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教育资讯 > 2023京津冀局地气温超40℃(高温预警)

2023京津冀局地气温超40℃(高温预警)

迷糊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2023京津冀局地气温超40℃(高温预警)-京津冀气温

2023京津冀局地气温超40℃(高温预警)推荐给大家进行采纳。高温是用于气象判断的,指为较高的温度。中国气象学上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就是高温天气,下面是小编进行整理的2023京津冀局地气温超40℃(高温预警),欢迎查阅。

2023京津冀局地气温超40℃(高温预警)

预计6月30日白天,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中北部、山东西部以及湖南南部、湖北西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中北部、广西西部和东北部、广东西部、海南岛、云南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甘肃中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37℃高温天气,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8~39℃,局地可超过40℃。

京津冀为啥这么热?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近期高温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华北、黄淮等地受到较强盛的暖气团控制,且影响时间较长,同时在高压脊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增温促进升温。此外,夏至时节白昼较长,太阳光照时间长,加之华北、黄淮等地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有利于气温升高及高温维持。

不少公众有疑问:还未入伏就这么热,京津冀怎么成了“火炉”?

事实上,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地区通常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而北方地区往往在初夏时段。

“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在6月也较为常见。这段时间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说,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在增加。

为什么这么热 探究高温天气背后的原因?

1、暖高压带持续影响

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2、全球变暖逐渐加重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渐频繁。

3、城市热岛效应

所谓城市热岛效应就是城市中心区的温度比郊区或者农村的温度更高,主要是因为在郊区房屋少,绿化面积多,植物自身会释放水汽散热,而在市中心除了太阳带来的热外,还有更多人造的热源,比如汽车释放的热气、工厂释放的热量、水泥路等,使得市中心的温度更高,而温度是从高温向低温流动的,这样就使得温度达成动态平衡,出现了高温天。而这种感觉大家都有感受到过,一般越远离城市的地方,出现高温的天气反而少些。

4、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工厂的废气,汽车尾气,焚烧草木都会排放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会进入大气层,吸收太阳的热量,但是又不会遮挡太阳,相当于给地球盖了层透明的棉被!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多,这层被子会越来越厚,保温效果越来越好,全球气温越来越高!

5、降水量的减少

由于陆地气温升高,与海洋的温差变小,造成空气流动变慢,海洋的水汽到达陆地变慢变少!天空没有水汽形成不了降雨云,降水自然就变少了!为什么雾霾严重,就是因为空气流动变慢,无法吹散!

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的高温天气?

①,受大气环流异常的严重影响。今年大气环流系统,存在一致性的现象,导致暖性副热带高压环流系统控制了我国中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长时间的滞留该地区,导致副热带高压系统长时间控制,使炽热空气长时间滞留在地面,难于扩散,就会使这些地区处于长时间的炎热天气状态。

②,自3年来的拉尼娜气候延续的影响,为本次副热带高温大气环流异常起到推动作用,使本期副热带高温长期滞留我国中东部地区,在一时期之内,没有受到其它大气环流影响,才出现如此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炎热天气状况。

③,这次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增暖放大调节的作用,导致我国中东部长时间产生酷热天气。近几年来全球气候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异常现象,再不是什么秘密,已经持续加剧了全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造成极端天气频繁出现。

京津冀东南部高温缘何特别突出?

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截至8月2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20天发布高温预警。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介绍,2018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22.9℃,较常年同期(21.9℃)偏高1℃。全国有94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出现在甘肃、湖北、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区、市),其中辽宁本溪县(39.2℃)、吉林集安(38.4℃)等24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此次高温具有强度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李明媚说,其中, 7月20日高温影响范围最广,35℃以上高温面积达159.8万平方公里,38℃以上高温面积达13.4万平方公里。重庆中部、湖北西部和东部、湖南西北部、江西西北部、河南东南部等地最长连续高温日数超过10天,四川古蔺高达23天。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主要与环流有关,北方冷空气偏弱,造成副热带高压向北推,尤其是8月初这几天,副高一直在京津冀和东北南部地区上空,造成高温特别明显。

2023京津冀局地气温超40℃(高温预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