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节日大全 >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画青笺ぶ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篇1

2023年中国父亲节是什么时候

2023年中国父亲节是8月8日,星期二,农历六月廿二。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在中国也是有属于自己的父亲节,这个节日的起源是来自于民国时期,主要的起源是在1945年8月8日,上海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戴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每年的8月8日,遂成为全国性质的法定“父亲节”。是日,子女佩花以作纪念——父亲健在者,佩以红花;逝世者,佩以白花。④相关的.推广工作也随后展开。譬如,作为“父亲节”的首倡者之一,1946年8月7日,颜惠庆被邀请去“青年会”做关于“父亲节”的演讲,“谈了不同社会中父亲的地位和责任”。次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报上满载关于‘父亲节’的报道”。之后,每次一到父亲节的时候,大部分子女都会给父亲送上祝福,这一天对每一位父亲也很宽容,是属于所有父亲的节日。

“爸爸”何时成为主流称谓

那么,“巴巴”“八八”什么时候变为表示父亲的称谓的呢?

宛磊认为,外来语“巴巴”是对老者的一种尊称;而汉语“爸”指称的是父亲,是高过自己一辈的老者。从南宋到清代,阿拉伯语“巴巴(或八八)”一词与汉语固有的“爸”字有了碰撞和交融,从读音乃至涵义上,开始了向“爸爸”的转变。

学者胡士云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在其论文中阐述称,南宋时期,汉语中的双音节亲属称谓逐渐增多,而且口语中的亲属称谓也多为叠用形式。元明清三代,话本、戏曲等广受大众欢迎的通俗文艺作品中的称谓比较接近口语,这也促进了叠音词称谓的普及。特别是清朝的白话小说,开始使用“爸爸”这一称谓指称父亲。

父亲节

但这种转变是相对缓慢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爸爸”可能是对老者的尊称,也可能是对父亲的专称,这两种涵义是同时存在的。

民国笔记《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记载慈禧一事:西太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这里的“皇爸爸”指的是慈禧,“爸爸”在这里就并非是父亲之意,更可理解为它是指对老者的尊称。

而在《老残游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府里南门大街西边小胡同里,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他爸爸四十来岁,他女儿十七八岁,长的有十分人材,还没有婆家。他爸爸做些小生意,住了三间草房,一个土墙院子。这里“爸爸”的指向就非常明确,它就是父亲的意思。

甚至到了1930年代,“爸爸”的涵义还引起了一场小风波。当时,小学语文课本将“父亲”依北京话改为“爸爸”。有人不赞成这种更改,认为这么改是改错了,“爸爸”不是对“父亲”的专称,“非对称”。语言学家黎锦熙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在1933年8月12日的国语周刊上专门刊文《“爸爸”考》,支持以“爸爸”称呼父亲。

到了1945年,上海申报刊文,倡议设立父亲节,定在八月八日,因为“八八”谐音“爸爸”。可以想见,这一时期,“爸爸”这一称谓比1930年代在世俗生活中有了更宽广的接受度。

真正让“爸爸”成为对父亲的主流称谓,则要到推广普通话之后。据胡士云的研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爸”“爸爸”“阿爸”等爸系称谓,只分布在134个方言点中的39个点上。而在推广普通话之后,人们受到以普通话为标准的大众媒体的影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爸”系称谓已扩散分布至各大方言,现在已成为对父亲最流行的称谓。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篇2

父亲节的由来

约始于二十世纪初。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都不尽相同,也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父亲节。与父亲节对应还有母亲节,西方的母亲节是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追溯到民国时代。民国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上海文人所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热烈举行庆祝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南京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八月八日为父亲节。实际上,这个规定比较符合中国文化,因为加入了中国汉字的谐音,并且八月八日的两个八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是“父”。有必要指出,中国官方并没有规定采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父亲节。

国际父亲节的由来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美国。

1909年,华盛顿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在庆贺母亲节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父亲节呢?

多德夫人和她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他们由慈爱的父亲一手养大的。许多年过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亲的生辰忌日,总会回想起父亲含辛茹苦养家的情景。在拉斯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笔给州政府写了一封措辞恳切的信,呼吁建立父亲节,并建议将节日定在6月5日她父亲生日这天。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仓促间将父亲节定为19日,即1909年6月第3个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堪市正式庆祝这一节日,市长宣布了父亲节的文告,定这天为全州纪念日。以后,其他州也庆父亲节。

为了使父亲节规范化,各方面强烈呼吁议会承认这个节日。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这个节日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父亲节的风俗习惯

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选择特定的鲜花来表示对父亲的敬意。人们采纳了杜德夫人建议,佩戴红玫瑰向健在的父亲们表示爱戴,佩戴白玫瑰对故去的父亲表示悼念。后来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了佩戴白丁香,宾夕法尼亚人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红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认的父亲节的节花。父亲节在全美国作为节日确定下来,比母亲节经过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建立父亲节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制造商开始看到商机。他们不仅鼓励做儿女的给父亲寄贺卡,而且鼓动他们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另外,在父亲节的那一顿早餐是由子女们做的,父母早上不必早起,可以继续睡,子女们做好早餐后拿到床前给父母亲用。

美国为父母做早餐

在父亲节这一天,凡是父亲已故的美国人都会佩戴一朵白玫瑰,而父亲在世的美国人则佩戴红玫瑰。在宾夕法尼亚,人们也会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而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佩戴白丁香。

在美国,父亲节当天早餐一般是由子女们来做,父母可以继续睡觉,不必早起。由子女们做好早餐拿到床前给父母亲食用。此外,在美国儿女也会给父亲寄贺卡,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日本给父亲念感恩信、搓背

日本父亲节在日本父亲节时,女儿一般会念感谢信给父亲。她们会和父亲团聚,给父亲送上礼物和祝福。在日本,不管是已经出嫁的还是待字闺中的女儿,一般要给父亲写一封挚爱和祝福的信,将这封信捧到父亲面前,大声念给父亲听,感谢父亲的生身和养育之恩。

日本的洗浴文化历史久远,泡澡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因此父亲节这一天,女儿们要亲手给泡澡的父亲搓搓背,也是给父亲最大的温暖一种方式。

德国父亲喝啤酒庆祝

在德国的父亲节这一天,嗜酒的德国父亲们可以想喝多醉就喝多醉,而且回家之后媳妇不许管。一些小镇上的男人一早推着载满大木桶装的啤酒小车出门,碰上谁就和谁喝,直至醉倒在街上。

国内

中国各式各样的祝福方式

与国外人们庆祝父亲节的方式不同,我国人们庆祝父亲节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照片见证父女感情

分享与父亲30年来的成长“萌照”,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父亲节,赵萌萌将她和父亲每一年的合照上传网络,时光变迁下的父女情感动上万网友。

拍摄微电影

回忆与父亲的点滴生活:一部由20多名警察子女参与录制的微电影,曾引来了许多网友关注。虽然视频只有短短5分多钟,但家属们发自内心的话,让很多人为之感动。视频短片由民警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在给 “警察爸爸”们送上一份特殊礼物的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警察的酸甜苦辣。

描绘温馨父爱漫画

丁一晨的一组父爱漫画爆红网络,让人忍不住回忆起自己成长过程中和爸爸所发生的点点滴滴。漫画记录的都是成长中的故事,昨天笔下的爸爸非富也非贵,却在用给予女儿最纯粹的父爱。例如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别的同学都是家长开车接送,而作者的爸爸只有一辆自行车,她的专座是自行车横杠上的“小板凳”。看着同学坐上车一溜烟走了,作者不干了,“爸,超过他!”“首长遵命!要加速了!!”爸爸的双腿立刻蹬得飞快。女儿有了好成绩,父亲会淡定地回复:Nice!随我!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