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教育资讯 > 今日入伏,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今日入伏,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稚情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今日入伏,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最新)

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三伏天处于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今日入伏,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今日入伏,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7月11日,今年的三伏大幕正式开启,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河北、河南、浙江、四川局地气温可达40℃以上。

高温橙色预警!河北河南四川等5省份局地可达40℃以上

中央气象台7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11日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和西部、江汉、江淮中西部、江南、华南大部以及四川盆地、陕西中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陕西关中、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和西部、湖南中东部、江西大部、浙江大部、福建中北部、四川东部、重庆中西部和东北部及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浙江中部、四川东南部、云南东北部局地可达40℃以上。

强对流天气预警!北京山东等10省市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中央气象台7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预计7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辽宁东部、山西北部、河北中部、北京北部和西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东部和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四川东部和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内蒙古南部、黑龙江东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部、青海南部、甘肃南部、宁夏中南部、陕西北部和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和西南部、北京北部和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西北部、浙江南部、四川中东部和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达60毫米以上。

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白天至夜间。

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三伏天处于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今天入伏,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今年头伏期间,华北平原等地高温将先消减再发展,而南方部分地区将维持大范围高温闷热的天气格局,桑拿天超长待机。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新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西、海南等地的部分地区热力值拉满,在部分时段极易出现中暑天气。

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长版”。今年是“加长版”三伏天,7月11日入伏,8月19日出伏,这是自2015年以来连续第9年三伏长达40天。

头伏下雨有什么说法

1、头伏有雨,伏伏下

看来谚语早有预兆,头伏也就是初伏,假如这时候下雨的话,预示着三伏时节,从初伏、中伏,到末伏,经常有雨水降临,预兆整个三伏天是雨水不断,阴雨绵绵。

还有的说:“初伏下雨,伏伏有雨”。谚语预兆基本一样,都是说初伏之时,出现降雨,往往这个三伏时节,多有雨水降临,是个多雨的季节。

2、头伏溜一溜,七十二暴到立秋

农谚说:“头伏溜一溜,七十二暴到立秋”。谚语中,“溜一溜”:指的降雨或者下雨的意思,如果今天出现降水的话,往往预兆着雨水多发,有72场大雨爆发,一直到立秋,看来雨水非常多。大家可以算一算,到底到处多长时间。

3、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农谚俗语,具有一定地域性,但是,从总得农谚来看,入伏这天下雨,多是雨水充足,更要谚语这样说。

谚语说:“淋了伏王,一天一场”。在这里,所谓的“伏王”,也就是入伏第一天,所以称为伏王。看来,明天六月十八这天,正好是入伏第一天,如果恰恰出现降水,那么整个三伏天里,雨水不缺,几乎天天阴雨连绵。

但是,谚语也有一定地域性,具有相反的预兆,不信,看看下面谚语怎么说。

还有的地方谚语说:“淋伏头,晒死牛”。在谚语中,“伏头”,也就是入伏第一天,假如出现降水,往往预示着三伏天天气酷热难熬,阳光暴晒,是不是正好和上面相反,这正是谚语的地域性特点,但是概率较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而入伏这天下雨,预兆整个三伏时节雨水多发,具有普遍性!大家说是不是?欢迎交流畅谈。

2023年三伏天时间

初伏

7月11日至7月20日,为期10天

中伏

7月21日至8月9日,为期20天

末伏

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期10天

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三个带庚的日子为庚午日,对应的公历日期是7月11日,所以这天就成了今年入伏开始的日期。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表示,每年入伏的开始日期虽然都不一样,但均在公历的7月中旬。就21世纪这100年来说,为7月11日至20日。“今年是本世纪入伏最早的年份之一。”

三伏天怎么养生

俗话说,“热在三伏”。每年的“三伏”,都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最潮湿闷热的天气,通常称之为“酷夏”。三伏天一般持续30~40天。这段时间该如何养生,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医认为,夏季人体的阳气升散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在机体脏腑外面,肌肤常处于开泄状态,经常出汗以适应暑热天气,因此,机体很容易表现脏腑功能紊乱,并容易形成气虚,出现身体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甚至发生中暑、肠胃失调等病症,影响健康。但与此同时,这个季节也是我们调养身心的最佳时节。

喝姜枣茶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此时人体腠理都是开放的,很容易引起阳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是可以养护身体,同时将身体内部多余的寒气排出,养生又保健。

做汗蒸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里面难免会沉淀一些毒素,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身体疾病,三伏天的时候身体毛孔是打开的,这个时候去汗蒸可以加速身体的代谢速度,将毛孔深处的脏东西都排出来。

做艾灸

艾叶是温热型药材,三伏天的时候做一个艾灸可以将身体里面淤积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同时清除人在夏季身体苦夏不耐的暑热,故此有消暑祛湿的养生作用。

贴三伏贴

三伏贴采用传统中药精制而成,三伏天的时候贴一个三伏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寒冷的时候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食补养生

红豆炖鹌鹑,功能是补益气血,利水健乳。

绿豆汤,功效是清热解毒、去烦消暑。

泡脚

冬天的时候,人体血液循环变慢,脚部位于身体的最末端,血液流通到脚部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脚部的微循环常常不是很充分,三伏天泡脚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并且带走身体内的废物,起到治疗和预防冬病的作用。

拔罐

很多人常常有腰酸背痛的烦恼,这常常是由于身体的经脉堵塞不通导致的,三伏天的时候做一个拔罐,可以让身体经脉变得顺畅起来,对于身体疲劳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今日入伏,头伏中暑指数地图出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