳老师请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再睁开。好,现在闭上眼睛。

教师吹泡泡,让幼儿周围都充满泡泡。

请小朋友睁开眼睛,欣赏泡泡并提问:

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这些泡泡都紧紧靠在一起吗?(引导幼儿说出有的靠在一起,有的分开,就像有的喜欢和好朋友挤在一起,有的喜欢单独呆在一个很空的地方一样)

(二)导出主题:

今天艳艳除了给你们变泡泡之外,我还带来许多的小客人。

出示的背景图和小鱼图片

听,谁在说话?(教师做出听悄悄话的动作)哦!原来鱼宝宝们有朋友可是他们想吐泡泡?我们怎样帮小鱼吐泡泡呢?

教师出示水粉和棉签。请幼儿观察棉签的形状。请幼儿想办法画泡泡。

(三)教师示范制作泡泡

你们想让小鱼吹出一个什么样的泡泡呢?是大的还是小的?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示范用棉签印画。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时用抹布擦去等一些作画规则与要求。

小朋友,你们看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开心,可是我们的水草还没有穿上衣服,我们一起帮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小朋友们你们说说水草是什么颜色的呢?(请个别幼儿说说,教师加以小结:水草是绿色的。)

教师示范用绿色蜡笔涂上水草的颜色。(引导幼儿初步巩固蜡笔的使用)

(四)幼儿操作

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幼儿自由地选择棉签与颜料印泡泡。

教师来回巡查,对个别幼儿加以指导与鼓励。

教师提醒幼儿选择颜色,棉签记得放回原处,以便其他幼儿用。

教师指导幼儿不要涂出界,保持画纸页面干净整洁。

(五)相互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画好的作品展示在大展板上,教师与幼儿找到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

延长活动:带幼儿变小鱼游进厕所结束活动。

小班美术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