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

暗香浮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并概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和读图分析,锻炼和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学习,养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造成黄土高原支离破碎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教师呈现资料“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以黄河为例,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多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成一米宽、一米高的堤坝,它的长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三倍。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什么这么严重呢?”

播放录像,学生观看,结合教材P28图6、32,学生思考,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角度去思考,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植被、土壤,人为因素包括毁林开荒、采矿、开垦放牧等方面)。

【问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

(1)自然原因

①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碎。

②土质方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③降水方面: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④植被方面:植被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2)人为原因

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开矿、毁林开荒)

①毁坏植被,陡坡耕种。

②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率。

③各项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

2、原因探究

【过渡】为什么降水、植被、土质等会引发水土流失呢?结合教材P29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探究:

a、水土流失和地表植被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b、讨论不同土质、不同坡度、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学生回答】

a、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b、沙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陡坡更容易水土流失,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教师点拨】正是黄土高原地区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结构疏松、易溶于水的土质,加之人类毁林放牧、不合理利用土地等,造成黄土高原地表植被被大量破坏,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就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所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水土流失的危害

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水土流失的危害。

【问题】

①结合图6.3说说水土流失对聚落与耕地的影响?

②水土流失的危害还有哪些?结合教材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②破坏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使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而冲刷下来的泥土淤积在下游河道抬升河道,使得河流更易发生决堤和洪涝灾害,沙尘暴、气候异常。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除了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还有哪些?为什么?

教师展示《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学生读图,明确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降水集中、坡度较大的地区,水土流失也较严重。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

作业:课后收集资料,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一一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教师可给学生作简要介绍,详见备课资料)。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板书: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插图2“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

首先让学生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一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阅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上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

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

②烧杯内水量多少;

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人为因素

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

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浸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学生能够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学生能够运用地形图、地形景观照片等,认识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图文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通过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不断地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貌景观。

教学难点: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读图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课本、地理填充图册

新课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时给出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图片和鲸鱼沟及其周边的景观图片)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

文明的摇篮

1、位置和范围

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在图中圈划出以下地理事物:

(1)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乌鞘岭、内蒙古高原、秦岭。

(2)黄土高原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到渭河和西安,知道本地区的位置。

1、学生完成以下填空。

填空:黄土高原

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

2、学生在图中重点圈出秦岭和渭河以及西安;明确西安(包括灞桥)的位置,知道西安(包括灞桥)也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逐步渗透乡土地理的知识,明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

请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2、(1)黄河

(2)疏松、渭河

(3)社稷坛

黄帝陵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原因是黄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请学生谈谈自己所见到的灞桥周围的窑洞景观,并分析居住窑洞的优点。

学生阅读p25活动题,观察图文资料,完成各题。并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结合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过渡: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那么,这些黄土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提出了许多的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风吹来的黄土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风成说”的相关内容。

活动:2、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1、学生阅读文字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得出结论。

2、同时,也可以分析出本地区的黄土来源。

让学生运用地理观点解释地理现象。通过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过渡:黄土高原最突出的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其表现形式是广泛分布的塬、梁、峁、川等黄土地貌景观。展示白鹿塬和鲸鱼沟的图片,并结合图6.29和图6.30,试解释这些黄土地貌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并体现它们成因上的联系。

探究·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领悟这些这些地貌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得出相互关系。

关系:塬--粱--峁

沟谷-----川;

培养学生阅读图文资料,得出结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与范围

2、古代文明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2、黄土地貌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分析,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和意义;

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4.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2.利用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认识应对措施;

4.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落实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差异观;通过了解黄土风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区域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热情,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2.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风情,通过视频简单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讲述:歌词以及视频画面有简单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景观,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进黄土高原地区,了解该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措施等,学习任务比较多,希望我们能通过图片结合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学习地理现象。

[讲授新课]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23-25页的内容,文本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共同归纳主要的知识点。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巡堂并检查学生讨论情况,适当给予指导。

教师:请小组在黑板上把小组的探讨结果板书出来。剩下的同学完成25页活动题。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评价小组板书,纠正、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

2.地形:高原

3.河流:黄河(黄河流域)

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5.对历史文明、风俗的影响: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小组学习,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明、民俗风情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面我们通过25页的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看看这些“黄土风情”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示:展示图片并请学生举例分析。

学生: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情况等解释图片现象或举例分析黄土高原民风民俗的来源。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一起的探究分析,我们对黄土高原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都清楚知道黄土高原地表有着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大家知道黄土高原表层的黄土怎么来的吗?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都有个人的看法,希望通过更多的学习,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可靠的。对于黄土的来历,我们来认识前人的推测“风成说”.

板书:二、风吹来的黄土

1.风成说

学生:阅读教材26页“阅读材料”,认识“风成说”.

课堂活动:通过阅读,请同学们继续来完成27页活动题第1题。

学生:阅读活动题材料,思考并分析材料说明的情况。

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2.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教师:好,通过阅读理解,“风成说”对黄土高原中黄土的来历这样一种解释,大家认同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关注下去。

过渡:我们知道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因此形成了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下面我们来阅读图6.29,认识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板书:

2.地貌特征:地貌破碎、沟壑纵横

3.形成过程:

展示:展示图6.29,为学生解释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课堂练习:完成多媒体展示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通过我们一起学习,黄土高原的历史文明以及环境特征都基本了解了,重点把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及“风成说”的看法,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民风民俗。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知识框架把握重难点,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希望同学们预习。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初步掌握用实验验证假设的方法。

2、通过对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分析,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对黄土高原过去至现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初步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3、了解一些黄土高原的文明特点,知道她曾孕育了华夏文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通“风成说”初步了解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客观接受前人的科学成果和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验证自己的假想,体验追求真理的艰辛,从而培养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文明特点。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景观、人们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产生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

看后猜猜看她属于我国哪个地区?你对什么印象深刻?导入新课内容。

【活动】一、文明的摇篮

[板书]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3页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有哪些文明的特点。(黄土地、宝塔、窑洞、白羊头巾、信天游等)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初步了解黄土高原文明的特点。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课文后续内容教学作铺垫。

【活动】文明的摇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看下列一组反映黄土高原文化特点的图片:黄土高原地貌、窑洞、信天游等。

学生活动:看图、思考,了解黄土高原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特点。

设计目的:以图片给学生具体的印象。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讲授】一、文明的摇篮

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回答问题。

1、区域、阶梯及“四至”。

2、所跨省区。

[板书] 1.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板书]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

学生读图6.25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跨越的主要省区,小组派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能根据地图信息回答问题。

【讲授】文明的摇篮

在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请大家在书第24页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上用笔描出黄河的轮廓。“几”字形轮廓。

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华夏文明的视频。

[板书]3.文明的摇篮:灿烂的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学生活动:动手在图6.25上描出黄河的轮廓。看视频,获取书本之外的有关黄土高原的信息。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就是这边土地曾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加深学生黄土高原是我华夏文明摇篮的印象。

【过渡】导入本课时第二部分。学生看阅读材料(P26),然后讨论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将讨论结果和观点向大家汇报。

学生看书,思考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积极发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活动】二、风吹来的黄土

[板书]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

利用动画和视频分别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风成说”原理。

结合“活动”,请学生讨论并回答支持“风成说”的依据。

活动第2题留着课后思考。

看视频,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寻找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讲授】风吹来的黄土

[引导]请同学们看教材上第26页有关黄土地貌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的特征。

黄土塬: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梁: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黄土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岳。

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

[板书]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沟壑纵横;

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6)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后果

4、黄土高原生态建设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导入】

一、导入(以黄土高原的图片来导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师出示,生代表朗读,生明确目标。

【教学过程】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过渡语句: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

(师出示图片,生读图找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主要跨越的省区,小组派代表回答,师出示答案)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

3、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过渡语句:这么多的黄土是怎么形成的?)

(师布置学生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说法)

4、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师出示出示图片,生思考“刮得风的方向”师提问,生代表回答)

(过渡语句:专家们到底找到了什么证据证明“风成说”说呢?)

(师布置学生从课本上找到证据,并理解这些证据的所证明的东西)

5、证据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第三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第四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过渡语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形成,现在我们来学习为什么它呈现给我们的是沟壑纵横的模样)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师布置学生看课本,总结其水土流失的原因;师提问,生回答,师出示)

1、原因

(1)自然原因:植被、土壤、降水、地形

(2)人为原因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是出示“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上流失图”,让学生发现其不同,得出自己的结论,生代表发表自己的结论,师最后总结)

(师布置学生记忆“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生互相检查,师巡视抽查)

(过渡语句:水土流失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

2、后果

(过渡语句:最直观的后果就是使得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但是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程度不同,所以呈现的景观也不同的)

(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黄土高原不同的景观;让学生思考人口和村庄主要分布在哪种区域;生代表回答)

黄土塬(人类和村庄主要分布的区域)、黄土梁、黄土峁

(过渡语句:除了这最直观的后果,还有哪些呢?)

(1)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3)还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师生一块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

(过渡语句: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气候

(师布置生完成P83活动题,做完后小组内讨论;组内派代表回答,师总结,口述答案)

(过渡语句:通过刚才分析黄土高原的气候,我们了解黄土高原会产生旱、涝灾害,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

2、常见灾害: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塌陷

(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也了解了其脆弱的自然原因)

(过渡语句:人类活动又对黄土高原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3、人类活动——人为原因

(师出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师引导学生理解该图)

(过渡语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四、生态建设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五、小结

(生代表总结本节知识,不足之处由另一名学生补充)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教师:

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

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课件设计思路】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

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

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概况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

学生:根据讲解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

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 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

(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首先赞扬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态度)。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

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图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落实到地形图上)

2、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落实到政区图上)

活动三: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成因。

教师: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我们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

学生:从图8.3“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黄土的形成与我国的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是一致的。

(理由)

(黄土高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学生:从教材P27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题。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教师:介绍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的研究黄土成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件:投放关于黄土地貌的图片和资料。(塬、梁、峁、林、柱等)

教师:既然“风成说”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呢?

学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活动四: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生:据图6.32归纳

1、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

2、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开矿)

教师引导:思考并讨论各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困难问题逐一通过分析和结合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结合物理知识)

(2)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3)土壤: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对比黄土和岩石的溶解性)

(4)植被:数量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P29活动题1的实验)

总结:看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区域的特点发生变化。

活动五:结合P69活动题2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 关系如下所示:

课件: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具备的条件:

A、地形条件: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区

B、降水条件:降水量大或是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大

小结: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探究P90—91

【教学反思】

授课详略得当,注重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这一难点的突破。效果很好。在授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观察中、讨论中、展示中、合作中逐步显示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扎实,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总觉得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拓展知识。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8)

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读图

1.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

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2)在图中找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 山脉,西至 ,北连 高原(大致以 为界),南抵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 而得名,地表 、,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原因是黄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 ,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课本P27页活动:

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归纳: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

知识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结合教材图6.3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黄土土质 ,多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地表裸露,缺乏 保护;

③夏季降水,且多 。

(2)人为原因: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 等活动破坏地表。

(4)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教材29页“活动”2,得出结论是:

①土质:(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坡度:(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降水强度越,水土流失越严重。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带走地表肥沃的,破坏了和,使得自然灾害加剧,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3)阅读教材29页图文资料,完成“活动3”

知识点四:水土保持

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1)采取 等生物措施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过度放牧的地方等。

2.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30页“活动”题的图文资料,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读教材图6. 37 ,讨论“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截坡地流失的 ,堆积形成肥沃的 。

(2)读教材图6. 38,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 、 的作用。

(3)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

①陡坡地应全部退耕,缓坡地应修建 耕作。

②退耕结合 ,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③退耕的同时要控制 的增长,减轻其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

④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上高原的 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仕务。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探究思考

读图6.29,试解释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明确:源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源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探究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9)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亚洲的具体位置,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亚洲,看看这里的自然环境。先请大家听一首歌──《亚洲雄风》……歌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是什么状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2、讲授新课板书:亚洲的自然环境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首先齐读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初步掌握分析大洲特征与河流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一: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分三步)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请仔细读图p7,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

2、说说亚洲主要有哪些种地形类型?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亚洲地形类型多样

根据亚洲地形构成图总结亚洲的地形特点(1):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步骤2──亚洲的地形特点(2)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依据高度表,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

2、在地图上沿北纬30°画出一条纬线,观察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判断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特点。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的有_________________。位于亚洲的____部。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下的有_________________。平均海拔在1000m—3000m之间的有_____。

2、“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判断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特点:地势是中间高,东西低。

教师引导归纳出亚洲地形特点2、中间高、四周低。

步骤3──亚洲地形的特点3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

教师引导归纳出亚洲地形特点3、地势起伏大。

教师总结: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亚洲地形特点有

1、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中间高、四周低。

3、地势起伏大。

活动二:认识亚洲的河流特征

科考队在考察的途中,遇到了一支在亚洲进行河流漂流的漂流队。漂流队员们向科考队员介绍了亚洲主要河流的名称、位置和注入的海洋。你能找到这些主要的河流吗?它们为什么会流入不同的海洋呢?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请仔细读图,找出亚洲主要河流和大洋。

2、对照地图,找一找汇入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主要河流最终流入到哪儿?

2、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同?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4、亚洲河流还有哪些特点?

教师总结: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河流特点有:

1、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2、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

活动三: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分两步)

1、观察高度表,说出主要地形类型,估算各部分大致比例(主要地形类型)。

2、找出主要的地形区,说说其分布状况(地形分布)。

3、观察地形剖面图,说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状况(地势特征)。

步骤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在图上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读图6、12,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纵列于北美洲西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

大平原和密西西比平原位于北美洲中部,海拔在1000米以下;

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北美洲东部,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

2、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高原。

3、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是西部高,中部低,东部较高。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

教师引导归纳出北美洲地形特点是:地形多样,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

步骤2──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在图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它们的流向。

2、结合图6、1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它的主要支流由东西两侧向中间流。

2、因为北美洲东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南部地势更低的平原,这使许多河流发源于东西部向中部流,汇集形成密西西比河,最终向南流入海洋。

3、课堂小结:

本节课在了解亚洲位置的基础之上,我们深入了解亚洲的基本自然特性,中部海拔较高,四周海拔较低,这种分布同时也影响了河流的分布,使得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两部分,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内容吗?我们在上册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那么大家还记得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吗?学生回答预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教师:我们这节课就按照这些因素来认识亚洲的气候特征。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征,记住卡拉奇。

2、知道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材分析:

巴基斯坦为新增加的选学内容,教材讲述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由于其内容许多在总论部分已经涉及到,为了避免重复,所以只是重点突出的设计了两个标题。

“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概括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宗教。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这一点对它的气候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宗教问题是南亚尤其是印巴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突出概括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印度河平原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该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降水不足,所以其农业、城市、工业的'发展,主要以印度河为中心进行。

2、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法建议:

巴基斯坦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应使同学了解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宗教及风俗习惯等,可以布置学生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以事例说明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领土、宗教等问题上的争议,关注南亚与我国西南相邻国家局势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对于巴基斯坦自然条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该节体现得较充分,可以将该节作为一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分析。

【教学重点】

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教学用具】

巴基斯坦景观图片;巴基斯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图;巴基斯坦铁路线、主要城市等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印度,这节课学习与印度关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巴基斯坦

(板书)第三节巴基斯坦

(提问)谈谈你对印巴关系或巴基斯坦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展示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的景观图片)

【板书设计】

第三节巴基斯坦

A.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

1、地理位置

2、悠久的历史

3、民族与宗教

B.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

C.主要城市:

首都---伊斯兰堡,最大城市、港口---卡拉奇

D.探究活动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1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

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教学挂图:

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的分布

2.大陆与大洲

3.洋与海

二、海陆的形成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 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 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 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 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

2.大陆与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 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

[教师讲述] 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 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

[展示教学挂图] 《世界地形图》。

[练习1] 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的大陆——亚欧大陆和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指出世界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教师讲述]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提问] 请同学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②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与南美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

③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④山脉、河流、海峡等常常成为大洲的分界,请在图上指出主要大洲的分界各是什么?(欧、亚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提问] 观察地球仪,注意七大洲的轮廓,按面积请说出七大洲的顺序是什么?(教师最后归纳: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学完陆地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洋和海。

3.洋与海(板书)

[教师指图讲述] 地球表面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顺序,它们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说出各大洋分别在哪些大洲之间?(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配合画出世界大洲、大洋略图)

[教师讲述] 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的面积较小,且靠近大陆,一般由半岛或岛屿把它与大洋隔开。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是海峡相连。海峡是沟通两个大洋或海与海、海与洋之间狭窄水道,它往往成为交通要道。

[练习2]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我国附近的海和海峡并在图上指出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练习3] 完成第27—28页“做一做”。

过渡 前面我们学习了海陆的分布,那么今天的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许多科学家都曾经或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不少的学说。其中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二、海陆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其他学说的基础上,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的`。

1.大陆漂移学说

[展示投影片] 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

[指导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8—29页的“读一读”及29页最后一段,思考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②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④在大陆漂移过程中,面积缩小的大洋和面积扩大的大洋是什么大洋?

[教师总结] 魏格纳为了研究大陆的漂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正是一种科学献身精神。今天人们已经接受了魏格纳所提出的“今天的海陆分布是因为大陆漂移的结果”观点。到了本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大陆的漂移是因板块运动造成的,从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展示教学挂图] 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讲述]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被分成六大板块。(请同学指出六大板块名称)

②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请同学注意板块的边界和板块的运动方向。)

③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带。(配合展示投影片: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分布带。)

[练习4] 课文第30页“想一想”。

[提问] 看六大板块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而红海在不断扩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靠拢,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在相互离开。)

布置作业 绘制海陆轮廓简图,并注意掌握绘制技能,在绘图中复习本节知识。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经常收听天气预报,联系七年级所学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天气方面的要素有哪些呢?在众多的天气要素中,气温和降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气温分布以及因它而划分的温度带。

(板书)第二节 气候

(观看图片)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冬季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也有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南国景致。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讲授新课]

(提问)那么在“我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出同样的结论呢?

看《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3)

(读图观察)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怎样读懂这幅图呢?

①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②海南与黑龙江的漠河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③秦岭-淮河一线一月平均气温大约多少度?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板书

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气候》

本节课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引入气候,再从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气温与降水的综合特征总结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一、复杂多样;二、季风气候显著。三、多特殊天气;四、多旱涝灾害。

教学反思: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识图。善于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一些活动课题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读图、识图、分析与运用地图的能力及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

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

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了一个教学课件。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能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体验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板书设计】

简单天气符号、卫星云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14)

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动仪、手电筒、《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投影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学法: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当遇到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时,我们通常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真的是太阳在升落吗?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表1)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

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教师说明]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间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经度每隔15度就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时刻的计算一般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设问]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的广州处于什么季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地动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规律,将结论填在表1

[设问]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演示]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阳光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阳光直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多,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少)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逐一讨论

(1)在同一天,早晨、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的最厉害?(中午比早晨、傍晚更厉害)这一现象说明什么规律?(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回答)

(3)一年中广州什么季节的中午太阳照射的最厉害?什么季节最温和?为什么?(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最高,冬季较低)

(4)一年之中,广州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不一样,夏季白昼较长,冬季较短)

[教师引导]综上所述,由于地球表面在不同季节得到的太阳光热

有多有少,而产生了季节变化。这一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

[演示观察](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那里?(赤道)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有变化吗?(直射在某一纬度不变)

(3)当地球倾斜者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CAI演示]地球的公转,显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观察二分二至日时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总结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完成下表(斜体字为填写内容)

(表2)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北半球白昼时间季节(月份)

夏至

6、22前后北回归线接受光热多,气温高最长夏季(6、7、8)

秋分

9、23前后赤道过渡,温和昼夜平分秋季(9、10、11)冬至

12、22前后南回归线接受光热少,气温低最短冬季(12、1、2)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精选篇15)

教学实录: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开展小组活动尤其是以身边的具体实例来开展活动,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又以动画的手段展示了我国的铁路分布,学生点击相关的铁路线之后,铁路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主要城市都随着鼠标的移动而一一展现,非常直观;最后介绍了生活中的常识:怎样看列车时刻表?如何买火车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教学设计特色:

1、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2、铁路线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多媒体(flash动画)辅助教学,直观性强,有效地化解了这节课的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

3、采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学生参与率高。

教学过程:

引言: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接触、看见、或听见过哪些种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分别属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

(显示)插入投影片:“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内河航运、海洋运输、其他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解释)前面几种运输方式都可以兼顾货运与客运,而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

(活动)请看下面的图,(插入各种运输工具的图片)判断他们分别属于何种交通运输方式。

(介绍)高速公路。(放映高速公路的资料片,在放映的同时简单介绍与画面相关的高速公路的有关知识。)

(阅读)书本上的两段阅读材料,将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点击后播放。

(提问)刚才的`两段阅读材料给了你什么信息?(说明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活动: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再来看下面的两个实例:

实例1:我国的“四大米市”

(显示)“四大米市”的图片,

(提问)历史上,我国有四大米市,它们分别是哪几个城市?(长沙、九江、芜湖和无锡)。

(提问)请大家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它们当时能够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人口密集,消费大米的市场广大;气候以及土壤适宜种植生产大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位置紧靠运河,交通便利)。

(讨论)作为一个无锡人,你知道无锡的米市在哪,为什么是在那里而不是在别的其它地方?(在无锡的三里桥,那儿解放前是无锡工商业与人口稠密的地区,有着广大的大米消费市场;同时位于京杭大运河畔,便于大米的运输;此外无锡地区盛产大米,居民有消费大米的习惯。)

实例2:五岭县的变化

(显示)插入两张反映五岭县80年代和90年代面貌的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书本上所提出的四个问题。

(讲述):以上两条新闻及两个实例充分说明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的是“先行官”的角色。

(显示)投影片: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显示)我国的铁路运输图,公路分布图、主要航空线与航空港。要求学生读图分析:交通运输网的稠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提问)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较,无论公路、铁路还是航空运输,哪个地区较为稠密?为什么?

(讲述)铁路线、公路线、航空线以及水上航线就象人体中的血管一样,遍布祖国母亲的肌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这些交通线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中,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或者航空运输,运输网的分布都体现出这样的一个特点:即东部发达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相对而言就显得较为稀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网必将一天天的成长起来。

(过渡)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之中,无论客运还是货运,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都是铁路运输,下面请大家来认识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显示)插入互动式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我国的铁路分布。认识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铁路分布格局。

(小组合作)填图练习——“认识我国的铁路”。

(小组合作)选择合理的交通路线①(无锡——哈尔滨)、②(无锡——乌鲁木齐)

实践技能训练: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介绍)铁路运输有自己的系统,火车行驶有规定的车次和时间,乘火车要注意火车运行的车次和时刻表。

(显示)“简明列车时刻表”,介绍阅读方法

(小组活动)买火车票。

给学生完整的沪宁线列车时刻表(或课前要求学生自己购买准备好),小组合作完成。

设定具体情境:我们班要去上海进行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请各小组根据现有的沪宁线列车时刻表,选择购买合适的来回车票,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购买这两趟车。要求注意火车到达上海的时间,火车离开上海的时间,以及回到无锡的时间并计算在上海期间实际可供用于社会实践的时间。

教师归纳总结。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