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班会教案 >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ぐ夏筱沐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6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做“友谊接龙”、“偶像哈哈镜”、“抓与逃”、“戴高帽子”这四个游戏;

(2)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在游戏及相应的思考中,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推动同学间的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

(1)活动游戏:“友谊接龙”、“偶像哈哈镜”、“抓与逃”、“戴高帽子”

(2)在活动中学生的思考与体会;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间信任,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

3.教学难点:四个游戏模仿能力较强,需要学生耐心地观察,积极地配合;

4.教学方法:故事化,形象化,游戏化;

5.教学准备:一本故事书,几张报纸;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1)师生问好;

(2)教师由最近天气变化较大,感冒病情多发,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身体,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健康”;

(3)为了保证课堂活动持续有效的进行下去,和学生“约法三章”:

①安静地上下楼,不能大声喧哗;

②在老师教授游戏时,耐心,安静地观察;

③按照老师说的要求去做,不能调皮捣蛋,不能欺负同学;

2.活动组织:

(1)“友谊接龙”:老师做示范,邀请一位学生协助,师生见面先问好“你好”,再握手,接着介绍自己“叫什么”“最喜欢谁”“最喜欢做什么”,如“我叫蒋静,我最喜欢我妈妈,最喜欢画画”,然后两人“石头,剪子,布”,输的一方将两手搭在赢得一方的肩上,赢的一方再找下一个同学握手,介绍,直至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龙”;

(2)“偶像哈哈镜”:让学生形成一条“龙”,手搭肩,围着场地走两圈后站定,然后向内转,请一个学生向四面做一套动作,然后请五个学生猜动作的含义,观点可不尽相同;思考与讨论:让学生们发言从这个活动中学到了什么(观察与倾听)。

(3)“抓与逃”;

①学生围城一个圈,张开双臂,双手握拳,右手伸出食指向上,左手手心向下;

②老师在圆心,读《麻雀》一文,当读到“雀”字时,学生的左手要抓住相邻同学的伸出的食指,同时该同学的右手指要逃;思考与讨论:文章读完后,请逃得最成功一次都没被抓到的同学和被抓到手指最多次数的同学谈谈感受。

(4)“戴高帽子”:老师准备几张报纸,将所有的学生分成六组,每组一张报纸,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做完一个可以戴在头上的帽子,让学生分别依次戴上帽子,其他的同学则讲讲戴帽子同学的优点。

3.总结所做的活动。

4.按常规下课,师生道别。

教学心得

这是我第一次给一个班级上课,虽然只是三年级,所教授的内容有限,而且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广,单纯的知识传授显得单调,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给他们留下难忘的一次教学,我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教案准备详细,生动有趣。这次课程主要是以别开生面的心理游戏为主,通过四个游戏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游戏及相应的思考中,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推动同学间的`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比较配合的,表现得非常积极,活动中笑声不断。虽然还出现了一段小插曲,但还是能圆满的解决,很有成就感。三年级的小学生明显地表现出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所以活动中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尽量让学生们展现自己,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感受。这次教学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我,模仿我做游戏,学生都表现出了积极性与热情,游戏设置四个,也完成了三个,在穿插的“思考与讨论”中,学生的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在课程结束时,学生的反应也比较好,期待下一次把剩下的游戏做完。当然教学中也有不足,因为人数多,在整理队形方面浪费了点时间,单个活动时间有点长。因为是三年级,耐心不够,产生容易厌倦情绪,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下次的活动必须简洁有趣,增加小组合作环节。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1.能够通过绘本故事感受妈妈的爱并且表达出来。

2.了解妈妈的辛苦,能够用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妈妈。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喜欢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1.PPT绘本故事《我妈妈》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视频

3.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教师轻轻哼唱进入课堂。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到这首歌词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情景?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母爱的伟大、我们对妈妈的爱)

二、听绘本故事,说说我们的妈妈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

(小朋友们要竖起耳朵来听,等故事听完了老师会有问题问你们)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1.故事里的小朋友说他的妈妈是什么呢?老师先来说,故事里面说他的妈妈是个大厨师......是个神奇的画家......是个大力士......还有什么呢,请小朋友们举手回答。

2.现在让我们再回顾一遍故事,看看小朋友们说的对不对......(真棒,小朋友们给自己鼓鼓掌)

3.听完了故事,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妈妈。

4.最后我们要跟我们的妈妈说一句什么话呢?(我爱她,永远爱她)

三、看视频,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对妈妈的爱

1.小朋友们说一说两个视频分别讲的什么内容。

视频一:小朋友的妈妈给他送牛奶

视频二:妈妈给奶奶洗脚,小朋友给妈妈洗脚,还给她讲小鸭子的故事

2.教师:"视频里的小朋友爱他的妈妈,所以给她妈妈洗脚,那我们也爱我们的妈妈,我可以为我们的妈妈做些什么呢?".......

比如妈妈下班回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听歌做动作

结束语:今天我们从绘本故事还有视频里都知道了妈妈对我们的爱,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也很爱自己的妈妈呀?可是我们有些小朋友的妈妈都不知道呢,所以我们也要大声说出我们对她们的爱。今天回到家看到妈妈,我们要对妈妈说什么呢?让我们大声说出来。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活动准备:

轻音乐、小椅子(或其它活动室方便可取的东西)布置的小树林。区别不同班级幼儿的标志

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活动过程:

一、轻松活动

——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播放轻缓的音乐)

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

“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

(请大家睁开眼睛)

二、游戏《找朋友》

——主动与别人交流

小朋友面对面围成两个圆圈。不停地交换位置,用语言和动作认识新朋友。

1、师幼认识

2、幼儿游戏,相互认识

“想不想认识一下新朋友?”

(1)讨论:

怎么认识新朋友呢?

(2)游戏找朋友

“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

一半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别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的

动作提醒小朋友问候、相互介绍。

(3)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3表达:

“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三、游戏《树林散步》

——关爱朋友、信任朋友

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

1、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随机问一下他们的感觉。(相信、放心、、、、、、)

“小朋友,想到树林去散步吗?”

2、说一说感受

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

3、全体幼儿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老师随机表扬大胆不睁眼看的小朋友以及细心照顾朋友的小朋友。

4、小结:

相信你的朋友、帮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page_break]

四、游戏《跟我不一样》

——勇敢地承认错误

老师说相反的话,跟老师说做相反的动作,如果错了,就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1、跟老师说的相反。

2、跟老师做相反的动作。

随机表扬主动认错的孩子。

3、小结:勇敢地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好孩子,你

会变得更快乐

五、游戏《马兰花》

——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1、游戏规则:

(一起说)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

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瓣花?

老师:三瓣花(幼儿三人一起抱做一团)。

没有找到朋友的幼儿继续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2、幼儿游戏。

老师注意忽易忽难,最后让每个幼儿都成享受功的喜悦。

六、小结:

老师希望小朋友天天快乐,做个人人喜欢的快乐宝贝。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乐意去幼儿园。

2、乐意和老师、小伙伴亲近,体会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1、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乐意去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们一起做游戏,学知识。

2、爱上幼儿园,每天都开开心心地来幼儿园。

活动准备:

1、布偶小鸭、用积木搭建的幼儿园大门。

2、布偶表演《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偶,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拿出布偶小鸭,请幼儿与小鸭打招呼。

2、教师表演《小鸭上幼儿园》。

二、幼儿长大了,要像小鸭子一样到幼儿园里学知识、学本领。

1、提问:小鸭是如何上幼儿园的?

今天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向小鸭子一样开开心心地来幼儿园的?

2、总结:爸爸妈妈工作去了,小朋友也长大了,要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学知识。

3、学习儿歌《上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所学的经验和表现出的积极探究的热情,比传统教学中幼儿学到的'知识更有效和更有意义。幼儿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保证。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精神心理环境,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得开心、玩得愉快。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5

设计意图:

一天,我看到宋老师的儿子一边听音乐一边非常开心地跟着音乐哼唱“棒吧嘎、棒吧嘎”,我觉得这首歌曲非常有意思,他告诉我这是龚琳娜演唱的新神曲《金箍棒》。我观看了龚琳娜表演的《金箍棒》视频之后,对作品进行了分析,发现整首乐曲包含中国传统京剧、民间以及流行的音乐元素,同时音乐里隐含着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情境,比如孙悟空的“百变”、“棒吧嘎”的打斗情境、“吧嗄嘀、吧嗄嘀”跑的情境等。因为曾经看过有老师将神曲《忐忑》设计成非常有意思的《狐狸和小鸡》的音乐游戏,我就想利用《金箍棒》音乐设计一个音乐游戏活动。

但如何让这首家喻户晓的神曲《金箍棒》成为很好的幼儿音乐教学素材呢?怎么组织相应的音乐活动才能让幼儿始终积极地投入其中呢?为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重新编辑音乐,让作品更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为了能让《金箍棒》的作品更加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内在需要,我们对音乐做了编辑,让音乐长度、速度、情节更适宜,能真正地被孩子们所喜欢。《金箍棒》整首曲子的时间太长,有5分多钟,同时音乐元素比较多。A段乐曲相对舒缓、悠扬,对于幼儿来说显得比较拖沓;B段音乐速度则太快,幼儿较难合拍。根据孩子们最喜欢的神话故事情境,如“变”的情境、“棒吧嘎”的打斗情境、“吧嗄嘀、吧嗄嘀”跑的情境,我先选取了以叙述孙悟空为主线的A段音乐,并在不改变音乐性质的情况下加快A段速度;再选取了打斗情境的B段音乐,并放慢了B段乐曲的速度,让幼儿能够合拍进行游戏;其次选取了“变”和“吧嗄嘀吧嗄嘀”的音乐元素,最后将音乐编辑成1分15秒,ABCD格式。虽然音乐有4段,但每一段音乐之间变化非常明显,而且每段音乐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同时音乐本身的歌词也能提醒幼儿随乐表现,降低了音乐的难度。可以说改编后的音乐无论是长度、速度还是情节都更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更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2.挑选并讲述故事,让活动对孩子更富有情趣和意义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孩子们通过动画片和故事书早就熟悉故事情节,而主角孙悟空更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应该说作品中的故事和角色是孩子们喜欢的,并符合儿童经验的。我在《西游记》众多的故事中选择了《真假美猴王》的情节,使故事中的角色更加符合音乐的逻辑。并增加戏剧冲突让“打斗”、“7 2变”更富有情趣和意义,如,在感受B段打斗乐曲前,我渲染了故事:真猴王虽然被师父赶走了,但他还一心想着师傅,当他得知假猴王打伤了师父后,非常伤心,火速跑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棒朝假猴王打去。故事的讲述不仅使打斗富有情趣,而且让孩子感受到孙悟空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在活动快结束前、在音乐尾声处则增加了如下故事情境:经过打斗和72变,真假美猴王还是分不出输赢,最后如来佛让假猴王现了原形,真猴王赶紧跑上前去高举金箍棒打假猴王,假猴王被打后晕倒在地。这时孩子们要表现假猴王各种晕死的样子,同时真猴王要用对方舒服的动作去检查。这一情节的设计不但使得活动更富有情趣,使孩子对活动始终保持很大的兴趣,同时向孩子传递了“我成长、我担当、我幸福”的人格品质教育。

3.游戏设计层层递进,让孩子在每个环节体验成功的快乐

音乐活动中无论是动作的编排、师幼互动以及空间位置都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上肢到下肢,从坐到站再到找空位,层层递进。比如游戏一开始先利用故事和创编简单动作完成整首曲子的合乐,然后一遍遍进行累加,由开始的挥棒击打,到迅速躲闪、对打动作,再到加入了加油鼓劲的“吼嘿”,动作逐渐丰富。再比如在互动环节中,先是教师对全体幼儿的互动,然后是教师对一位幼儿的互动,再到幼儿对幼儿的互动。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孩子在每一环节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4.在与幼儿互动中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经验,调整活动目标和内容

为了了解孩子们是否喜欢这个音乐、是否熟悉孙悟空以及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我找了几个孩子先尝试来玩一玩,结果发现孩子们很喜欢,也都熟悉这些故事。我尝试让孩子们变蜘蛛精,有些孩子变出凶狠的造型,一位男孩子马上就说:“不对,蜘蛛精是这样子的!”把手放在下巴下,作出很妩媚的样子,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有兴趣,也有一定的经验。

在这个活动中重点要完成打斗动作,因为“变”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很容易,他们可以自己表现。在试教的时候我将活动设计成选拔代理猴王的故事情境,不但有两两合作打斗,还有圈上追逐游戏,希望一节课有许多精彩的场面,但是发现容量太大,在短短的30分钟里,就像做压缩饼干一样,流程很快,没有让孩子充分体验、感受音乐,学得不扎实。为了能在单位课时内,让孩子充分体验、感受音乐,我们必须进行价值取舍,最后决定只完成两两合作,在第二课时再进行“选拔代理猴王”的游戏。

点评

从活动设计意图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教师是既有能力从教材中挖掘出各种能够挑战儿童兴趣和能力的有趣活动,又能够关注并实事求是地根据儿童在有限时间内可能承受的负荷进行选优取舍,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根据我们大量的教师行为观察发现,有些教师要么就是很难设计出真正有趣、并且又有发展挑战、又紧扣教材潜力的活动,要么就是把许多设计堆积在一起,不愿取舍或不能选优取舍。因此,该教师在这里所表现出的这种综合能力是非常难得的。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动作表现乐曲的结构。

2.在“打斗"的互动情境中,尝试通过两两合作一对一“挥棒击打”、“快速躲闪”、“对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B段乐曲的三段乐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坚持不动,真猴王检查时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力度。

点评

此目标撰写充分体现了对“本学科素养目标、学习素养目标和人格素养目标”的全面关注,且全部使用了以儿童为主语——即以儿童为主体的学习目标(而非以教师为主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目标)的语法结构。最难能可贵的是,全部使用了目前学习心理学倡导的“行为目标”的撰写方法,所有目标都是教师完全可以直接要求和观察的儿童行为,同时所有行为又都是紧紧扣住了该活动中儿童必然要面对的具体发展问题的行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活动前幼儿有过两两合作进行游戏的经验。

2.剪辑好的《金箍棒》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顾故事,并根据故事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师:孩子们,金箍棒是谁的武器? (美猴王孙悟空。)是美猴王孙悟空的。他经常得意地称自己为“俺老孙”。

师:美猴王的家在哪里? (花果山。)花果山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师: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宝贝是什么? (金箍棒。)金箍棒怎么拿?

师:美猴王有哪些本领? (7 2变。)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变什么?(假如幼儿回答小兔,教师就和幼儿尝试玩变小兔的游戏,即教师说“变”的时候幼儿就慢慢变出小兔的造型。)你还想变成什么? (教师和幼儿继续玩“变”的游戏。)

点评

这个环节我们通常称之为“难点前置环节”。本环节的重点在于帮助儿童提取自身原有经验,准备好将在后面用于动作表演的动作语汇。

下面的环节是使用附有故事意义的表演动作来感知音乐的主要环节。许多人都以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感知音乐只要用耳朵来听就可以了。实际上,尽管音乐常常被称为感性的艺术,但音乐的许多概念(音乐的形式、结构成分和结构方式)同时也是可以抽象出来的。这些被抽象出来的诸如节奏、旋律、乐句、乐段、篇章结构等的概念,在仍旧以动作思维作为主要认知方式的学前阶段,还是需要学习者使用动作来进行认识的。当然,单纯的抽象概念学习,是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的,因此,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和儿童使用生活经验能够理解的简单故事相结合,就成了这一阶段儿童感知音乐形式结构所需要使用的重要手段。

二、师幼一边随意做动作一边完整感知音乐,共两遍。

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美猴王孙悟空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播放完整音乐第一遍。)

师:音乐里最后两句美猴王在干什么? (好象在追,打妖怪。)

师:我们再来玩一玩,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在追打妖怪呢? (播放完整音乐第二遍。)

点评

一般来说,在这种律动表演游戏的教学设计中,让儿童在一开始接触音乐时,就完整感知音乐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完整的音乐和完整的故事在学习初期就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幼儿形成二者相结合的完整感知印象和动作表演的动力定型,从而对于后期表演和游戏时的流畅感觉非常有帮助。以前,许多教师倾向于将音乐和动作表演切割成一段一段的片段进行教学,希望以此减轻幼儿感知和记忆的负担。但是,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在最终完整表演或游戏的时候,因段落之间没有机会形成动力定型,而影响表演或游戏的流畅性。当流畅性缺乏的时候,表演或游戏的快感也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感知B段音乐,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一)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1.教师一边哼唱B段第一乐句一边示范打斗动作。

师: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里,虽然美猴王孙悟空被师父赶走了,但他却一直想着师父。当他知道假猴王打伤了师父,就立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棒向假猴王打去。仔细看,他是怎么打的?

2.教师哼唱B段第一乐句,幼儿模仿教师练习打斗动作。

师:在“金箍”的时候做好准备,在“打斗”的时候打斗,一起来试一试!

3.尝试练习加油后说“吼嘿”为真猴王鼓劲。

师:刚才我看到一位小朋友一下一下的打斗,和音乐非常合拍。等一会儿我说完加油,你们就为真猴王鼓鼓劲说“吼嘿”!

4.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躲闪动作表现B段第二乐句。

师:当真猴王挥棒打假猴王,假猴王马上要反击,真猴王就要躲闪,怎么躲?做给我看看。现在我们想象一下假猴王在反击你,我们一起来躲闪。

5.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对打动作表现B段第三乐句。

师:经过了打斗、躲闪、真假美猴王开始对打了,一边对打,一边神气地告诉对方:我是真的美猴王。在对打的时候,我说完加油,大家说:我是真的美猴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师幼随B段慢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师:现在我们合着音乐来试一试,注意了在打斗的时候打斗、躲闪的时候躲闪、对打的时候对打。(播放慢速B段乐曲。)

(三)师幼随B段原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师:这一次音乐变快了,有没有信心跟上? (播放原速B段乐曲。)

点评

由于为B段音乐设计的表演和游戏对动作合乐的精细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在此设计了突出重点的学习环节。而且,这位非常有经验的教师还在该环节的初始几步采用亲自慢速哼唱音乐的方法,以便能够让幼儿从容感知音乐与动作的关系,并有充分的反应时间逐步适应录音音乐的速度。只有这样循序渐进、从容不迫的设计,才能够切实保证绝大部分幼儿的学习质量,而且只有这样长期坚持,才能够有效落实培养“从容淡定,稳健扎实”的学习习惯的目标。

四、师幼共同扮演真猴王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我们都是真的美猴王,我们合着音乐完整来玩一玩。要注意音乐里先说了什么,等音乐说打斗的时候我们再打斗。(播放完整音乐第三遍。)

五、教师扮演假猴王,全体幼儿扮演真猴王,师幼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当真猴王,我当假猴王,你们打的时候,我假猴王要(躲闪),我反击时你们要(躲闪),然后我们一起对打,这一次在打斗时我不用动作提醒你们了,你们可要自己提醒自己。(播放完整音乐第四遍。)

六、教师扮演真猴王,全体幼儿扮演假猴王,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你们当真猴王表现那么好,我也来试试真猴王,你们来当假猴王,假猴王反应要快,我打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先(躲闪),再(反击)接着对打。(播放完整音乐第五遍。)

七、教师与一位幼儿商量好选择的角色,两两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一对一来玩一玩,你想当谁,真猴王还是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注意了你先(打或躲),大家帮我们加油鼓劲。(播放完整音乐第六遍。)

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地评价,如,和音乐很合拍,变出了各种各样造型,打斗的时候反应很快,美猴王神情很生气,两位在合作的时候眼神是有交流的,等等。

八、幼儿和幼儿两两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坐在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也和旁边的朋友一起来玩玩,商量好谁当真猴王,谁当假猴王。真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准备好了,等会儿提醒自己先打斗还是先躲闪。(播放完整音乐第七遍。)

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刚才你们在合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九、幼儿交换角色,站在座位边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交换角色,刚才的真猴王,现在变成了假猴王;刚才的假猴王现在变成了真猴王。现在的真猴王举手告诉大家,现在的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这一次在鼓劲的时候声音要更响亮。(播放完整音乐第八遍。)

点评

以上两个环节,教师使用了非常精密的双角色教学设计步骤:师、生同角色继续熟悉真猴王动作——生继续巩固真猴王、师新增假猴王示范与全体幼儿互动——师生交换角色——师与一位幼儿结伴示范真假猴王互动——幼儿两两结伴尝试真假猴王互动。这样精密的设计,不但有利于保障绝大多数幼儿在独立结伴操作的时候已经基本清楚所有的表演和游戏配合细节,还有利于避免许多幼儿由于没有弄清楚细节在完整随乐结伴表演或游戏的时候产生迷惘、焦虑的情绪体验,长此以往更有利于避免幼儿产生退缩性的学习态度或不求甚解马虎了事的学习习惯。

十、幼儿尝试表现最后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一)一位幼儿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真假美猴王经过了打斗、72变,还是分不出输赢,故事结尾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如来佛让假猴王现了原形,美猴王一棒打晕了假猴王。)

师:在音乐快结束“金箍棒”时,真猴王就高高举起金箍棒挥向假猴王,假猴王就被打晕倒在地上了。谁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请一位“高级榜样”上来表现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提醒幼儿注意假猴王要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并造型。

(二)集体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现在我们大家都找个空的位置一起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教师表扬快速晕倒、并摆出不一样晕死造型的幼儿,如,他的舌头都吐出来了,嘴巴都弯了,脚翘那么高。

点评

装死或假装晕倒对于幼儿来说是与前面的“打斗”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有效的“刺激”。如果说前面的一“打斗”是一种“动”的刺激,现在“装死”则是一种“静”的刺激。这一动一静的巧妙衔接,便恰到好处地将表演和游戏更进一步地推向了高潮!教师设计的高明之处更在于:在整个活动的前面部分,把这个故事的最终结果隐藏了起来,最后“抖”出这一情节,能够产生出更强烈的激发效果。

十一、幼儿和幼儿再次商量好选择的角色,找到空位置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师:现在请你们和朋友商量好谁来当真猴王,谁来当假猴王,请假猴王先找到空位置准备好了,请真猴王找到你刚才的朋友站好。注意了,等会儿假猴王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播放完整音乐第九遍。)

师:真猴王看看假猴王是不是真的晕死过去了,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动作去检查一下。

十二、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并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在空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师:我们邀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商量好谁当真猴王,谁当假猴王。(播放完整音乐第十遍)

师:今天我们用这个音乐玩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下次我们再用这个音乐玩一玩关于美猴王的其他故事!

点评

该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幼儿音乐教学心理学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值得学习和借鉴。

活动延伸

尝试让孩子根据这首曲子创编与美猴王有关的其他游戏,如:选拔代理猴王、三打白骨精等。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6

课题:

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目的: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卫生习惯的培养。

过程:

1、教师利用活动的`时间组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会愉快进餐,不挑食,初步培养良好进餐习惯;会主动喝水,初步懂得不吃零食的道理;能按时睡觉、起床、进餐等;不害怕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生病时愿意接受治疗。

2、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会保持身体各部位的清洁卫生、学会盥洗方法;会使用自己的毛巾、杯子;能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初步知道环保的意义;认识身体器官的名称及作用,初步了解保护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

3、自我保护

了解过马路、坐车、玩户外活动器材时要注意安全;帮助幼儿了解生活起居方面的安全知识;知道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知道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活动效果:

通过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大部分幼儿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喝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